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芳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该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依从性为78.2%,与观察组的9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心理学层面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也可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值得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作者:王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主要分析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8年1-8月间收治的手外伤合并糖尿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在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的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血糖情况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外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也能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素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选取在2018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分别选取4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和常规的教育宣传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更为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防治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血糖控制度、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较好、血糖控制度较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较高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较好.结论 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有着较好的作用,可以辅之于未来的治疗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糖尿病的治愈率.
作者:林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白血病(AL)合并糖尿病患(DM)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持续渗血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接受化疗行PICC置管的AL合并DM患者共70例,随机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开展了为期1个月持续渗血防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记录持续渗血发生人数.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焦虑人数为15例,实验组为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实验组患者状态焦虑总分也显著降低(P<0.01),因此,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焦虑情况显著改善.常规护理患者持续渗血发生率34.3%,实验组为8.6%,两组患者持续渗血发生率及渗血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从而大大降低持续渗血发生率,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水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疝气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36例,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压疮、切口渗血、恶心呕吐、阴囊血肿)及护理前后血糖情况.结果 实验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压疮、切口渗血、恶心呕吐、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老年患者疝气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叶彦;陈丽明;席雅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行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态势良好,治疗时间也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患者病情可以快速改善,后续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作者:苏婵娟;陈昕;陈述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纳入对象分为探讨组(n=31)和参考组(n=31),为所有患者提供抗感染、控血糖、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探讨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2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探讨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更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68%,参考组患者总发生率为25.8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使治疗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陈巧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血糖、 尿糖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检查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7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分析血糖与尿糖检测的临床结果.结果 空腹血糖水平值<6.10 mmol/L者所占比例为8.86%;餐后2 h血糖水平值<7.8 mmol/L者所占比例为7.59%;尿糖指标阴性(-)者所占比例为7.5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尿糖指标(-)/(+)/(1+)/(2+)/(3+)/(4+)的上升,空腹血糖水平值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三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糖、尿糖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疾病诊断的确诊率、敏感度和特异性,降低误诊概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丁军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血糖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B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时,能显著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性,为化疗提供保障,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燕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提供完善护理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糖尿病眼病且发生低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糖尿病及眼病症状恢复情况、血糖调整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提供完善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且护理满意程度较高(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及其治疗方法,严格遵医嘱执行并自觉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控制血糖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星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周围神经松解术+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得以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31%>76.9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0.26±4.61)m/s>(43.75±3.92)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22±3.91)m/s>(41.25±3.65)m/s]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VAS评分[(1.48±0.44)分<(2.91±0.68)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25±1.14)分<(15.33±1.35)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松解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解除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的机械压力,恢复足部神经血氧供应,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疗效.
作者:马峥;朱银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合并心衰大鼠对心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60只SD大鼠,建立糖尿病合并心衰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合并心衰组(A组)、糖尿病合并心衰加曲美他嗪组(B组)、糖尿病合并心衰加曲美他嗪联合维格列汀组(C组),各20只,在治疗前及给药6周后检测3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并检测空腹血糖、脑钠肽(NT-proBNP).结果 治疗前,3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大鼠的LVEDP、LVSP、-dp/dt max、+dp/dt max对比存在明显差异,C组与B大鼠LVED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LVSP、-dp/dt max、+dp/dt max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P<0.05),且C组大鼠各指标变化程度较B组更显著(P<0.05),A组大鼠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大鼠空腹血糖及NT-NT-proBN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3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之间NT-NT-proBN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与B组大鼠NT-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且C组降低程度较B组更显著(P<0.05).结论 维格列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大鼠可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吴翔;王世祥;张晶晶;乔建峰;熊尚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教育模式在住院患者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A组、B组,各45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应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教育模式的低血糖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低血糖相关指标及护理前后自我管理知识评分.结果 护理后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我管理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自我管理知识评分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A组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教育模式能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强化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安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产科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该院收治的10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以及给予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以及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产科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51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31例,无效3例;观察组51例患者总有效数为48例,占比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0例,占比78.43%,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治疗依从性(41.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3.53%),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治疗依从性(37.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3.73%),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治疗依从性(50.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7.45%),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监测治疗依从性(49.0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9.60%),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降糖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测定外周血内CysC及Hcy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将UAER<30 mg/24 h者纳入单纯T2DM组(64例),将UAER介于30~300 mg/24 h者纳入早期DN组(5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外周血的Scr、BUN、CysC及Hcy水平;分析CysC、Hcy水平与UAER值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来检验CysC、Hcy水平对早期DN诊断效力.结果 各组间Scr、BUN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2DM组、早期DN组的Cysc、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Hcy水平与UAER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9、0.694,P<0.05);CysC诊断早期DN的AUC为0.893,佳临界值为1.3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1、0.832;Hcy诊断早期DN的AUC为0.887,佳临界值为13.55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1、0.876;CysC联合Hcy诊断早期DN的AUC为0.961,佳临界值分别为1.3 mg/L、13.55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0、0.891.结论 测定外周血内CysC及Hcy水平在早期DN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丽丽;周晓兵;郝敬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对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 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合并症患者分为各36例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ICU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智力状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ICU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智力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干预前,干预后组间相同指标结果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以及生活能力的提高,整体上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高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该院于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手术方案分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P<0.05);观察组手术及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速度各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对缓解症状效果显著,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和手术损害小等优势,利于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新基;王君;李强;鄢霆;林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明急救护理干预在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8例,其中在2017年2-8月期间收治的52例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干预,视为对照组,在2017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56例采用了急救护理干预技术,视为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性、住院天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症救治中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救治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缩减患者的经济压力并提升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何夏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估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婴幼儿1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确诊的43例婴幼儿T1DM患儿,分别纳入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rt-CGM)和多次末梢血血糖检测组(SMBG),并结合胰岛素强化疗法(MDI),观察婴幼儿在6个月内对rt-CGM的接受度,比较观察期内两组患儿的血糖控制临床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6个月结束时,有42%的rt-CGM组病例接受每周>6 d的佩戴,两组患儿在观察期内HbA1c相较于基线值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血糖达标在3个月和6个月时较1个月时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每日胰岛素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CGM结合MDI治疗婴幼儿1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低于传统多次末梢血血糖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捷;钟日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该院骨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采用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分析不同职称、学历以及护龄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影响.结果 学历在专科及其以上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学历在中专水平的护理人员(P<0.05);不同职称以及护龄的护理人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及格的有44例,所占比例为73.33%,其中及格护理人员负责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为2.27%(1/44),明显低于不及格的6.25%(1/16),并且及格的患者伤口愈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需要不断提高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罗美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