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分析

林素英

关键词:手外伤, 糖尿病, 护理
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8年1-8月间收治的手外伤合并糖尿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在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的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血糖情况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外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也能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结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婴幼儿I型糖尿病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婴幼儿1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确诊的43例婴幼儿T1DM患儿,分别纳入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rt-CGM)和多次末梢血血糖检测组(SMBG),并结合胰岛素强化疗法(MDI),观察婴幼儿在6个月内对rt-CGM的接受度,比较观察期内两组患儿的血糖控制临床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6个月结束时,有42%的rt-CGM组病例接受每周>6 d的佩戴,两组患儿在观察期内HbA1c相较于基线值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血糖达标在3个月和6个月时较1个月时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每日胰岛素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CGM结合MDI治疗婴幼儿1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低于传统多次末梢血血糖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捷;钟日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脑部小血管病变的MRI成像特点研究

    目的 利用磁共振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部小血管的损害表现,为临床诊治该类患者提供一定帮助.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神经内科接受的398例住院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对两组急性梗塞的发生情况及类型、脑部腔隙性脑梗灶及脑内微出血的严重程度进行观察.结果 糖尿病组、 无糖尿病组的急性脑梗发生率分别是29.50%、2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小血管闭塞型脑梗所占比例和脑部腔隙灶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部微出血的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的急性脑梗多为小病灶,且脑部腔隙灶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无糖尿病人群.

    作者:郑许强;周振寿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应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该院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60例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患者,选择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常规组(n=30),其中常规组予以一般治疗并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并配合优质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早、疼痛缓解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要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P<0.05).结论 对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林碧芳;何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及血糖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在2017年1-12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0例(贝前列素钠+氯沙坦钾)、对照组50例(氯沙坦钾).比较两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糖化血红蛋白、2 h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糖化血红蛋白、2 h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联合贝前列素钠药物可有效延缓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茵;黄玉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8月,共有9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该院就诊,依照护理方法分组,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9例,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组,干预总有效率、DSES各内容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避免截肢,改善预后.

    作者:陈姗;王勤;钱树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白血病化疗合并糖尿病患者预防PICC穿刺渗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白血病(AL)合并糖尿病患(DM)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持续渗血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接受化疗行PICC置管的AL合并DM患者共70例,随机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开展了为期1个月持续渗血防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记录持续渗血发生人数.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焦虑人数为15例,实验组为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实验组患者状态焦虑总分也显著降低(P<0.01),因此,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焦虑情况显著改善.常规护理患者持续渗血发生率34.3%,实验组为8.6%,两组患者持续渗血发生率及渗血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从而大大降低持续渗血发生率,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水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氯沙坦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水宝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UAER(137.4±43.5)mg/24 h,对照组UAER(161.7±50.8)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4,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降低UAER与SCr水平,减轻肾损伤的作用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8年1-8月阶段来该院治疗的91例合并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45)和对照组(例数=46).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观察组给予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以空腹血糖和血糖异常发生率来评价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血糖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包括耳部轻微疼痛患者4例、耳部轻微灼痒不适患者2例及短暂性眩晕2例,均未经临床特殊处理,自行消失.结论 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反应较轻微,具有疗效和安全性俱佳的临床优势.

    作者:刘华;陈瑜萍;杨传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结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结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随机将100例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为(88.9±10.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4±1.1)分均优于对照组(72.6±12.5)分、(86.7±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28.9±4.9)分、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低于对照组(36.7±6.5)分、(18.00%),且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秀恋;林爱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明急救护理干预在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8例,其中在2017年2-8月期间收治的52例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干预,视为对照组,在2017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56例采用了急救护理干预技术,视为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性、住院天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症救治中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救治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缩减患者的经济压力并提升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何夏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用药指导及家庭护理

    目的 探讨对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家庭护理干预后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9月收治的1例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基础护理+家庭护理对策展开护理工作,对护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完成护理后,对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获得非常满意效果,患儿疾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给予用药指导+家庭护理干预,对于合并症的改善可以获得理想效果,进而使得患儿以及家属均表现出较高的护理满意程度,从而对于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有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廖英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贝前列素钠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观察

    目的 观察贝前列素钠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 选定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2018年6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2例,采用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贝前列素钠、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63%)显著较对照组(68.7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1周,试验组尿素氮(BUN)、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贝前列素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其肾功能,且给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韦永光;陈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出院患者的随访方式探讨

    目的 对内分泌科糖尿病出院患者的随访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应用医院信息软件系统进行微信群发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12个月,并对比其效果.结果 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有效随访率为97.3%,对照组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4,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药物服用治疗依从性(χ2=8.579、P<0.05)以及定期入院复查率(χ2=7.142、P<0.05)、随访满意度等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P<0.05).结论 采用微信随访能够明显提升内分泌科出院患者的有效随访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许奇丽;张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科2016年1月-2018年8月31例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二者在患者满意率、血糖以及尿酮、纠正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间、病情好转的时间、血糖控制理想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抱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满意率、血糖以及尿酮、纠正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间、病情好转的时间、血糖控制理想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抱怨发生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作者:范珍珠;辜惠兰;梁玉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采取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析对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鼓室内与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鼓室内注射与耳后注射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注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耳后注射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鼓室内注射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6%,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耳后注射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鼓室内注射组的则为31.6%;且耳后注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明显优于鼓室内注射组,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鼓室内注射,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的方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改善患者血糖值的效果,值得推荐实施.

    作者:范建辉;刘海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纳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8例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值规则为随机原则,组员均59例,以上两组均施以常规护理,前者加入健康信念模式护理,统计两组护理前后血液各项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情况.结果 经护理,两组各项血液指标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行为均有明显提升,相比而言,研究组提升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可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起到较好的辅助效果,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李素琼;王秀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交泰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交泰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联合慢性应激法制备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氟西汀)、交泰丸低剂量组(1.1 g/kg)、交泰丸中剂量组(2.1 g/kg,人等效剂量)和交泰丸高剂量组(4.2 g/kg),连续灌胃28 d后,测定体重、血糖,并通过强迫游泳、悬尾和开野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结果 交泰丸高、中、低剂量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交泰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疗效良好,有待进一步的分子机制和有效成分研究.

    作者:李俊;王凌;尚秀玲;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脂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脂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害关联性.方法 选择4组同期同段人群及同孕期血脂检查结果,以2组合1对,共2对进行比对分析,即:①正常妊娠与GDM者;②GDM中血脂异常与正常者,后者还进一步比对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等发生率.结果 GDM比正常妊娠者血脂异常水平高,GDM中血脂异常较正常者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有血脂异常者,发生GDM风险及孕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从而推测妊娠期血脂异常与GDM具有很强相关性,故可通过观察孕妇血脂异常的方法,推测、了解,从而预防(如饮食调控,药物等干预血脂升高)GMD,体现出临床借鉴和推广的科学性.

    作者:钟秋招;林春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疗效的相关评价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糖尿病足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糖尿病足再发溃疡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糖尿病足初发溃疡患者),均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将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再发溃疡患者总有效率(其中显效患者70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20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再发溃疡患者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糖尿病足初发溃疡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疗效不及糖尿病足初发溃疡患者,其可能和血糖控制差、混合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简有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强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该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依从性为78.2%,与观察组的9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心理学层面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也可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值得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作者:王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