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探讨

吴林静

关键词:心胸外科, 糖尿病, 围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 对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方法.结果 经过20 d护理干预,64例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内有2例出现手术切口裂开、3例出现肺部感染,但经过及时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64例患者痊愈;同时,在进行空腹血糖值测定时,64例患者均低于7.1 mmol/L,在进行饭后2 h血糖值测定时,62例患者低于8.1 mmol/L,仅有2例患者血糖值略高于8.1 mmol/L.结论 对心胸外科糖尿病患者积极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瑞舒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糖、血脂体征指标改善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血脂与血糖体征指标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可帮助患者将血脂与血糖体征指标控制在正常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余田;曹江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选取12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方法.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值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硬膜外麻醉方法优于全身麻醉方法,降低了术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并保证了血压和心率平稳,确保了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稳定性,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林蓉;曾垂应;林小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引产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引产时机对足月A1级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足月GDM产妇1640例,≤40周引产的为A组187例,40~41周引产的为B组218例,≥41周引产的为C组188例,≤40周自然临产的为D组613例,40~41周自然临产的为E组434例.分析比较各组分娩方式、引产成功率、剖宫产适应征及母儿并发症等.结果 引产组(A、B、C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D、E组)(x2=88.94,P<0.05).其中A组剖宫产率高,达43.85%,C组在3组引产组中剖宫产率低为27.66%,而自然临产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因引产失败和社会因素剖宫产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53,P<0.05).3组引产组产后出血的比率均高于自然临产组,各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血糖的比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A1级GDM孕41周引产并未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母儿并发症.

    作者:张新丽;李玉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学营养指导对孕妇糖尿病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医学营养指导对孕妇糖尿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在该院就诊的126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分为6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观察组采取医学营养指导,观察及比较两组孕妇糖尿病经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情况及分娩后对新生儿产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经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Ale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7.58、4.15,P<0.05).观察组孕妇糖尿病的分娩后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94%(5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糖尿病分娩后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15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医学营养指导课对围产期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各项指标,同时有效降低了分娩后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鼻窦炎和并糖尿病患者的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选取接受该院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80例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以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40例参照组常规性护理,40例分析组术后对症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异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采用术后对症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性.

    作者:张宗闯;刘雅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住院的T2DM患者85例,分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A组)44例、T2DM不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A组患者TC、TG、LDL-C、HbA1c高于B组,HDL-C低于B组(P<0.05).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与TC、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血脂水平明显异常,脂代谢异常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佳明;金秀平;万秋霞;贺立侠;金思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对比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所诊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各75例,对患者的痰菌、病灶吸收、病变情况和治疗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病灶的吸收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中型和重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的吸收比例分别是92.5%,84.4%,87.6%,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比例分别是90.4%,56.6%,53.3%.结论 及早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进行控制是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金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CT、MRI诊断40例糖尿病脑损害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CT、MRI在糖尿病脑损害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脑损害患者,按照不同入院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CT检查方法,观察组接受MRI检查方法,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诊断准确率、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脑损害疾病诊断而言,MRI检查方法的准确度高,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国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方式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研究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使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方式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于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资料.检索研究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方式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文献,对比分析患者经6个月时长以上透析的并发率情况;超过3个月透析时,检测的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情况;对于透析后患者的一定的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其存活率.从建库时间开始检索直到2015年12月,使用RevMan5.3软件分析检索到的临床资料.结果 检索到866篇文献,经纳入标准选择其中13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比较血液透析,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现象的数量比例较小,但发生感染的数量比例较大,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时,血液透析对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善作用更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在6个月、12个月、36个月时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23、0.19、0.53).结论 在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使用腹膜透析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病发率较低,但治疗时感染率较高;使用维持透析超过3个月,血红蛋白水平会得到明显改善;透析时长不超过36个月时,血液透析方式和腹膜透析方式对患者存活率方面的影响,不存在很大差异.

    作者:黄惠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进行,以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健康教育与管理为观察组,分析健康教育与管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较对照组高,血糖控制较对照组的要好,母婴并发症较对照组的要少,观察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与管理,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稳定病情,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秀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份,共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疾病治疗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患者血糖指标优化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洪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急救护理措施及影响

    目的 结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症状制定实施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并观察其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4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该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所有入选患儿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各项措施实行结束后,对比所有患儿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前后的健康状况,总结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意义,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在综合治疗和各项护理措施实行完毕后,所有患儿的精神意识状态均恢复正常,酮体消失,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急救前均有明显程度的降低(P<0.05),各项血气指标恢复正常范围,进一步恢复后患儿均健康出院,该次护理获得了患儿家属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论 给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合理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使患儿包括血糖水平在内的各项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状态,明显降低了该症患儿的病死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应用.

    作者:苏桂燕;陈伟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质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出74例患者,其中37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7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除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案之外,再加上中医护理的干预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整体的生活品质感反馈情况也要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应用到对糖尿病患者的恢复护理中去,将很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对自身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品质感.

    作者:魏立华;李松明;李莹;朱雪娇;朱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分析临床护理在预防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在预防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单双序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程度改善情况、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血糖水平、SAS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龙梅;陈翠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防治糖尿病的常用单味中药及提取物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考查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治疗糖尿病的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的临床及实验的研究状况,概述单味中药黄芪、黄连、牡丹皮、丹参等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具有降糖、调脂,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延缓糖尿病肾脏纤维化等不同功用,为防治糖尿病的中药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探析

    目的 探析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施以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施以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SDS、SA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并糖尿病患者施以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血糖值及不良情绪,还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碧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时期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期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治疗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90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妊娠32周应用胰岛素,观察组在32周前应用胰岛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死胎、产后出血及感染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发生剖宫产、早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时间不超过32周时进行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尤丛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和常规组(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各46例,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血糖控制合理,胰岛素用量少,妊娠结局良好,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合理控制其自身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英英;杨虹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体会.方法 选急诊科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为对象.结果 急诊治疗之后,干预组1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组2(P<0.05).结论 急诊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且急诊治疗患者的恢复神智情况,恢复肢体运动以及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取决于急诊技术的高低以及患者患病的类型.

    作者:宋忠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目的 探讨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需要进行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23%、9.43%、(10.66±1.80)mmol/L、(82.98±2.67)次/min、3.77%均优于对照组81.13%、26.42%、(12.24±2.42)mmol/L、(92.56±4.68)次/min、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孙丽珍;詹维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