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晶晶
目的 探讨百令片联合α-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45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及试验组(22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0.6 g/d,试验组给予α-硫辛酸0.6 g/d联合百令片6.75 g/d,疗程12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SB)、餐后血糖(PS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含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率过滤(GF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FSB、PSB、HbA1c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试验组治疗后S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GFR得到改善;两组治疗后24 h尿白蛋白含量、UAER、hs-CRP及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片联合α-硫辛酸可改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保护肾功能.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谈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医治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50例,均为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的患者,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使用西医医治的对照组和在实行西医医治的基础上的中医医治.检测两组患者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对两组的检查结果 和医治效果实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实验组的医治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医治前相比,医治后,患者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有所恢复.两组间比较,实验组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西医结合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促进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的恢复,医治效果更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元生;朱红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门冬胰岛素30和沙格列汀用于治疗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纯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观察组FBG、2 hPG、HbA1c、BMI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较小(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和沙格列汀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佳,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的改善预后.
作者:廖燕平;赵弋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②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分别为(44.16±1.25)、(47.86±5.67)、(41.33±4.08)、(43.18±9.61)m/s,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硫辛酸治疗,且可改善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刘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建档产前检查的45例妊娠糖尿病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该院建档产前检查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送检,测定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RU)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统计两组产妇FPG、FRU、HbA1c指标水平和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FPG[(9.04±2.18)mmol/L]、FRU[(3.56±1.23)mmol/L]、HbA1c[(7.03±1.32)%]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PG(4.49±0.86)mmol/L、FRU(1.57±0.33)mmol/L、HbA1c(5.24±0.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阳性率(53.33%)、FRU阳性率(88.89%)、HbA1c阳性率(95.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PG(6.67%)、FRU(6.67%)、HbA1c(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RU(88.89%)和HbA1c(95.56%)阳性率均显著高于FPG阳性率(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妊娠糖尿病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袁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对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8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该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辅助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饮食干预辅助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饮食治疗依从性、患者饮食知识知晓状况、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饮食治疗依从性、饮食知识知晓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
作者:陈柳珍;余小玲;张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所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90例,按照患者的自愿接受护理原则分成两组,评定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干预组、常规组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发现,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作用显著,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禹媛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体质辨证分型及血清中糖脂代谢水平.方法 选取2013年1—10月在该院门诊行正规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2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证,并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者血清中糖脂代谢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中46例(74.19%)为偏颇体质,16例(25.81%)为平和体质;两组的TG、FBG、内脂素、TC及LDL-C均为偏颇体质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偏颇体质孕妇往往容易发展成妊娠期糖尿病,临床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并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糖脂代谢指标来进行有效判断,以实现尽早诊治,对糖尿病进行控制和预防,改善孕妇的妊娠安全性.
作者: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12周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素的用量和出现低血糖的次数等情况.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都起到了显著的降低效果,但是观察组使用胰岛素的量更少,体重指数基本无变化,而且出现低血糖的次数也更少.结论 二甲双胍与门冬胰岛素30相联合能够更好地控制住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同时胰岛素的用量更少,出现低血糖的次数也更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科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病例资料,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56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2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治疗后都治愈,因1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自动放弃治疗出院以外,其余53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且顺利出院.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效改善(P<0.05),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 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杜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BMI(体重指数)、BP(血压)、FBG(空腹血糖)、P2h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会显著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预后性.
作者:李新虹;张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共46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研究组(n=23)和参照组(n=23),研究组患者行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参照组行基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指数以及总有效率指标进行统计评价.结果 加行盐酸米诺环素的研究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牙周指数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呈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盐酸米诺环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诊治意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前期诊断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040名21~27岁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体检,分别测量他们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进而调研5年中发展成糖尿病的概率.结果 1040名测试者当中,分别以空腹血糖5.6~6.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6.4%、二者联合作为衡量标准,第一次诊断中糖尿病前期患者数分别为192、78名和34名,5年后发展成为糖尿病前期的人数分别是22、6名和12名.结论 以空腹血糖5.6~6.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6.4%作为标准做出的诊断都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应用中应该以将二者联合作为诊断标准.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TCD检查脑血管病变的结果及PI值.结果研究组脑血管异常率39.17%,高于对照组15.83%(P<0.05).研究组MCA、PCA、ACA、BA及VA的PI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CD可以有效提示出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范围、部位及性质,应用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孕期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住院患者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50例妊娠期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开展专项孕期保健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2组母婴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技术操作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保健,能够强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月在该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根据口服降糖药效果,分成口服安慰剂和二甲双胍的对照组150例和口服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观察组150例,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进行比对.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体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明显,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宣传以及推广.
作者:牟广泽;马英军;张君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的干预效果及运动类APP对其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筛选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人群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类APP应用试验组38例和未使用运动类APP对照组38例,采用中等运动强度的量化运动处方对两组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6个月的运动干预,评价两组人群干预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人群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四项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除HbAlc外,其他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量化运动处方能够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脂,防治糖尿病;使用运动类APP可提高运动处方的干预效果.
作者:时福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胰岛素泵;观察组: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对比两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生理指标评价结果 .结果在生理指标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 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分析,合理选择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血糖控制效果,凸显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努尔卡马力·瓦依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α-硫辛酸和甲钴胺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内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2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分为联合组100例,采用α-硫辛酸和甲钴胺治疗;对照组100例进行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7.0%明显较高;对照组VAS重度疼痛率15.0%,显著大于联合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α-硫辛酸和甲钴胺共同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
作者:陈岗;唐根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 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病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微量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01);在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组中,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升高在2型糖尿病及慢性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