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糖尿病患者教育水平与糖尿病知识的相关性

刘娜;周国强;边卫

关键词:糖尿病, 教育水平, 知识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教育水平与糖尿病知识分数,探讨教育水平与糖尿病知识得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分析该地2013—2017年间两个社区服务站管理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评估其糖尿病知识分数,分组后导入SPSS V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差异并进行成对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水平与糖尿病知识得分呈正相关性.结论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知识得分相应提高,进而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药物依从性.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产程、产时内分泌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

    目的 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产程、产时内分泌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时间段收治的5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纳入常规组,评价两组产程、产时内分泌、新生儿血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潜伏期、第二产程用时与常规组用时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6、0.510,P>0.05);实验组患者活跃期用时、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t=4.440、6.508,P<0.05).T0时,两组患者血糖值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721,P>0.05);实验组患者T1、T2、T3时血糖值均低于常规组(t=4.554、19.306、30.430,P<0.05);T4时实验组患者皮质醇值均低于常规组(t=4.062,P<0.05).实验组新生儿脐血皮质醇值低于常规组,新生儿血糖值高于常规组(t=99.030、6.361,P<0.05).结论 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GDM患者活跃期产程用时,改善新生儿血糖、皮质醇水平;降低产妇产时血糖及皮质醇水平.

    作者:扶燕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时期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期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治疗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90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妊娠32周应用胰岛素,观察组在32周前应用胰岛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死胎、产后出血及感染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发生剖宫产、早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时间不超过32周时进行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尤丛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5月,选取88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住院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前心电图使用、院前预诊断符合、院前抗心肌缺血药物、总灌注率、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糖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急救护理应用到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下降,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血糖指标的优化.

    作者:兰新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状况.方法 对该院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进行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并将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状况.结果120例患者中存在糖尿病98例,非糖尿病22例,糖尿病发生率为81.67%.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灵敏度90.82%、准确性90.00明显高于尿常规检验66.33%、68.33%(P<0.05).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特异度86.36%与尿常规检验77.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联合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94.90%,特异度为90.91%,准确性为94.17%.结论 糖尿病实施生化检验的诊断效果优于尿常规检验,且两者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冯友玉;肖方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痰湿体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糖尿病前期痰湿体质患者100例,每入选1例对象便抽签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生活管理指导以及中医体质护理,持续3个月.结果 未见退出例.干预后,两组对象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态、功能状况、总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态、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郑雪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探究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中卡维地洛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方法.结果 血糖、血压及心率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方法,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糖、血压及心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下降,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作者:胡燕娟;卢丽金;杨志远;易仕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对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2016年5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均有42例患者.单独用药组使用缬沙坦治疗,联合用药组使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共有27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2.86%;单独用药组有19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是71.43%.联合用药物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单独用药组高(P<0.05).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90%;单独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29%,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联合用药能够改善患者的炎症和肾功能,安全性比较高,副作用比较少.

    作者:姜力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签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就诊的62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接受单纯瑞格列奈治疗的为对照组,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80.6%),治疗后的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T2MD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可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疗效相比于单纯的瑞格列奈治疗更加显著,值得重视.

    作者:秦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血压并糖尿病者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2017年3—12月在该科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其中高血压病(EH)组58例和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EH+T2DM)组50例,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变异性特点.结果 EH+T2DM组24 hSBP-SD、24 hSBPCV、24 hDBP-SD、DSBP-SD、dSBPCV、DDBP-SD、dDBPCV及清晨收缩压均高于EH组(P<0.05),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较EH组低(P<0.05).结论 糖尿病组使血压变异性明显升高.

    作者:吴寿福;胡济淼;陈伟;邱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在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到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予以对照组行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体质量指数、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多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水平、体质量,减少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临床价值可观,应当推广.

    作者:黄雪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瑞舒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糖、血脂体征指标改善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血脂与血糖体征指标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可帮助患者将血脂与血糖体征指标控制在正常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余田;曹江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对比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所诊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各75例,对患者的痰菌、病灶吸收、病变情况和治疗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病灶的吸收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中型和重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的吸收比例分别是92.5%,84.4%,87.6%,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比例分别是90.4%,56.6%,53.3%.结论 及早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进行控制是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金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眼病患者采取双轨教育模式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糖尿病眼病患者开展双轨教育模式,探讨双轨教育对糖尿病眼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该院眼科入院治疗的糖尿病眼病患者分81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从护士角度和患者同伴角度,共同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完成后,从患者的日常用药和护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康复效果3方面,对护理效果加以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日常用药和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眼病患者采取双轨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效果显著.

    作者:薛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体会.方法 选急诊科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为对象.结果 急诊治疗之后,干预组1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组2(P<0.05).结论 急诊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且急诊治疗患者的恢复神智情况,恢复肢体运动以及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取决于急诊技术的高低以及患者患病的类型.

    作者:宋忠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肠溶片与预混胰岛素的联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予以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经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治疗方式后,其治疗总有效率达94.0%,对照组的仅为70.0%;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显著轻于对照组,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预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改善临床各项指标,值得在临床大力借鉴实施.

    作者:施小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前列地尔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前列地尔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2型糖尿病患者82例,给予一般西医治疗方法的41例纳入对照组,配合前列地尔治疗的41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观察,并比较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包括SOD、MDA、ROS、8-OHdG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早期活化T细胞与淋巴细胞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均为2.4%(1/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前列地尔,对于患者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免疫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卢丽金;胡燕娟;杨志远;易仕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常规监测及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分析两种方式血糖监测情况.结果 两种监测方法显示孕妇平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孕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明显高于常规监测,患者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出夜间、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血糖监测.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准确监测出血糖波动、餐前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干预、控制孕妇血糖,对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淑芬;苏雪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应用和血明目片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应用和血明片治疗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共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对患者实施三七血宁胶囊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和血明目片治疗.结果 60例中,佳矫正视力53只有不同程度提高,总有效率为88.3%,显效率为38.3%,治愈率为16.7%.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50.0%,治愈率23.3%,常规组总有效率80.0%,显效率26.7%,治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病性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患者给予和血明目片进行治疗,可以明确的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所引起的视力障碍,不仅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明显积血,而且治疗费用不高,观察其临床效果,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林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和常规组(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各46例,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血糖控制合理,胰岛素用量少,妊娠结局良好,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合理控制其自身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英英;杨虹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基础研究数据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分组采用随机信封法,在尊重患者护理意愿基础上将其分为两组,两组采用相同例数作为研究基础,常规组n=32采用日常基础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同时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组患者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组在经过综合护理后心理状态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可对其恢复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对血糖进行科学控制,护理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理想.

    作者:吴秋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