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郑冬银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厄贝沙坦, 老年, 高血压, 糖尿病, 血压, 血脂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简单随机化法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1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片剂;观察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治疗.治疗2个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经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SBP及DBP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C、TG及LDL-C水平均分别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引产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引产时机对足月A1级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足月GDM产妇1640例,≤40周引产的为A组187例,40~41周引产的为B组218例,≥41周引产的为C组188例,≤40周自然临产的为D组613例,40~41周自然临产的为E组434例.分析比较各组分娩方式、引产成功率、剖宫产适应征及母儿并发症等.结果 引产组(A、B、C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D、E组)(x2=88.94,P<0.05).其中A组剖宫产率高,达43.85%,C组在3组引产组中剖宫产率低为27.66%,而自然临产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因引产失败和社会因素剖宫产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53,P<0.05).3组引产组产后出血的比率均高于自然临产组,各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血糖的比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A1级GDM孕41周引产并未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母儿并发症.

    作者:张新丽;李玉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状况.方法 对该院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进行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并将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状况.结果120例患者中存在糖尿病98例,非糖尿病22例,糖尿病发生率为81.67%.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灵敏度90.82%、准确性90.00明显高于尿常规检验66.33%、68.33%(P<0.05).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特异度86.36%与尿常规检验77.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联合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94.90%,特异度为90.91%,准确性为94.17%.结论 糖尿病实施生化检验的诊断效果优于尿常规检验,且两者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冯友玉;肖方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该科室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5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性组)和50例冠心病无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性组)进行研究观察,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测,总结不同人员、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糖尿病性组AVGHR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组(P<0.05),糖尿病性组RMSDD、SDNN、PNN50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性组(P<0.05).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 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良好.

    作者:郑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列为对照组,该院为两组患者均采用生化检验与病毒抗体检测,比较其HCMV特异抗人巨细胞病毒、IgG免疫球蛋白阳性率、抗疱疹病毒HSV IgG阳性率、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抗HCMV IgG阳性率为7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抗HSV IgG阳性率为8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hs-CRP、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微生物感染的情况,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应注意其炎性反应与微生物感染,避免受到其作用的影响,并引起临床医疗人员的重视,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对比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所诊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各75例,对患者的痰菌、病灶吸收、病变情况和治疗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病灶的吸收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中型和重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的吸收比例分别是92.5%,84.4%,87.6%,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比例分别是90.4%,56.6%,53.3%.结论 及早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进行控制是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金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6月,将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护理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从整体评估、科普教育和心理疏导等角度进,行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护理工作完成后,从患者遵医情况自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妊娠结局等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自评得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遵医治疗情况,改善了孕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高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肠溶片与预混胰岛素的联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予以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经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治疗方式后,其治疗总有效率达94.0%,对照组的仅为70.0%;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显著轻于对照组,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预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改善临床各项指标,值得在临床大力借鉴实施.

    作者:施小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体会.方法 选急诊科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为对象.结果 急诊治疗之后,干预组1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组2(P<0.05).结论 急诊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且急诊治疗患者的恢复神智情况,恢复肢体运动以及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取决于急诊技术的高低以及患者患病的类型.

    作者:宋忠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泮托拉唑应用于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 对泮托拉唑应用于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时间范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依据双盲法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就两个组别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7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5.5±1.3)mmoL/L、日常功能(91.4±6.4)分、社会功能(92.4±5.0)分、精神状态(92.7±5.5)分、躯体功能(93.1±5.8)分,对照组(7.3±1.4)mmoL/L、(72.7±5.6)分、(72.3±5.4)分、(73.8±5.2)分、(74.1±5.7)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巾萍;王景;葛新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应用和血明目片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应用和血明片治疗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共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对患者实施三七血宁胶囊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和血明目片治疗.结果 60例中,佳矫正视力53只有不同程度提高,总有效率为88.3%,显效率为38.3%,治愈率为16.7%.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50.0%,治愈率23.3%,常规组总有效率80.0%,显效率26.7%,治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病性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患者给予和血明目片进行治疗,可以明确的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所引起的视力障碍,不仅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明显积血,而且治疗费用不高,观察其临床效果,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林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效果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1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70例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胰岛素泵治疗,实验组: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胰岛素情况、血糖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率、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重变化低于对照组,血糖变化、胰岛素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显著,胰岛素抵抗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叶永兴;范良月;陆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以2013年1月—2018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184例入组,严格按照指南治疗,对于胃溃疡,坚持抑制胃酸分泌、清除Hp、保护胃黏膜的治疗原则,整个疗程8周.对于2型糖尿病,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既往用药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首选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用或联合格列美脲、瑞格列奈、阿卡波糖、胰岛素.结果 痊愈41.3%、显效38.0%、有效16.3%、无效4.3%,6个月内复发率3.3%(11/184),复发时间在3周~5个月不等,中位时间11周.初次复查血糖控制率82.61%(152/184),随后少部分对象进行定期血糖复查,血糖控制率呈下降趋势,在60%~80%之间.单因素分析显示,痊愈组与对照组男、年龄≥60岁、胃溃疡初发、胃肠道症状病程≥5年、胃动力药物、胃溃疡联合用药、用药依从性好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OR=0.874,95%CI(0.810~0.914)]、就诊时血糖控制[OR=1.735,95%CI(1.640~1.876)]、胃溃疡联合用药[OR=1.350,95%CI(1.322~1.432)]、用药依从性好[OR=1.587,95%CI(1.504~1.686)]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仍然有待提高,需要重视联合用药,对于就诊时血糖控制不佳的对象加强干预,重视进行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指导,男性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对象,需要加强医嘱.

