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兰新銮

关键词:糖尿病, 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满意度,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5月,选取88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住院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前心电图使用、院前预诊断符合、院前抗心肌缺血药物、总灌注率、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糖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急救护理应用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下降,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血糖指标的优化.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选取12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方法.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值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硬膜外麻醉方法优于全身麻醉方法,降低了术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并保证了血压和心率平稳,确保了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稳定性,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林蓉;曾垂应;林小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 对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方法.结果 经过20 d护理干预,64例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内有2例出现手术切口裂开、3例出现肺部感染,但经过及时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64例患者痊愈;同时,在进行空腹血糖值测定时,64例患者均低于7.1 mmol/L,在进行饭后2 h血糖值测定时,62例患者低于8.1 mmol/L,仅有2例患者血糖值略高于8.1 mmol/L.结论 对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积极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林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在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到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予以对照组行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体质量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多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水平、体质量,减少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临床价值可观,应当推广.

    作者:黄雪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鼻窦炎和并糖尿病患者的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选取接受该院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80例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以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40例参照组常规性护理,40例分析组术后对症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异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采用术后对症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性.

    作者:张宗闯;刘雅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份,共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疾病治疗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患者血糖指标优化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洪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分2组,73例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73例联合健康教育纳入观察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自护行为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发现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护行为能力,从而维持血糖水平.

    作者:李叶玭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入该院内分泌内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h血清C肽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及1.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行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静脉血指标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盛铭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对药物的疗效以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102例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该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该组患者的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降糖药物治疗,给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该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门诊口服降糖药物用药频度排序依次为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吡格列酮、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格列喹酮、伏格列波糖片、瑞格列奈等.在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中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后发现,联合用药的模式主要为磺脲类药物联合双胍类药物,并且联合用药比较合理,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给患者给予口服联合降糖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并且不良反应还比较少,治疗效果显著,此种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晓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状况.方法 对该院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进行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并将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状况.结果120例患者中存在糖尿病98例,非糖尿病22例,糖尿病发生率为81.67%.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灵敏度90.82%、准确性90.00明显高于尿常规检验66.33%、68.33%(P<0.05).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特异度86.36%与尿常规检验77.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联合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94.90%,特异度为90.91%,准确性为94.17%.结论 糖尿病实施生化检验的诊断效果优于尿常规检验,且两者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冯友玉;肖方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产程、产时内分泌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

    目的 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产程、产时内分泌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时间段收治的5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纳入常规组,评价两组产程、产时内分泌、新生儿血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潜伏期、第二产程用时与常规组用时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6、0.510,P>0.05);实验组患者活跃期用时、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t=4.440、6.508,P<0.05).T0时,两组患者血糖值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721,P>0.05);实验组患者T1、T2、T3时血糖值均低于常规组(t=4.554、19.306、30.430,P<0.05);T4时实验组患者皮质醇值均低于常规组(t=4.062,P<0.05).实验组新生儿脐血皮质醇值低于常规组,新生儿血糖值高于常规组(t=99.030、6.361,P<0.05).结论 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GDM患者活跃期产程用时,改善新生儿血糖、皮质醇水平;降低产妇产时血糖及皮质醇水平.

    作者:扶燕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常规监测及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分析两种方式血糖监测情况.结果 两种监测方法显示孕妇平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孕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明显高于常规监测,患者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出夜间、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血糖监测.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准确监测出血糖波动、餐前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干预、控制孕妇血糖,对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淑芬;苏雪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搜集于2016年10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2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以上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知识掌握达标情况为59例(93.65%)、血糖达标为56例(88.88%)、治疗依从性为58例(95.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知识掌握达标36例(57.14%)、血糖达标38例(60.31%)、治疗依从性42例(66.66%);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概念、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护理技巧各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及治疗效果.

    作者:侯爱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声乳化术切口不同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影响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术切口不同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该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即观察组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行常规颞透明角膜切口.每组59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1周(T1)、1个月(T2)和3个月(T3)的角膜神经与泪液蛋白的改变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该研究中T1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神经纤维密度、角膜敏感度、泪液蛋白均降低明显,乳铁蛋白、溶菌酶则增加明显,T2时间段,观察组的角膜敏感度、泪液蛋白降低明显,溶菌酶则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糖控制良好率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选择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角膜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方毅;孙玉珍;马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质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出74例患者,其中37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7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除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案之外,再加上中医护理的干预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整体的生活品质感反馈情况也要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应用到对糖尿病患者的恢复护理中去,将很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对自身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品质感.

    作者:魏立华;李松明;李莹;朱雪娇;朱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应用效果和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应用效果和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基础研究资料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47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47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研究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意义.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检验的过程中差异性非常明显,整体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对比对照组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导患者进行科学药物治疗,维持良好的治疗效果,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汤晓义;黄建成;郭建峰;叶钦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应用和血明目片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应用和血明片治疗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共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对患者实施三七血宁胶囊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和血明目片治疗.结果 60例中,佳矫正视力53只有不同程度提高,总有效率为88.3%,显效率为38.3%,治愈率为16.7%.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50.0%,治愈率23.3%,常规组总有效率80.0%,显效率26.7%,治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病性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患者给予和血明目片进行治疗,可以明确的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所引起的视力障碍,不仅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明显积血,而且治疗费用不高,观察其临床效果,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林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人性化理念的运用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人性化理念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人性化理念,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理念运用于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娟;彭丽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简单随机化法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1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片剂;观察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治疗.治疗2个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经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SBP及DBP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C、TG及LDL-C水平均分别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冬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临床症状表现,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为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临各项临床指标与各项血脂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各项血脂指标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于单纯的子宫内膜癌病症患者,伴有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指标与血脂指标都相比单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各项指标较高,临床表现极具复杂性,危险几率相对较高.因而,需要临床医师依据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患者者实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指标情况,为患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案,让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接受为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法,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抑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控制住患者的各项指标.

    作者:陈玲;厉磊;路宜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分析临床护理在预防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在预防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单双序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程度改善情况、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血糖水平、SAS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龙梅;陈翠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