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周翠平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为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监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两种不同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比应用两种不同胆囊切除术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4例伴有糖尿病(含应激高血糖)患者作为糖尿病组,44例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非糖尿病组,分别行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组间及不同术式疗效.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糖尿病组中,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时,必须高度重视在围术期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在无禁忌证情况下,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该类患者进行,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太哲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于加强骨科糖尿病患者护理意识及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应对骨科糖尿病患者护加强护理意识及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骨科接受手术治疗且合伴有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接受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自护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后的相关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护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加平稳地控制血糖,促进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立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中的意义及机制研究

    目的 系统分析2型糖尿病受捡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DKD)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该研究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该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受捡者152例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实验室检测,并以此水平作为分组依据,将受捡者分成两组:正常蛋白尿组(N组,UAER<30 mg/24 h)(n=80);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组(UAER≥30 mg/24 h)(n=72).分析及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的差别,并探索可能的机制.结果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组(DKD组)的年龄、收缩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空腹血糖、尿酸均显著较正常白蛋白尿组(N组)增高(P<0.05),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 ,UAER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尿酸、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这5个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46,0.432,0346,0.576,0.669,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血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糖、尿酸都能影响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积极控制血糖、血压、降低尿酸水平、抑制炎症,能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保护肾脏.

    作者:刘捷;黄帆;林新海;郑翔;林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肠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 研究胃肠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从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胃肠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该研究收治的70例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病例数占据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有效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达到了91.42%;常规组护理有效率达到了74.28%;组间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4.28%VS 80%),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在整个围术期间,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梁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研究讨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该科自2009年12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为观察组(36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为对照组(32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8、72周观察组组餐后2 h血糖、OGTT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血糖,OGTT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采取抗病毒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可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

    作者:田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调脂治疗对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实施调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选取在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24例作为评价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12例)、观察组(1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以调脂治疗方法 ,对比2组的疗效以及眼底病变的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且眼底病变的改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调脂治疗应用在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之中,能够将治疗效果提升,对眼底病变状况进行改善.

    作者:宋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和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2月该院就接收的60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数字抽取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几率是3.33%,有1例并发症病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几率是16.67%,有5例并发症病例,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血糖水平要比对照组低,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苏永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指导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联合运动指导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2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指导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情绪状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扥血糖情况、SAS评分、SDS评分等情绪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指导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护理护,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护理方法 将患者分为基础组(n=60)和干预组(n=60),对所有基础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对所有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SF-36评分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曾晓清;黄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治疗.治疗3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神经病变自觉症状评分(T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3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病变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董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干预策略

    目的 为了探究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从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选取60例,对他们的临床反应进行分析,然后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诊断60例老年病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有23例患者是因为饮食制约不佳,占选取例数的38.3%、10例患者为运动量过大,占16.7%、19例患者为用药不当,占31.7%、8例患者为其他因素,占13.3%.然后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通过临床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主要是因为饮食制约不合理、运动量过大、用药不当、老年患者自身机能下降等几个理由,如果根据这几个理由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大大降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刘晓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n=45)与研究组(n=45),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5.55%VS 82.22%),组间结果 经过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其顺从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80.00%,对比两组顺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可有效促进患者顺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提升,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而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云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尿蛋白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无症状的外周动脉病(PAD)发生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且所有研究对象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 mg/24 h.专业技师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检测所有患者双侧的上臂和踝部(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分别取收缩压的高值;若踝臂指数ABI≤0.9,判定为PAD.结果 相比无PAD患者,PAD患者eGFR显著降低,UAER、血肌酐(Scr)和CYs-c显著升高.CYs-c与年龄,吸烟,HDL,eGFR以及PAD独立相关.CYs-c、UAER、eGFR每增加1个SD,PAD风险比值分别为2.57(95%CI,1.67~3.80),1.76(95%CI,1.06~2.54)和0.47(95%CI,0.21~0.77);当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和高血压等因素后,仅CYs-c的OR=1.72(1.20~2.7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与尿蛋白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PAD发生独立相关.

    作者:沙依拉·海米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使用中西结合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为该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收的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3例,对照组使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和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为90.9%,对照组为72.7%,两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低,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使用中西结合治疗方式的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要优秀,联合使用能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董玉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该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间采取血脂检验的任意45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效果,将患者设为实验组;以同时期采取常规体检的另外任意45名健康人员的诊断效果作为参照,将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比较了两组人员的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三酰甘油(TG)水平为(2.65±0.02)mmol/L、总胆固醇(TC)水平为(6.85±0.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为(4.70±0.22)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为(1.76±0.35)mmol/L;对照组健康人员者的三酰甘油(TG)水平为(1.58±0.16)mmol/L、总胆固醇(TC)水平为(4.35±0.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为(2.83±0.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为(1.24±0.06)mmol/L.实验组人员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均在异常范围内,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的对应指标水平,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有助于医护人员尽早对糖尿病进行确诊,进而实施相应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推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进程.该检验方式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检测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普及.

    作者:夏淑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 的差异,评价两种血糖测定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622例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血糖检查诊断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血糖浓度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5组,所有患者血糖检查时均接受快速血糖仪以及生化仪两种血糖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式对不同血糖浓度患者检测结果 的差异.结果 当血糖浓度在14 mmol/L以下时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 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糖浓度高于14 mmol/L时,两种血糖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糖浓度高于22 mmol/L时,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 的准确度良好,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普查以及家访、床边诊断、门急诊等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依据,但对于血糖水平高于14 mmol/L,尤其是高于22 mmol/L的极端浓度患者的临床确诊必须采用生化仪准确检测.

    作者:蔡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空腹胰岛素、C肽、HbAl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按照肾脏损伤情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另选取同期60名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比较各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计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呈正相关.结论 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予以反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蒋荷萍;蒋永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该院接收的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 划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50例实施综合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3.3±1.0)d、治愈时间(4.3±1.2)d、排液时间(5.3±1.1)d,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4.6±1.4)d、治愈时间(5.3±1.6)d、排液时间(7.2±1.7)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6.0%,对照组复发率24.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应用于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先梅;张爱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常规西药、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兼证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照

    目的 比较常规西药、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兼证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脾虚兼证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用药方式分组:西医组41例主要采用西药多潘立酮、治疗,中医组41例采用中药升阳益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中医组治疗后FPG(7.38±1.24)mmol/L、2 hPG(8.94±2.77)mmol/L、HbA1c(7.25±1.07)%显著低于西医组(9.93±1.75)mmol/L、(11.35±3.62)mmol/L、(9.42±1.26)%(P<0.05);②中医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3.26±0.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77±0.84)分(P<0.05);③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西医组78.05%(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西药,升阳益胃汤在脾虚兼证2型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徐兴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26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筛查与预防护理

    目的 对糖尿患者发生病足危险因素进行筛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26例,对其采取询问病史、观察足部情况、测试足部感觉、VPT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以及四肢血流多普勒检查等方法 进行糖尿病足筛查,同时给予系统全面的预防护理.结果 126例患者空腹血糖均能控制在7.8 mmol/L以下,通过评估筛选出糖尿病足患者共13例.11例溃疡患者均有明显好转,10例足部疼痛、麻木症状明显改善.1例因经济情况未坚持治疗,自动出院,1例患者因入院时感染严重,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加强糖尿病足危险筛查,对尽早消除糖尿病足的危害因素、防止糖尿病足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