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乳腺良性肿瘤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徐雪霞;许燕平;谢群英;陈联华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乳腺良性肿瘤, 糖尿病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良性肿瘤并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必要的研究以及分析.方法 以该院从2015年11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纳入研究对象当中,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纳入患者30例.对于所有患者分别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以及延续性的护理干预方式.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状况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整体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血糖稳定情况、患者自身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良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并且起到提升患者自身生活质量的目的.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分析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38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总结发现,共36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64%.发现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血糖水平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与医院感染发生具有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侵入性操作进而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

    作者:孙玉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2DM+DN组45例)和正常健康人(CON组45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肾功能、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的差异,分析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与肾脏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T2DM+DN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hs-CRP、TNF-α、IL-6和胱抑素C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P<0.05).对T2DM+DN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与GFR、APACHE II评分和SAPSⅡ评分行相关性,发现hs-CRP、TNF-α、IL-6与胱抑素C和GFR、APACHE II评分和SAPSⅡ评分均呈正相关,表明hs-CRP、TNF-α、IL-6与胱抑素C越高,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情越严重(rs>0,P<0.05).结论 hs-CRP、TNF-α、IL-6和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病情及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一共80例作为该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2016年2月),按照患者手术前血糖浓度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内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上患者),将两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2.01±1.15)d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浓度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骨科手术,应对手术方式和麻醉慎重考虑,患者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内,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伤口愈合时间,而在患者围手术期间应对患者实施血糖控制,能降低术后感染情况,改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严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且行眼底照相的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5例,分别比较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DR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175例DM患者中,DR组80例(45.7%),DR中增值性糖尿病患者5例(6.25%),NDR组95例(54.3%).两组病例之间性别、BMI、FPG、HbAl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病程、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年龄、收缩压与NDR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28、0.016、0.03、0.013、0.023,P<0.05).所得结果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病程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P<0.005).结论 DR的发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米高琴;谷沛;仝志超;王娟;史日东;李佳伟;李志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妇女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妇女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该科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糖尿病妇女103例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进行常规人工流产的102例糖尿病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率为100%,宫颈扩张松弛率为8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明显优于对照组52.0%、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6.8±0.6)mmol/L,较人工流产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妇女进行无痛人工流产,能明显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患者血糖应激性增高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低强度运动,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4.39%,其中保护性约束率12.20%,对照组暴力行为发生率48.78%,其中保护性约束率41.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0.24%,明显较对照组70.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可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暴力行为,也能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华妹;陈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HbA1c水平分为A、B两组,采用二肽基肽酶-4(DPP-4)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50 mg西格列汀/500 mg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持续治疗30周.结果 治疗24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BMI、胰岛素释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肝肾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低血糖事件,未发生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HbA1c及4个时点血糖(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

    作者:周珈莉;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应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应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76例,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8例给予甘露醇治疗,实验组38例给予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降低幅度、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颅内压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脑水肿体积、NIHSS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现象,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晏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 针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开展必要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来针对该院自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选择30例进行相关的研究,依据盲选的方式将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于观察组中的研究对象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干预方式,而针对对照组患者只采用普通的干预护理方式,针对两种护理方式的终临床效果展开必要的研究以及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患者自身的满意程度整体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必须要进一步的加强患者自身的围术期护理,从而更好的针对患者预后起到改善作用,对于更好的推进患者康复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群英;陈联华;徐雪霞;许燕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在该院特需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采用单一瑞格列奈治疗)与实验组48例(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映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在GDM孕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102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实施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合并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以及两组孕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宫内窘迫、巨大儿、出生缺陷、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巨大儿、出生缺陷、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DM孕妇应用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可行,有助于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廖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其围术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选取其中125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无差异性的原则将其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保守组患者为保守治疗患者,手术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保守组患者与手术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婚患者与已婚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保守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手术组患者,而患者文化水平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低(P<0.05).手术组患者与保守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研究证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患者心理情绪有着重要影响,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都是影响其心理情绪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琪;刘豪杰;周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治疗糖尿病妇女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糖尿病妇女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科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的糖尿病妇女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对照组给予醋酸甲羟孕酮,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E2、LH、P、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糖尿病妇女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金广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来该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糖尿病组(观察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冠脉造影病变以多支病变及弥漫性长病变为主.而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以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轻中度狭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多表现为弥漫性及多支病变,血管受累广泛,病变重,预后较差,临床上要提高对该类患者的风险认识,加强管理.

    作者:刘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氨溴索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对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应用氨溴索与抗菌药物联合的症状改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来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74例患者,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分为两组,试验组(n=37例)进行氨溴索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对照组(n=37例)进行单一的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37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同时包括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容积、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37例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形成终的治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进行氨溴索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临床症状的迅速消失,改善肺功能以及血糖指标,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作者:宋秀婧;顾少岩;张尧;杨铁波;刘仁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该院收治的78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分布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4.3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观感受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为71.7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拜糖平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加用拜糖平治疗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均为该院慢性病科门诊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拜糖平治疗(观察组,n=51)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所选2型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2.2%,与对照组82.0%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仅2例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率为3.9%,对照组9例,发生率为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取拜糖平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血糖水平,防范低血糖事件,并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黄元凤;周育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依帕司他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依帕司他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收治的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来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肾纤维化、抗氧化、氧化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肾纤维化、氧化指标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抗氧化指标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帕司他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降低其氧化应急发硬,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所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肥胖糖尿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肥胖糖尿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肥胖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研究组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7.32%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肥胖糖尿病患者实施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患者血糖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红梅;孟令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提高眼科手术水平.方法 收集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该院行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来该院行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后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切口恢复情况.结果 研采取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研究组在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术后并发症产生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孔淑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