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莉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临床治疗的58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甲钴胺500μg肌注,1次/d;实验组:甲钴胺500μg肌注,1次/d,前列地尔10μg+0.9%NS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持续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SNCV和MNC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有利于改善和恢复患者周围神经,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温经通络法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及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40例,予温经通络中药浴足联合甲钴胺.对照组38例,予甲钴胺治疗.两组均半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监测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经治疗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等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较明显(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温阳通络法联合甲钴胺可以明显改善DPN麻疼、怕冷的症状,从而对DPN起到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李雅坤;高颜华;王万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术前HbA1c与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相关性.方法 根据术前8 h空腹HbA1c将2011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360例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分为≤6.5%组(对照组)和>6.5%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分析HbA1c与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绘制ROC曲线评估术前HbA1c对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术中虹膜损伤、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角膜内皮损伤、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体脱位及眼内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后囊膜破裂、术中虹膜损伤、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角膜内皮损伤、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体脱位及眼内炎与术前HbA1c均呈正相关(rs>0,P<0.05),ROC曲线发现术前HbA1c预测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论 术前HbA1c与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呈正相关,在预测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发生方面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作者:沈亚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鼻窦炎和并糖尿病患者的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选取接受该院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80例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以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40例参照组常规性护理,40例分析组术后对症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异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采用术后对症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性.
作者:张宗闯;刘雅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糖尿病眼病患者开展双轨教育模式,探讨双轨教育对糖尿病眼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该院眼科入院治疗的糖尿病眼病患者分81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从护士角度和患者同伴角度,共同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完成后,从患者的日常用药和护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康复效果3方面,对护理效果加以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日常用药和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眼病患者采取双轨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效果显著.
作者:薛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常规监测及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分析两种方式血糖监测情况.结果 两种监测方法显示孕妇平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孕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明显高于常规监测,患者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出夜间、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血糖监测.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准确监测出血糖波动、餐前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干预、控制孕妇血糖,对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淑芬;苏雪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质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出74例患者,其中37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7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除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案之外,再加上中医护理的干预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整体的生活品质感反馈情况也要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应用到对糖尿病患者的恢复护理中去,将很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对自身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品质感.
作者:魏立华;李松明;李莹;朱雪娇;朱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在预防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单双序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程度改善情况、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血糖水平、SAS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龙梅;陈翠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简单随机化法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1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片剂;观察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治疗.治疗2个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经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SBP及DBP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C、TG及LDL-C水平均分别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冬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应用和血明片治疗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共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对患者实施三七血宁胶囊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和血明目片治疗.结果 60例中,佳矫正视力53只有不同程度提高,总有效率为88.3%,显效率为38.3%,治愈率为16.7%.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50.0%,治愈率23.3%,常规组总有效率80.0%,显效率26.7%,治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病性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患者给予和血明目片进行治疗,可以明确的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所引起的视力障碍,不仅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明显积血,而且治疗费用不高,观察其临床效果,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林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结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症状制定实施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并观察其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4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该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所有入选患儿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各项措施实行结束后,对比所有患儿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前后的健康状况,总结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意义,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在综合治疗和各项护理措施实行完毕后,所有患儿的精神意识状态均恢复正常,酮体消失,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急救前均有明显程度的降低(P<0.05),各项血气指标恢复正常范围,进一步恢复后患儿均健康出院,该次护理获得了患儿家属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论 给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合理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使患儿包括血糖水平在内的各项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状态,明显降低了该症患儿的病死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应用.
作者:苏桂燕;陈伟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状况.方法 对该院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进行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并将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状况.结果120例患者中存在糖尿病98例,非糖尿病22例,糖尿病发生率为81.67%.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灵敏度90.82%、准确性90.00明显高于尿常规检验66.33%、68.33%(P<0.05).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特异度86.36%与尿常规检验77.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联合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94.90%,特异度为90.91%,准确性为94.17%.结论 糖尿病实施生化检验的诊断效果优于尿常规检验,且两者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冯友玉;肖方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和足月分娩的临床特征及早产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以2016年3月—2018年1月该科接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成两组,实验组46例为早产者,对照组46例为足月分娩者.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总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各组的收缩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24 h蛋白定量为(5.29±1.37)g/L、收缩压为(135.42±40.31)mmHg、糖化血红蛋白为(6.41±1.52)%、产次为(2.56±1.43)次,同对照组的(0.84±0.65)g/L、(113.06±32.79)mmHg、(1.83±1.24)%以及(1.48±0.52)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双胎或多胎比例为43.48%,比对照组的17.39%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早剥、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前置以及胎儿窘迫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几个常见早产危险因素,积极做好早产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可显著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吴少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与妊娠前体质指数以及胎次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227例在该院接受产检的妊娠糖尿病孕妇,比较和分析孕妇胎次以及体质指数与妊娠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结果 一胎、二胎及以上孕妇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质量不断增加,孕妇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不断上升,不同体质量孕妇各观察项目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孕妇分娩体重、孕期体重增长量、BMI以及羊水指数均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各观察项目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比对组孕妇,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比对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阴道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妊娠前体质指数越高、胎次越多,则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因此必须针对糖尿病高危因素加强妊娠期体质量监测以及孕检,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孙金莉;陈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术切口不同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该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即观察组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行常规颞透明角膜切口.每组59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1周(T1)、1个月(T2)和3个月(T3)的角膜神经与泪液蛋白的改变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该研究中T1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神经纤维密度、角膜敏感度、泪液蛋白均降低明显,乳铁蛋白、溶菌酶则增加明显,T2时间段,观察组的角膜敏感度、泪液蛋白降低明显,溶菌酶则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糖控制良好率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选择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角膜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方毅;孙玉珍;马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住院的T2DM患者85例,分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A组)44例、T2DM不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A组患者TC、TG、LDL-C、HbA1c高于B组,HDL-C低于B组(P<0.05).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与TC、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血脂水平明显异常,脂代谢异常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佳明;金秀平;万秋霞;贺立侠;金思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入该院内分泌内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h血清C肽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及1.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行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静脉血指标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盛铭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泮托拉唑应用于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时间范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依据双盲法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就两个组别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7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5.5±1.3)mmoL/L、日常功能(91.4±6.4)分、社会功能(92.4±5.0)分、精神状态(92.7±5.5)分、躯体功能(93.1±5.8)分,对照组(7.3±1.4)mmoL/L、(72.7±5.6)分、(72.3±5.4)分、(73.8±5.2)分、(74.1±5.7)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巾萍;王景;葛新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和常规组(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各46例,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血糖控制合理,胰岛素用量少,妊娠结局良好,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合理控制其自身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英英;杨虹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观察超声检查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生长情况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回顾性选择该院收治的21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胎儿生长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与对照组BPD、FL、HC、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L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长指标的F检验值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LL、AC、FL、HC、BPD.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通过超声检查能够预测胎儿生长情况,建议在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