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蔡清颜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 血糖, 血脂
摘要: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实验组服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观察两组血糖、 血脂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治疗后实验组FPG、2 hPBG、HbA1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TG、TC、LDL-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HDL-c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ADP、APAF1、Cys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应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该院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60例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患者,选择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常规组(n=30),其中常规组予以一般治疗并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并配合优质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早、疼痛缓解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要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P<0.05).结论 对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林碧芳;何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疝气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疝气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36例,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压疮、切口渗血、恶心呕吐、阴囊血肿)及护理前后血糖情况.结果 实验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压疮、切口渗血、恶心呕吐、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老年患者疝气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叶彦;陈丽明;席雅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整体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给予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BGP、BMD水平均相当(P>0.05);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的BGP、BM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评分均相当(P>0.05);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骨折、意识障碍、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高秀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8月,共有9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该院就诊,依照护理方法分组,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9例,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组,干预总有效率、DSES各内容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避免截肢,改善预后.

    作者:陈姗;王勤;钱树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55)和对照组(例数=54).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期间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护理前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效果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效果,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期间配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更加合理,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云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选取在2018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分别选取4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和常规的教育宣传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更为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防治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血糖控制度、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较好、血糖控制度较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较高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较好.结论 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有着较好的作用,可以辅之于未来的治疗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糖尿病的治愈率.

    作者:林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主要分析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8年1-8月间收治的手外伤合并糖尿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在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的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血糖情况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外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也能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素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交泰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交泰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联合慢性应激法制备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氟西汀)、交泰丸低剂量组(1.1 g/kg)、交泰丸中剂量组(2.1 g/kg,人等效剂量)和交泰丸高剂量组(4.2 g/kg),连续灌胃28 d后,测定体重、血糖,并通过强迫游泳、悬尾和开野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结果 交泰丸高、中、低剂量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交泰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疗效良好,有待进一步的分子机制和有效成分研究.

    作者:李俊;王凌;尚秀玲;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骨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该院骨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采用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分析不同职称、学历以及护龄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影响.结果 学历在专科及其以上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学历在中专水平的护理人员(P<0.05);不同职称以及护龄的护理人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及格的有44例,所占比例为73.33%,其中及格护理人员负责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为2.27%(1/44),明显低于不及格的6.25%(1/16),并且及格的患者伤口愈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需要不断提高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罗美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氯沙坦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水宝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UAER(137.4±43.5)mg/24 h,对照组UAER(161.7±50.8)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4,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降低UAER与SCr水平,减轻肾损伤的作用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结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婴幼儿I型糖尿病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婴幼儿1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确诊的43例婴幼儿T1DM患儿,分别纳入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rt-CGM)和多次末梢血血糖检测组(SMBG),并结合胰岛素强化疗法(MDI),观察婴幼儿在6个月内对rt-CGM的接受度,比较观察期内两组患儿的血糖控制临床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6个月结束时,有42%的rt-CGM组病例接受每周>6 d的佩戴,两组患儿在观察期内HbA1c相较于基线值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血糖达标在3个月和6个月时较1个月时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每日胰岛素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CGM结合MDI治疗婴幼儿1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低于传统多次末梢血血糖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捷;钟日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老年临床糖尿病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此期间内于该院诊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得出结果后做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栓素B2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肾血流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血流情况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有很大价值.

    作者:张金玲;范经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采取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析对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鼓室内与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鼓室内注射与耳后注射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注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耳后注射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鼓室内注射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6%,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耳后注射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鼓室内注射组的则为31.6%;且耳后注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明显优于鼓室内注射组,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鼓室内注射,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的方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改善患者血糖值的效果,值得推荐实施.

    作者:范建辉;刘海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研究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提供完善护理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糖尿病眼病且发生低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糖尿病及眼病症状恢复情况、血糖调整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提供完善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且护理满意程度较高(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及其治疗方法,严格遵医嘱执行并自觉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控制血糖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星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测定外周血内CysC及Hcy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的分析

    目的 探讨测定外周血内CysC及Hcy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将UAER<30 mg/24 h者纳入单纯T2DM组(64例),将UAER介于30~300 mg/24 h者纳入早期DN组(5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外周血的Scr、BUN、CysC及Hcy水平;分析CysC、Hcy水平与UAER值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来检验CysC、Hcy水平对早期DN诊断效力.结果 各组间Scr、BUN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2DM组、早期DN组的Cysc、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Hcy水平与UAER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9、0.694,P<0.05);CysC诊断早期DN的AUC为0.893,佳临界值为1.3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1、0.832;Hcy诊断早期DN的AUC为0.887,佳临界值为13.55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1、0.876;CysC联合Hcy诊断早期DN的AUC为0.961,佳临界值分别为1.3 mg/L、13.55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0、0.891.结论 测定外周血内CysC及Hcy水平在早期DN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丽丽;周晓兵;郝敬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大剂量生脉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急症疗效观察

    目的 对大剂量生脉合黄芪注射液进行糖尿病急症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急症患者,中医辩证确认为气阴两虚型,对其病例资料及临床救治方法、疗效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7例糖尿病急症患者在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生脉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降至6.2~7.8 mmol/L之间,平均为(7.4±0.2)mmol/L,且患者尿糖与酮体检查显示为阴性.此外,47例患者中,32例患者血脂水平正常,20例心肌损害与8例心律失常患者均恢复正常,疗效较为显著.结论大剂量生脉合黄芪注射液进行糖尿病急症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睿;陆通安;李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及血糖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在2017年1-12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0例(贝前列素钠+氯沙坦钾)、对照组50例(氯沙坦钾).比较两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糖化血红蛋白、2 h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糖化血红蛋白、2 h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药物可有效延缓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茵;黄玉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4例磺脲类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2次/d,皮下注射,观察组(44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变化及低血糖事件.结果治疗16周时,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2 hPG、HbAlC两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依从性高.

    作者:卫欣欣;赵文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其妊娠结局和血糖指标不同异常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进行检查的健康孕妇80名,比较不同孕妇的妊娠结局并探究其和血糖指标异常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情况不同的患者妊娠结局存在较大差异,空腹血糖及餐后1 h血糖异常的患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胎儿过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和正常孕妇(χ2=22.67、27.57、15.14、15.44,P=0.0000、0.0000、0.0017、0.001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血糖情况是影响孕妇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P<0.05);血糖指标存在异常的孕妇其出现产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25%,显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妇(χ2=13.44,P=0.0002);血糖指标存在异常的孕妇在早产率、剖宫产率和大于胎龄儿分娩率方面均显著高于血糖指标正常的孕妇(χ2=26.41、6.60、11.76,P=0.0000、0.0102、0.0006).结论 血糖指标异常时导致孕妇出现非正常妊娠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医务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以尽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周围神经松解术+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得以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31%>76.9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0.26±4.61)m/s>(43.75±3.92)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22±3.91)m/s>(41.25±3.65)m/s]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VAS评分[(1.48±0.44)分<(2.91±0.68)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25±1.14)分<(15.33±1.35)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松解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解除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的机械压力,恢复足部神经血氧供应,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疗效.

    作者:马峥;朱银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