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整体护理效果

高秀和

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给予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BGP、BMD水平均相当(P>0.05);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的BGP、BM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评分均相当(P>0.05);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骨折、意识障碍、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与运动对糖尿病合并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糖调控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饮食与运动对糖尿病合并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调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每组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接受饮食与运动结合治疗方案,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代谢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与运动干预明显提高了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糖脂代谢,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剑锋;方燕;林爱武;林蓉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连续肾替代与血液透析治疗2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连续肾替代与血液透析治疗2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连续肾替代(n=34)对象纳入观察组,血液透析(n=37)对象纳入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24 h后APACHEⅡ评分、24 h后Sofa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出血、透析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连续肾替代与血液透析治疗2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在并发症控制上可能无显著差异,但是连续肾替代可以缩短疗程,两种方法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

    作者:李潘孝;李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氯沙坦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水宝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UAER(137.4±43.5)mg/24 h,对照组UAER(161.7±50.8)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4,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降低UAER与SCr水平,减轻肾损伤的作用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危险性

    目的 研究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危险性.方法 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14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探讨对象,依照HCC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n=95,未发生HCC)与观察组(n=50,发生HCC),对比两组患者合并T2DM发生HCC的危险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T2DM发生率、 吸烟史、 男性、AFP>400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且血糖指标、HBV-DNA、ALB、TBIL、GGT与ALT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T2DM发生、血糖水平、HBV-DNA、AFP>400μg/L、ALB、TBIL、GGT及ALT均与HCC的发生相关.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 T2DM 会诱发 HCC 的发生,因而可将 T2DM 作为早期观察指标之一.

    作者:黎环;邹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结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婴幼儿I型糖尿病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婴幼儿1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确诊的43例婴幼儿T1DM患儿,分别纳入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rt-CGM)和多次末梢血血糖检测组(SMBG),并结合胰岛素强化疗法(MDI),观察婴幼儿在6个月内对rt-CGM的接受度,比较观察期内两组患儿的血糖控制临床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6个月结束时,有42%的rt-CGM组病例接受每周>6 d的佩戴,两组患儿在观察期内HbA1c相较于基线值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血糖达标在3个月和6个月时较1个月时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每日胰岛素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CGM结合MDI治疗婴幼儿1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低于传统多次末梢血血糖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捷;钟日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偏高,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显著低于对照组22.58%(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血糖尽快恢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颖亮;王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蛋白尿水平的影响

    目的 关于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并研究对于患者蛋白尿水平的影响.方法 该文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25例,联合治疗组选择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单药治疗组单纯选择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蛋白尿水平.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为96.00%(24/25),单药治疗组为72.0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该文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患者的24 h尿蛋白含量进行评价,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是联合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侯建辉;陈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骨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该院骨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采用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分析不同职称、学历以及护龄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影响.结果 学历在专科及其以上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学历在中专水平的护理人员(P<0.05);不同职称以及护龄的护理人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及格的有44例,所占比例为73.33%,其中及格护理人员负责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为2.27%(1/44),明显低于不及格的6.25%(1/16),并且及格的患者伤口愈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需要不断提高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罗美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选取在2018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分别选取4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和常规的教育宣传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更为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防治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血糖控制度、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患者的使用药物效果较好、血糖控制度较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期望较高以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价较好.结论 系统的、全面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有着较好的作用,可以辅之于未来的治疗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糖尿病的治愈率.

    作者:林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应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该院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60例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患者,选择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常规组(n=30),其中常规组予以一般治疗并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并配合优质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早、疼痛缓解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要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P<0.05).结论 对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林碧芳;何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交泰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交泰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联合慢性应激法制备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氟西汀)、交泰丸低剂量组(1.1 g/kg)、交泰丸中剂量组(2.1 g/kg,人等效剂量)和交泰丸高剂量组(4.2 g/kg),连续灌胃28 d后,测定体重、血糖,并通过强迫游泳、悬尾和开野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结果 交泰丸高、中、低剂量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交泰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疗效良好,有待进一步的分子机制和有效成分研究.

    作者:李俊;王凌;尚秀玲;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采取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析对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鼓室内与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鼓室内注射与耳后注射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注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耳后注射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鼓室内注射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6%,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耳后注射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鼓室内注射组的则为31.6%;且耳后注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明显优于鼓室内注射组,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鼓室内注射,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的方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改善患者血糖值的效果,值得推荐实施.

    作者:范建辉;刘海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用药指导及家庭护理

    目的 探讨对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家庭护理干预后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9月收治的1例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基础护理+家庭护理对策展开护理工作,对护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完成护理后,对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获得非常满意效果,患儿疾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给予用药指导+家庭护理干预,对于合并症的改善可以获得理想效果,进而使得患儿以及家属均表现出较高的护理满意程度,从而对于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廖英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强化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在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目的 探究饮食干预和强化健康教育在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该次研究,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及护理期间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空腹指尖血糖值(FBS)、平均餐后2 h指尖血糖值(PBS)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干预和强化健康教育能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小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纳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8例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值规则为随机原则,组员均59例,以上两组均施以常规护理,前者加入健康信念模式护理,统计两组护理前后血液各项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情况.结果 经护理,两组各项血液指标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行为均有明显提升,相比而言,研究组提升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可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起到较好的辅助效果,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李素琼;王秀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8例)和观察组(n=28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碎石成功率及排石效果、肾功能水平;记录两组术中损伤、术后贫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碎石成功率与结石完全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损伤、术后贫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3 d FBG、PPBG及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碎石取石效果较好,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玉良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血糖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B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时,能显著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性,为化疗提供保障,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燕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8月,共有9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该院就诊,依照护理方法分组,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9例,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组,干预总有效率、DSES各内容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避免截肢,改善预后.

    作者:陈姗;王勤;钱树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8年1-8月阶段来该院治疗的91例合并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45)和对照组(例数=46).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观察组给予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以空腹血糖和血糖异常发生率来评价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血糖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包括耳部轻微疼痛患者4例、耳部轻微灼痒不适患者2例及短暂性眩晕2例,均未经临床特殊处理,自行消失.结论 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反应较轻微,具有疗效和安全性俱佳的临床优势.

    作者:刘华;陈瑜萍;杨传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组20例、穴位注射组20例、中药熏洗组20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的MDNS评分、临床疗效的差异和对观察指标的影响,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方面优于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熏洗组(P<0.05);同时,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组MDNS评分优于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熏洗组(P<0.0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在运用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后,其疗效、MDNS评分都优于其他两组.

    作者:张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