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
目的 分析研究为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监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周翠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浅析饮食控制(及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抽取该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3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干预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所有病患均分成A、B两组,每组69例,A组接受常规干预,B组接受饮食及运动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病患的血糖变化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实施相应干预后,空腹血糖浓度虽均有所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用餐2 h后,B组病患的血糖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B两组产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控制(及运动)可显著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可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左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 .方法 从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中,选择72例作为该研究分析的对象.并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次选择的研究对象72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 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率为8.33%;常规组并发症发生7例,发生率为19.44%;组间结果 经临床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间,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而言,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作者:孙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护理方法 将患者分为基础组(n=60)和干预组(n=60),对所有基础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对所有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SF-36评分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曾晓清;黄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运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开展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FP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FPG、HbA1c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FPG水平与HbA1c水平,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更符合现代患者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探究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从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选取60例,对他们的临床反应进行分析,然后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诊断60例老年病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有23例患者是因为饮食制约不佳,占选取例数的38.3%、10例患者为运动量过大,占16.7%、19例患者为用药不当,占31.7%、8例患者为其他因素,占13.3%.然后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通过临床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主要是因为饮食制约不合理、运动量过大、用药不当、老年患者自身机能下降等几个理由,如果根据这几个理由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大大降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刘晓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常规西药、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兼证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脾虚兼证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用药方式分组:西医组41例主要采用西药多潘立酮、治疗,中医组41例采用中药升阳益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中医组治疗后FPG(7.38±1.24)mmol/L、2 hPG(8.94±2.77)mmol/L、HbA1c(7.25±1.07)%显著低于西医组(9.93±1.75)mmol/L、(11.35±3.62)mmol/L、(9.42±1.26)%(P<0.05);②中医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3.26±0.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77±0.84)分(P<0.05);③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西医组78.05%(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西药,升阳益胃汤在脾虚兼证2型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徐兴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统计分析,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各项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月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针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之前和之后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5例.常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加强型手术前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观察组中满意度水平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加强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菲莉;郑耕云;王一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全科医生在糖尿病社区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管辖范围中社区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12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有患者6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自我控制管理方式,为实验组患者采取在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的管理综合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验组空腹血糖为(11.5±2.4)mmol/L,餐后2 h血糖为为(13.8±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2±0.6)%.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7±1.3)mmol/L,餐后2 h血糖为为(7.8±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6±1.2)%.实验组患者检查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有32例的血糖控制稳定,血糖控制有效率为53.33%,对照组患者有5例患者血糖控制稳定,血糖控制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科医生管理下的防治工作,能够促进对患者血糖的控制,从而促进患者的预后,全科医生管理下的糖尿病防治工作在社区医疗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晏福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该院接收的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 划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50例实施综合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3.3±1.0)d、治愈时间(4.3±1.2)d、排液时间(5.3±1.1)d,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4.6±1.4)d、治愈时间(5.3±1.6)d、排液时间(7.2±1.7)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6.0%,对照组复发率24.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应用于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先梅;张爱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讨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该科自2009年12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为观察组(36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为对照组(32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8、72周观察组组餐后2 h血糖、OGTT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血糖,OGTT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采取抗病毒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可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
作者:田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尿蛋白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无症状的外周动脉病(PAD)发生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且所有研究对象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 mg/24 h.专业技师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检测所有患者双侧的上臂和踝部(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分别取收缩压的高值;若踝臂指数ABI≤0.9,判定为PAD.结果 相比无PAD患者,PAD患者eGFR显著降低,UAER、血肌酐(Scr)和CYs-c显著升高.CYs-c与年龄,吸烟,HDL,eGFR以及PAD独立相关.CYs-c、UAER、eGFR每增加1个SD,PAD风险比值分别为2.57(95%CI,1.67~3.80),1.76(95%CI,1.06~2.54)和0.47(95%CI,0.21~0.77);当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和高血压等因素后,仅CYs-c的OR=1.72(1.20~2.7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与尿蛋白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PAD发生独立相关.
作者:沙依拉·海米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的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探讨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症状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均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小于9%的患者,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不安腿综合征恢复慢.结论 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积极控制血糖达标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晋成岗;李淑平;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 为持续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持续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及体重指数、生存质量状况4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值及体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显著,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使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明显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
作者:谢宏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中药治疗糖尿病有其独特的理论,作用温和持久,疗效确切.中药治疗糖尿病特点多靶点、多效应、多功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运用到临床,笔者总结了中药降糖效果较好的单药、对药、角药,从降糖机制、降糖活性成分、中医配伍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作者:周小建;徐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使用手术室内护理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对1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的切感染发生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是3.57%,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是25.00%;观察组术后感染合并发症发生率是5.36%,对照组是23.2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3.93%,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内护理能够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提升临床医疗水平,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赵加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联合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1、2个月时空腹血糖水平与入院时对比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干预可使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至正常范围,说明饮食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
作者:刘运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患者使用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2011年9月—2013年8月该院对60例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基础治疗、维生素β1、腺苷钴胺注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针灸治疗,两组均接受了30 d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7%,两组结果 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更加突出,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积分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 临床中导致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的病因众多,中西结合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对预后效果起到提升作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伟;孔晶;潘雪;解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了研究,共有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4例.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病例是18例,好转病例是15例,无效病例是1例,临床有效率为97.1%;对照组共有显效病例14例,好转病例16例,无效病例4例,有效率是88.2%.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体征缓解,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