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德
目的 探讨团队模式开展的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南苑社区进行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由糖尿病管理团队进行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干预的效果.结果完成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数据均出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3,-13.087,-12.848,-14.680,-6.017,-11.917,6.993,7.585,10.987,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行为的建立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6,10.707,5.502,7.350,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3.3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6,P<0.05),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68,P<0.05).结论 对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团队模式下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降低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提升服务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亚青;姜龙训;石鑫;王琼瑛;常利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内分泌科糖尿病出院患者的随访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应用医院信息软件系统进行微信群发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12个月,并对比其效果.结果 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有效随访率为97.3%,对照组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4,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药物服用治疗依从性(χ2=8.579、P<0.05)以及定期入院复查率(χ2=7.142、P<0.05)、随访满意度等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P<0.05).结论 采用微信随访能够明显提升内分泌科出院患者的有效随访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许奇丽;张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糖尿病足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糖尿病足再发溃疡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糖尿病足初发溃疡患者),均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将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再发溃疡患者总有效率(其中显效患者70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20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再发溃疡患者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糖尿病足初发溃疡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疗效不及糖尿病足初发溃疡患者,其可能和血糖控制差、混合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简有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关于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并研究对于患者蛋白尿水平的影响.方法 该文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25例,联合治疗组选择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单药治疗组单纯选择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蛋白尿水平.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为96.00%(24/25),单药治疗组为72.0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该文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患者的24 h尿蛋白含量进行评价,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是联合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侯建辉;陈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该院接受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全麻下进行手术,观察组40例则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相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糖尿病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敏;刘鸽;蔡志明;刘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提供完善护理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糖尿病眼病且发生低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糖尿病及眼病症状恢复情况、血糖调整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提供完善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且护理满意程度较高(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及其治疗方法,严格遵医嘱执行并自觉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控制血糖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星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结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随机将100例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为(88.9±10.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4±1.1)分均优于对照组(72.6±12.5)分、(86.7±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28.9±4.9)分、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低于对照组(36.7±6.5)分、(18.00%),且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秀恋;林爱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Cerebral infar-tion,CI)合并2型糖尿(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治疗的86例CI合并T2DM患者,将所选择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患者.观察者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状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合并T2DM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今后首选护理方案.
作者:林晓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合并心衰大鼠对心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60只SD大鼠,建立糖尿病合并心衰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合并心衰组(A组)、糖尿病合并心衰加曲美他嗪组(B组)、糖尿病合并心衰加曲美他嗪联合维格列汀组(C组),各20只,在治疗前及给药6周后检测3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并检测空腹血糖、脑钠肽(NT-proBNP).结果 治疗前,3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大鼠的LVEDP、LVSP、-dp/dt max、+dp/dt max对比存在明显差异,C组与B大鼠LVED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LVSP、-dp/dt max、+dp/dt max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P<0.05),且C组大鼠各指标变化程度较B组更显著(P<0.05),A组大鼠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大鼠空腹血糖及NT-NT-proBN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3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之间NT-NT-proBN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与B组大鼠NT-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且C组降低程度较B组更显著(P<0.05).结论 维格列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大鼠可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吴翔;王世祥;张晶晶;乔建峰;熊尚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明急救护理干预在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8例,其中在2017年2-8月期间收治的52例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干预,视为对照组,在2017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56例采用了急救护理干预技术,视为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性、住院天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症救治中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救治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缩减患者的经济压力并提升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何夏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分析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老年临床糖尿病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此期间内于该院诊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得出结果后做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栓素B2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肾血流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血流情况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有很大价值.
作者:张金玲;范经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偏高,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显著低于对照组22.58%(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血糖尽快恢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颖亮;王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血糖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B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时,能显著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性,为化疗提供保障,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燕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霉菌性阴道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88例霉菌性阴道炎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这88例霉菌性阴道炎伴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克霉唑栓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2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体有效率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8.18%;实验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空腹血糖为(5.52±0.31)mmol/L,餐后2 h血糖为(6.28±1.35)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6.38±0.45)mmol/L,餐后2 h血糖为(9.02±2.45)mmol/L,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克霉唑栓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单独使用克霉唑栓效果要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锦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8年1-8月阶段来该院治疗的91例合并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45)和对照组(例数=46).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观察组给予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以空腹血糖和血糖异常发生率来评价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血糖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包括耳部轻微疼痛患者4例、耳部轻微灼痒不适患者2例及短暂性眩晕2例,均未经临床特殊处理,自行消失.结论 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反应较轻微,具有疗效和安全性俱佳的临床优势.
作者:刘华;陈瑜萍;杨传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选取在2018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分别选取4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和常规的教育宣传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更为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防治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血糖控制度、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较好、血糖控制度较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较高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较好.结论 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有着较好的作用,可以辅之于未来的治疗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糖尿病的治愈率.
作者:林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波动性血糖和糖尿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8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研究组(40例),一组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的高血糖稳定;研究组患者的高血糖具有波动性,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心肌梗死7例,心律失常4例,心绞痛6例,心力衰竭4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50%(21/40);对照组患者中心肌梗死1例,心律失常1例,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4/40).研究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动性血糖和糖尿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徐午侠;龚菊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8月,共有9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该院就诊,依照护理方法分组,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9例,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组,干预总有效率、DSES各内容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避免截肢,改善预后.
作者:陈姗;王勤;钱树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周围神经松解术+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得以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31%>76.9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0.26±4.61)m/s>(43.75±3.92)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22±3.91)m/s>(41.25±3.65)m/s]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VAS评分[(1.48±0.44)分<(2.91±0.68)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25±1.14)分<(15.33±1.35)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松解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解除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的机械压力,恢复足部神经血氧供应,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疗效.
作者:马峥;朱银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急诊科室救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2例.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胰岛素的使用方案.结果 在全部82例患者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的使用,能够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抢救中,患者的血糖指标、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尿酮转阴时间等各项指标更优,并且患者对于治疗方式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56%,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工作中,小剂量胰岛素的使用,能够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抢救中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