尹海珍
目的 探究妊娠糖尿病胰岛素给药的佳方法 .方法选取该院2016—2017年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法,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胰岛素使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可有效降低胰岛素使用量,改善血糖指标,理应成为妊娠期糖尿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童倚勤;罗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四君子汤辅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饮食运动疗法)和观察组42例(辅以四君子汤治疗).将两组的血糖指标、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君子汤辅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母婴围产期结局.
作者:简志薇;陈才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伴有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确诊的25例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糖尿病组),25例糖代谢正常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非糖尿病组),25名健康人(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16、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68.00%,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36.00%,健康人没有发生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3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的FPG、Flns水平和HOMA-IR明显高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而ISI明显低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具有正相关性(γ=0.332,0.420;P<0.05),与ISI具有负相关性(γ=-0.338,-0.379;P<0.05).结论 与糖代谢正常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和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HOMA-IR均较高,而ISI均较低,且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具有正相关性,与ISI具有负相关性.
作者:蔡贤惠;叶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索洛尔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该院接受诊治的7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为例,数字表法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患者实施抗凝、抗脂及降糖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心脏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房内径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优化程度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4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心脏功能,且药物治疗期间患者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崔同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分析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院妇产科接收并予以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9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探究组(n=40)与对比组(n=39),分别开展运动疗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与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及心理状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护理前干预前两组血糖及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探究组血糖水平及心理状态水平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将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障患者腹中胎儿安全与健康,因而可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作者:董翠芳;黄碧英;陈玉;吴国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脾切除术后,伤口并发感染迁延不愈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提升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选该院感染科自2017年2月—2018年1月所接诊的64例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脾切除术治疗,且出现伤口并发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基础组与干预组,前者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后者予以综合护理;对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及满意度加以分析、观察.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基础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7,P<0.05).结论 对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脾切除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可改善切口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莉莉;王蓉蓉;李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国内外研究表明创伤患者脾切除术后患2型糖尿病的长期风险明显增加.因此该文结合团队近期研究成果,探讨了脾脏与胰岛损伤、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及其通过炎症细胞因子的介导,参与胰岛损伤与修复、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以及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与此同时,探讨了脾脏的间质干细胞对胰岛细胞的再生及修复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巨大潜能,以及脾脏作为胰岛移植理想部位的可能性.
作者:黄永成;陈银玲;付俞贺;张晓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展开治疗,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该院100冠心病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分组,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和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脂、血压等临床指标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展开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同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69例,为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饮食护理,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疾病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常规组血糖值均高于干预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心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强化饮食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干眼症与2型糖尿病及其有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收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3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糖、糖尿病病程、血清CRP.同时对患者的瞬目次数、视力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进行记录评分.对生化指标和眼表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同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患干眼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相关的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发病率为30%.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泪膜破裂时间(4~8秒)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滤纸条的平均浸润长度要低于对照组,为5~9 mm.观察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要高于对照.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得出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量是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干眼症的相关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泪液分泌量减少,且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同时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提高.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量、年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相关因素与危险因素.
作者:闫军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收集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志愿者5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在此期间随机选取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进行同样的常规治疗.在患者出院时,统计护理效果,并令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结束时研究组患者血压与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个月后随访研究组血压与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同样的常规治疗下,人性化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更加显著的提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患者出院后仍使患者更够较好的控制病情,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小惠;黄晓燕;王晓芬;徐颖;卢剑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中使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胰岛素,观察组使用格列美脲加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5.38%,经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指数比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甘精胰岛素增加格列美脲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状况,对其血糖相关指标进行改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陈颖;刘淑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血栓素A2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择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该院诊疗的98例不同程度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患者的检查结果 和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血栓素A2的表达水平和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血栓素A2代谢物血栓素B2水平提升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血栓素B2水平与患者病程、年龄、BMI、吸烟以及血浆白蛋白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血栓素A2水平不仅与其病情程度存在密切关联,而且还与血压控制水平、血糖、血脂、血胰岛素、病程、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等方面相关,可将其当做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硬化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反映因素.
作者:徐益鸣;田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内镜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12例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进行内镜检查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标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FPG与2 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FPG与2 hP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行内镜检查的过程当中给予其标准化护理干预有利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检查的顺利完成,值得在临床沼上推广应用.
作者:段会苓;邹正云;刘玉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无痛内镜检查中应用安全预警护理流程的作用进行探析.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无痛内镜检查的2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安全预警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检查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FPG、2 h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为8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无痛内镜检查中执行安全预警护理流程,有助于减少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相娟;牟顺美;林顺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研究产科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的危险因素和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所造成的产生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照实验法,选取2018年3—8月在该院收治的44例GDM患者进行观测,并且选取了在同一时间收治的66例在孕期没有耐糖量数据异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有GDM的孕妇病情产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这些不良因素造成母婴妊娠结局的原因.结果 作为GDM组患有糖尿病的妊娠期孕妇拥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不良妊娠病史以及身体体质比例失常等一系列危险因素的几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家族糖尿病病史和不良妊娠病史的高龄产妇相比于对照组孕妇更容易对新生儿产生不良结局.
作者:王会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RBP4(尿中枢视黄醇结合蛋白)、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近侧对孕早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至该院接受产检的孕早期孕妇200例作前瞻性研究,并对200例孕妇随访跟踪至孕中期,次过程经病理性检验出妊娠糖尿病孕妇及耐糖量异常孕妇,并将其与正常孕妇进行对比,分别为妊娠糖尿病组(n=64)、耐糖异常组(n=66)、对比组(n=70),对3组血清RBP4、hs-CRP水平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妊娠糖尿病血清RBP4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耐糖异常组与对比组(P<0.05);耐糖异常组与对比组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RBP4、hs-CRP水平联合检测可对孕早期糖尿病进行有效诊断与预防,属于孕早期糖尿病的重要检验指标,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于红博;王海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即刻负载种植体周围骨代谢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该院2型糖尿病牙体种植术患者34例,依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组(n=12):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B组(n=12):血糖控制一般组(HbA1c 7.0%~8.0%);C组(n=10):血糖控制较差组(HbA1c 8.0%~9.0%).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员15名作为D组(n=15).统计分析4组人员的临床检查指标、边缘骨吸收情况、 骨代谢因子水平,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OPG、OPN、OC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的BOP阳性率16.67%(2/12)、25.00%(3/12)、40.00%(4/10)逐渐升高(P<0.05),均显著高于D组13.33%(2/15)(P<0.05);探针深度、边缘骨吸收均逐渐升高(P<0.05),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B组、C组患者的OPG水平逐渐降低(P<0.05),均显著低于D组(P<0.05);OPN、OC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均显著高于D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OPG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96,P<0.05),与OPN、OC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64,0.50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即刻负载种植体周围骨代谢因子显著相关.
作者:陈希楠;林毅;何添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以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7.5%高,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控制血糖,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沈淑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治疗参考方法 .方法选取于该院2015年1月—2018年4月期间进行急救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参照组,每组平均有24例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治疗,护理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实施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的治愈率(95.83%)明显高于参照组(70.83%),而参照组的死亡率(29.17%)明显高于护理组(4.17%),同时护理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脉压、尿糖、HbA1c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急救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具有明显护理效果,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临床价值高.
作者:蒋艳萍;宋秀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