    作者:林艺婵;冯永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及足月分娩的临床特征差异与早产危险因素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和足月分娩的临床特征及早产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以2016年3月—2018年1月该科接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成两组,实验组46例为早产者,对照组46例为足月分娩者.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总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各组的收缩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24 h蛋白定量为(5.29±1.37)g/L、收缩压为(135.42±40.31)mmHg、糖化血红蛋白为(6.41±1.52)%、产次为(2.56±1.43)次,同对照组的(0.84±0.65)g/L、(113.06±32.79)mmHg、(1.83±1.24)%以及(1.48±0.52)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双胎或多胎比例为43.48%,比对照组的17.39%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早剥、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前置以及胎儿窘迫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几个常见早产危险因素,积极做好早产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可显著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吴少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评价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以2016年2月—2018年6月该院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是否复发感染将其分为复发感染组(58例)、无复发感染组(44例).对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结果 ①复发感染组和无复发感染组之间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近期使用抗菌药物、溃疡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使用抗菌药物、溃疡愈合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长是导致复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③90株病原菌中,4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为51.11%,40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比为44.44%,4株为真菌,占比为4.44%.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如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溃疡愈合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长等,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等,在治疗糖尿病足时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林丽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急救护理措施及影响

    目的 结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症状制定实施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并观察其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4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该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所有入选患儿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各项措施实行结束后,对比所有患儿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前后的健康状况,总结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意义,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在综合治疗和各项护理措施实行完毕后,所有患儿的精神意识状态均恢复正常,酮体消失,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急救前均有明显程度的降低(P<0.05),各项血气指标恢复正常范围,进一步恢复后患儿均健康出院,该次护理获得了患儿家属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论 给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合理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使患儿包括血糖水平在内的各项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状态,明显降低了该症患儿的病死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应用.

    作者:苏桂燕;陈伟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5月,选取88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住院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前心电图使用、院前预诊断符合、院前抗心肌缺血药物、总灌注率、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糖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急救护理应用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下降,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血糖指标的优化.

    作者:兰新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 该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52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有52例,予以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23%),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8.85%);同时研究组生存质量较高,自我管理水平较优,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效果十分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江美;陈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母乳喂养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保护效应观察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保护效应.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GDM患者2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 人工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每组70例,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收集GDM患者罹患T2DM的相关致病原因.结果 210例妊娠产妇均完成相关的随访观察,并对其进行检测,其中母乳喂养组10例(14.29%)被诊断为T2DM,人工喂养组31例(44.29%),混合喂养组45例(64.29%),母乳喂养组T2DM发病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Weibull分布线性模型回归分析表明,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的相关混杂因素进行平衡后,母乳喂养组于生产后2年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率为0.42(95%CI:0.22~0.81),与人工喂养组的0.52(95%CI:0.38~0.90)、混合喂养组的0.54(95%CI:0.35~0.9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方式能有效降低妊娠糖尿病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性.

    作者:陈兵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2017年9月—2018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采用盲选方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HbA1c、2 hPG及FB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上述血糖指标水平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庞秀宇;庞秀明;李樱;隋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在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到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予以对照组行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体质量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多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水平、体质量,减少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临床价值可观,应当推广.

    作者:黄雪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