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云爱华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n=45)与研究组(n=45),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5.55%VS 82.22%),组间结果 经过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其顺从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80.00%,对比两组顺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可有效促进患者顺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提升,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而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使用黄芪泡服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50例患者,两组使用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增加甲钴胺治疗,实验组增加黄芪泡服治疗,经过12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前后效果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的多伦多临床评分比治疗前也有显著的下降(P<0.05),实验组患者的评分积分比对照组明显的降低,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药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的临床病征改善明显,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俊华;孟秋媛;胡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BMI分层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根据BMI指数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的生化指标和T2DN患病率,并将各组与T2D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肥胖组和超重组HbA1c、TC、TG、HDL-C及UM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DN患病率方面,肥胖组高为40.48%,明显高于超重组20.79%和正常组10.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N患病率与肥胖组呈正相关性.结论 肥胖与T2DN的发生呈正相关性,T2DM肥胖患者可作为T2DN的主要预防人群.

    作者:牛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尿蛋白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无症状的外周动脉病(PAD)发生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且所有研究对象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 mg/24 h.专业技师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检测所有患者双侧的上臂和踝部(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分别取收缩压的高值;若踝臂指数ABI≤0.9,判定为PAD.结果 相比无PAD患者,PAD患者eGFR显著降低,UAER、血肌酐(Scr)和CYs-c显著升高.CYs-c与年龄,吸烟,HDL,eGFR以及PAD独立相关.CYs-c、UAER、eGFR每增加1个SD,PAD风险比值分别为2.57(95%CI,1.67~3.80),1.76(95%CI,1.06~2.54)和0.47(95%CI,0.21~0.77);当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和高血压等因素后,仅CYs-c的OR=1.72(1.20~2.7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与尿蛋白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PAD发生独立相关.

    作者:沙依拉·海米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中的意义及机制研究

    目的 系统分析2型糖尿病受捡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DKD)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该研究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该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受捡者152例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实验室检测,并以此水平作为分组依据,将受捡者分成两组:正常蛋白尿组(N组,UAER<30 mg/24 h)(n=80);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组(UAER≥30 mg/24 h)(n=72).分析及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的差别,并探索可能的机制.结果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组(DKD组)的年龄、收缩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空腹血糖、尿酸均显著较正常白蛋白尿组(N组)增高(P<0.05),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 ,UAER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尿酸、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这5个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46,0.432,0346,0.576,0.669,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血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糖、尿酸都能影响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积极控制血糖、血压、降低尿酸水平、抑制炎症,能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保护肾脏.

    作者:刘捷;黄帆;林新海;郑翔;林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血压控制探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血压控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依照患者24 h尿蛋白检测水平将其分为肾病组与非肾病组,观察两组患者TC、Cr、HDL-C、LDL-C水平以及血压水平,并对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肾病组患者TC、Cr、HDL-C、LDL-C、SBP水平与非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TC、Cr、LDL-C以及SBP水平过高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水平升高则是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压、TC、Cr、LDL-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较大关联性,因此要严格控制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水平内.

    作者:庄福春;许芝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了研究,共有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4例.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病例是18例,好转病例是15例,无效病例是1例,临床有效率为97.1%;对照组共有显效病例14例,好转病例16例,无效病例4例,有效率是88.2%.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体征缓解,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妊娠糖尿病产妇早产预防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妊娠糖尿病产妇早产预防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现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评价患者的早产预防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自然分娩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早产、晚期流产、剖宫产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巨大儿、低血糖、低体重儿及新生儿窒息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稳定产妇妊娠期血糖水平,预防早产,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雪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 为了明确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低血糖管理方法 在我国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大家对持续质量改进有更加具象的认识.方法 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进行对比实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具有相似性,性别比例、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必须在每周进行3次血液透析,而且每次的时间都要保持在4 h,使用该院先进的透析机,按照常规操作进行,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办法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透析之前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透析过程中明显的出现差异,而且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在进行透析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大于实验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低血糖次数为65次,总概率为1.6%,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低血糖次数为188次,总概率为4.71%,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血糖管理模式,持续质量改进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具有明显的效果,应该在我国临床医疗上得到推广.

    作者:顾福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 从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炎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肺炎痊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于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体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8例患者治愈,19例患者有效,11例患者显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有效、显效、无效例数分别为5例、14例、13例、8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体征为(5.53±0.12),优于对照组(6.35±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更优,改善患者神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中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空腹胰岛素、C肽、HbAl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按照肾脏损伤情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另选取同期60名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比较各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计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呈正相关.结论 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予以反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蒋荷萍;蒋永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讨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该文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实验组,36名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实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分析检验结果 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结果 高于对照组的检验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现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果 中出现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成正相关.

    作者:吴立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两种不同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比应用两种不同胆囊切除术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4例伴有糖尿病(含应激高血糖)患者作为糖尿病组,44例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非糖尿病组,分别行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组间及不同术式疗效.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糖尿病组中,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时,必须高度重视在围术期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在无禁忌证情况下,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该类患者进行,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太哲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对其血糖及血压控制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n=70例)与对照组(n=70例),对照组不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91.43%)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控制自身的血糖和血压水平,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干预方法 .

    作者:罗宜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蛋白尿水平.结果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含量和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肾取石术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经皮肾取石术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峤山卫生院接收的101例肾结石患者资料,均行经皮肾取石术医治;临床依据是否合并DM分为实验组(53例)(合并糖尿病)与对照组(48例)(非糖尿病),对比并分析2组结成清除率、结石成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75.00%相比,实验组结石清除成功概率94.33%更高(P<0.05);与对照组混合结石、尿酸发生率(2.08%、10.42%)相比,实验组18.87%、28.30%更高(P<0.05);与对照组16.67%相比,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32.08%更高(P<0.05).结论 肾结石合并DM患者行PCNL医治可取得确切疗效,且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福凯;卢立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26例绝经期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的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期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围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并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例绝经期糖尿病合并妇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与实验组患者年龄相仿的26例绝经期非糖尿病妇科病患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开裂、切口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切口开裂率、切口感染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85%,3.85%,0.00%;实验组患者的各个参数分别为3.85%,7.70%,3.85%.两组患者的切口开裂率、切口感染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不影响妇科手术的治疗效果,通过加强对绝经期糖尿病合并妇科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治疗和护理,患者可以安全的度过围术期.

    作者:孙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单药、对药、角药分析

    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中药治疗糖尿病有其独特的理论,作用温和持久,疗效确切.中药治疗糖尿病特点多靶点、多效应、多功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运用到临床,笔者总结了中药降糖效果较好的单药、对药、角药,从降糖机制、降糖活性成分、中医配伍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作者:周小建;徐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行根治性手术前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在针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之前和之后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5例.常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加强型手术前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观察组中满意度水平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加强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菲莉;郑耕云;王一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术后切口的影响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术后切口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3例,给予该组患者格列美脲与阿尔波糖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3例,给予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值及空腹血糖值.结果 研究组于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血糖比对照组优,对照组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能促使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余书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