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苏婵娟;陈昕;陈述荣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系统功能
摘要:目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行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态势良好,治疗时间也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患者病情可以快速改善,后续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波动性血糖和糖尿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相关性

    目的 探讨波动性血糖和糖尿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8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研究组(40例),一组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的高血糖稳定;研究组患者的高血糖具有波动性,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心肌梗死7例,心律失常4例,心绞痛6例,心力衰竭4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50%(21/40);对照组患者中心肌梗死1例,心律失常1例,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4/40).研究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动性血糖和糖尿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徐午侠;龚菊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55)和对照组(例数=54).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期间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护理前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效果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效果,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期间配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更加合理,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云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强化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在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目的 探究饮食干预和强化健康教育在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该次研究,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及护理期间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空腹指尖血糖值(FBS)、平均餐后2 h指尖血糖值(PBS)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干预和强化健康教育能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小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连续肾替代与血液透析治疗2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连续肾替代与血液透析治疗2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连续肾替代(n=34)对象纳入观察组,血液透析(n=37)对象纳入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24 h后APACHEⅡ评分、24 h后Sofa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出血、透析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连续肾替代与血液透析治疗2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在并发症控制上可能无显著差异,但是连续肾替代可以缩短疗程,两种方法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

    作者:李潘孝;李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实验组服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观察两组血糖、 血脂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治疗后实验组FPG、2 hPBG、HbA1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TG、TC、LDL-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HDL-c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ADP、APAF1、Cys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蔡清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组20例、穴位注射组20例、中药熏洗组20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的MDNS评分、临床疗效的差异和对观察指标的影响,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方面优于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熏洗组(P<0.05);同时,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组MDNS评分优于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熏洗组(P<0.0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在运用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后,其疗效、MDNS评分都优于其他两组.

    作者:张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周围神经松解术+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得以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31%>76.9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0.26±4.61)m/s>(43.75±3.92)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22±3.91)m/s>(41.25±3.65)m/s]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VAS评分[(1.48±0.44)分<(2.91±0.68)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25±1.14)分<(15.33±1.35)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松解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解除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的机械压力,恢复足部神经血氧供应,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疗效.

    作者:马峥;朱银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骨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该院骨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采用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分析不同职称、学历以及护龄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影响.结果 学历在专科及其以上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学历在中专水平的护理人员(P<0.05);不同职称以及护龄的护理人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及格的有44例,所占比例为73.33%,其中及格护理人员负责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为2.27%(1/44),明显低于不及格的6.25%(1/16),并且及格的患者伤口愈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需要不断提高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罗美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明急救护理干预在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8例,其中在2017年2-8月期间收治的52例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干预,视为对照组,在2017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56例采用了急救护理干预技术,视为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性、住院天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症救治中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救治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缩减患者的经济压力并提升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何夏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蛋白尿水平的影响

    目的 关于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并研究对于患者蛋白尿水平的影响.方法 该文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25例,联合治疗组选择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单药治疗组单纯选择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蛋白尿水平.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为96.00%(24/25),单药治疗组为72.0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该文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患者的24 h尿蛋白含量进行评价,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是联合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侯建辉;陈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及血糖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在2017年1-12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0例(贝前列素钠+氯沙坦钾)、对照组50例(氯沙坦钾).比较两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糖化血红蛋白、2 h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糖化血红蛋白、2 h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药物可有效延缓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茵;黄玉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老年临床糖尿病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此期间内于该院诊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得出结果后做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栓素B2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肾血流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血流情况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有很大价值.

    作者:张金玲;范经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选取在2018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分别选取4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和常规的教育宣传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更为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防治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血糖控制度、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较好、血糖控制度较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较高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较好.结论 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有着较好的作用,可以辅之于未来的治疗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糖尿病的治愈率.

    作者:林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脑梗死(Cerebral infar-tion,CI)合并2型糖尿(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治疗的86例CI合并T2DM患者,将所选择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患者.观察者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状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合并T2DM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今后首选护理方案.

    作者:林晓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氯沙坦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水宝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UAER(137.4±43.5)mg/24 h,对照组UAER(161.7±50.8)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4,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降低UAER与SCr水平,减轻肾损伤的作用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胰岛素不同时间给药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胰岛素不同时间给药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选定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94例,根据胰岛素给药时间的不同分组,分对照组(47例,孕周≥32周)、研究组(47例,孕周在32周以内),比较血糖变化情况、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2 hPBG、FPG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产妇并发症(4.26%)、 新生儿并发症(4.26%)显著较对照组(21.28%、23.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周在32周以内予以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作者:付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研究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提供完善护理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糖尿病眼病且发生低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糖尿病及眼病症状恢复情况、血糖调整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提供完善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且护理满意程度较高(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及其治疗方法,严格遵医嘱执行并自觉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控制血糖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星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偏高,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显著低于对照组22.58%(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血糖尽快恢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颖亮;王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其妊娠结局和血糖指标不同异常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进行检查的健康孕妇80名,比较不同孕妇的妊娠结局并探究其和血糖指标异常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情况不同的患者妊娠结局存在较大差异,空腹血糖及餐后1 h血糖异常的患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胎儿过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和正常孕妇(χ2=22.67、27.57、15.14、15.44,P=0.0000、0.0000、0.0017、0.001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血糖情况是影响孕妇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P<0.05);血糖指标存在异常的孕妇其出现产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25%,显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妇(χ2=13.44,P=0.0002);血糖指标存在异常的孕妇在早产率、剖宫产率和大于胎龄儿分娩率方面均显著高于血糖指标正常的孕妇(χ2=26.41、6.60、11.76,P=0.0000、0.0102、0.0006).结论 血糖指标异常时导致孕妇出现非正常妊娠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医务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以尽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4例磺脲类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2次/d,皮下注射,观察组(44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变化及低血糖事件.结果治疗16周时,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2 hPG、HbAlC两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依从性高.

    作者:卫欣欣;赵文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