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琼;王秀精
目的 研究饮食与运动对糖尿病合并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调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每组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接受饮食与运动结合治疗方案,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代谢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与运动干预明显提高了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糖脂代谢,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剑锋;方燕;林爱武;林蓉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血糖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B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时,能显著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性,为化疗提供保障,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燕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主要分析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8年1-8月间收治的手外伤合并糖尿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在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的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血糖情况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外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也能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素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大剂量生脉合黄芪注射液进行糖尿病急症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急症患者,中医辩证确认为气阴两虚型,对其病例资料及临床救治方法、疗效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7例糖尿病急症患者在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生脉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降至6.2~7.8 mmol/L之间,平均为(7.4±0.2)mmol/L,且患者尿糖与酮体检查显示为阴性.此外,47例患者中,32例患者血脂水平正常,20例心肌损害与8例心律失常患者均恢复正常,疗效较为显著.结论大剂量生脉合黄芪注射液进行糖尿病急症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睿;陆通安;李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8月,共有9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该院就诊,依照护理方法分组,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9例,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组,干预总有效率、DSES各内容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避免截肢,改善预后.
作者:陈姗;王勤;钱树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提供完善护理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糖尿病眼病且发生低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糖尿病及眼病症状恢复情况、血糖调整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提供完善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且护理满意程度较高(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及其治疗方法,严格遵医嘱执行并自觉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控制血糖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星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部小血管的损害表现,为临床诊治该类患者提供一定帮助.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神经内科接受的398例住院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对两组急性梗塞的发生情况及类型、脑部腔隙性脑梗灶及脑内微出血的严重程度进行观察.结果 糖尿病组、 无糖尿病组的急性脑梗发生率分别是29.50%、2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小血管闭塞型脑梗所占比例和脑部腔隙灶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部微出血的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的急性脑梗多为小病灶,且脑部腔隙灶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无糖尿病人群.
作者:郑许强;周振寿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周围神经松解术+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得以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31%>76.9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0.26±4.61)m/s>(43.75±3.92)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22±3.91)m/s>(41.25±3.65)m/s]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VAS评分[(1.48±0.44)分<(2.91±0.68)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25±1.14)分<(15.33±1.35)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松解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解除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的机械压力,恢复足部神经血氧供应,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疗效.
作者:马峥;朱银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测定外周血内CysC及Hcy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将UAER<30 mg/24 h者纳入单纯T2DM组(64例),将UAER介于30~300 mg/24 h者纳入早期DN组(5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外周血的Scr、BUN、CysC及Hcy水平;分析CysC、Hcy水平与UAER值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来检验CysC、Hcy水平对早期DN诊断效力.结果 各组间Scr、BUN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2DM组、早期DN组的Cysc、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Hcy水平与UAER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9、0.694,P<0.05);CysC诊断早期DN的AUC为0.893,佳临界值为1.3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1、0.832;Hcy诊断早期DN的AUC为0.887,佳临界值为13.55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1、0.876;CysC联合Hcy诊断早期DN的AUC为0.961,佳临界值分别为1.3 mg/L、13.55 m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0、0.891.结论 测定外周血内CysC及Hcy水平在早期DN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丽丽;周晓兵;郝敬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对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鼓室内与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鼓室内注射与耳后注射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注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耳后注射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鼓室内注射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6%,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耳后注射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鼓室内注射组的则为31.6%;且耳后注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明显优于鼓室内注射组,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鼓室内注射,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的方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改善患者血糖值的效果,值得推荐实施.
作者:范建辉;刘海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交泰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联合慢性应激法制备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氟西汀)、交泰丸低剂量组(1.1 g/kg)、交泰丸中剂量组(2.1 g/kg,人等效剂量)和交泰丸高剂量组(4.2 g/kg),连续灌胃28 d后,测定体重、血糖,并通过强迫游泳、悬尾和开野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结果 交泰丸高、中、低剂量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交泰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疗效良好,有待进一步的分子机制和有效成分研究.
作者:李俊;王凌;尚秀玲;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该院接受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全麻下进行手术,观察组40例则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相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糖尿病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敏;刘鸽;蔡志明;刘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55)和对照组(例数=54).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期间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护理前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效果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效果,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期间配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更加合理,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云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应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该院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60例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患者,选择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常规组(n=30),其中常规组予以一般治疗并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并配合优质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早、疼痛缓解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要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P<0.05).结论 对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林碧芳;何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纳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8例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值规则为随机原则,组员均59例,以上两组均施以常规护理,前者加入健康信念模式护理,统计两组护理前后血液各项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情况.结果 经护理,两组各项血液指标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行为均有明显提升,相比而言,研究组提升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可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起到较好的辅助效果,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李素琼;王秀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霉菌性阴道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88例霉菌性阴道炎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这88例霉菌性阴道炎伴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克霉唑栓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2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体有效率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8.18%;实验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空腹血糖为(5.52±0.31)mmol/L,餐后2 h血糖为(6.28±1.35)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6.38±0.45)mmol/L,餐后2 h血糖为(9.02±2.45)mmol/L,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克霉唑栓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单独使用克霉唑栓效果要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锦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其妊娠结局和血糖指标不同异常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进行检查的健康孕妇80名,比较不同孕妇的妊娠结局并探究其和血糖指标异常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情况不同的患者妊娠结局存在较大差异,空腹血糖及餐后1 h血糖异常的患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胎儿过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和正常孕妇(χ2=22.67、27.57、15.14、15.44,P=0.0000、0.0000、0.0017、0.001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血糖情况是影响孕妇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P<0.05);血糖指标存在异常的孕妇其出现产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25%,显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妇(χ2=13.44,P=0.0002);血糖指标存在异常的孕妇在早产率、剖宫产率和大于胎龄儿分娩率方面均显著高于血糖指标正常的孕妇(χ2=26.41、6.60、11.76,P=0.0000、0.0102、0.0006).结论 血糖指标异常时导致孕妇出现非正常妊娠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医务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以尽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科2016年1月-2018年8月31例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二者在患者满意率、血糖以及尿酮、纠正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间、病情好转的时间、血糖控制理想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抱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满意率、血糖以及尿酮、纠正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间、病情好转的时间、血糖控制理想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抱怨发生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作者:范珍珠;辜惠兰;梁玉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乙肝相关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并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以该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乙肝相关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护理操作水平、服务态度、沟通水平、安全管理4项护理质量评分与A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与A组相比,相对更高,B组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乙肝相关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理想,可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惠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结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随机将100例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为(88.9±10.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4±1.1)分均优于对照组(72.6±12.5)分、(86.7±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28.9±4.9)分、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低于对照组(36.7±6.5)分、(18.00%),且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秀恋;林爱苹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