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李元祺

关键词:高血压, 糖尿病,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与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在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基础综合性治疗方法的同时选择合理的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治疗.结果 经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3.8%;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低血糖,4例患者早期肾病转变,经治疗后好转;治疗前所有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了解患者病情产生机制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率.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疗法在糖尿病足皮肤溃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封闭负压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生感染例数、肉芽组织覆盖率、新生上皮出现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换药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合用治疗糖尿病性肾病IV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合用治疗糖尿病性肾病IV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住院的糖尿病性肾病IV期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前列地尔注射液常规治疗组,共38例;B组为肾康注射液及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共37例.通过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3项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及各项指标,且B组与A组对比发现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性肾病IV期患者联合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及肾康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岩岩;丁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检测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

    目的 记录血清胱抑素C在检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为拟定临床诊疗计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前来该院诊治的103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划分成A组41例(正常蛋白尿)、B组32例(微量蛋白尿)、C组30例(临床蛋白尿),并将30名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肌酐清除率等肾功能指标.同时,将各组人群的血清胱抑素C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 A、B、C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健康人群的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A、B、C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B、C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尿白蛋白排泄率越高则血清胱抑素C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把血清胱抑素C运用糖尿病肾病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辅助疾病的早期诊断,反应患者肾功能,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案.

    作者:张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在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成A组(综合护理干预)和B组(常规护理干预),共40例,每组20例.比较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压水平.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为5.00%,较B组更低,护理干预后的舒张压为(81.26±5.53)mmHg,收缩压为(112.45±11.86)mmHg,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还可预防并发症.

    作者:赖景秀;陈惠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溃疡面采用蚕食换药联合银离子敷料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面采用蚕食换药联合银离子敷料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8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清创护理,观察组采取蚕食清创联合银离子敷料,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清创,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换药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蚕食清创联合银离子敷料覆盖换药护理可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闫译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析

    目的 分析研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临床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糖尿病患者106例,均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53例,胰岛素泵治疗)和对照组(n=53例,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1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时二者胰岛素以及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餐后2 h二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较低,具有安全有效性.

    作者:赵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儿8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病情监控、卧床休息等护理措施的对照组(41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该院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4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患儿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选择针对性护理方式,通过心理护理、血糖监测和生命体征、饮食护理等护理方式,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促使患儿的空腹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提升家属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范敏媛;张海林;张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10月间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满意度(72.50%)明显低于实验组糖尿病患者(92.50%),且两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东梅;张东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CT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脑梗塞临床症状,并使用CT进行诊断分析,对其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CT诊断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进行CT诊断,研究组患者在偏瘫、失语、球麻痹等方面病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有其特殊的CT影像学表现,建议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好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脑梗塞,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赵金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状况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状况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荣金;郝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运动和饮食控制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采用运动与饮食控制法后,孕妇的血糖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GDM孕妇100例,收集起止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6月,按照随机法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即甲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与乙组(50例,运用运动与饮食控制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甲组与乙组GDM孕妇的血糖值、血脂指标水平、脂肪因子指标水平以及妊娠结局(孕产妇不良事件和新生儿不良事件).结果 乙组血糖指标相对于护理前改善,且在护理后明显低于甲组(P<0.05).甲组血脂指标水平、脂肪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乙组围产期并发症率低于甲组(P<0.05).乙组胎儿不良事件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 对于GDM孕妇,积极运用运动和饮食控制法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金娥;黎锋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早期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0例选入研究中,采用单双号法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之上增加早期门诊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且该组患者发生妊高症、早产以及胎膜早破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在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方面的效果可观,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峥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系统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将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腔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护理,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牙龈指数(GI)及牙龈出血指数(GBI),同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GI和GB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的GI和GBI均低于对照组,且相对于干预前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67%vs 83.33%,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较好,不仅促进了牙周炎康复,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为爱;薛昌敖;林娟;罗宁;吴新;蔡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研究其对病情转归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影响.方法 挑选该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入并治疗的22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有患者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1年后的血糖情况及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患者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情感职能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社会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而且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等指标,评价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的效果.入选的80例患者均为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 经过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等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且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指数和敏感指数均出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该方法利于患者胰岛β细胞的敏感性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肖选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0例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诊治

    目的 针对临床小儿糖尿病的诊治方法 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集的20例小儿糖尿病患儿资料,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例患儿,都采取诺和灵和胰岛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饮食、运动等治疗措施,基于此治疗组患儿补充中医治疗方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指标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治疗组患儿相关指标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有9例治疗后有效,有效率高达90%.对照组患儿有7例治疗后有效,有效率高达70%.两组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小儿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控制患儿血糖指标及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都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何秀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降糖通脑汤治疗急性糖尿病脑梗塞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降糖通脑汤治疗急性糖尿病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接受的100例ADCI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降糖通脑汤治疗,分析相关结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为96.00%(P>0.05).治疗前,两组病患FBG以及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高(P<0.05).患者治疗期间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急性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使用降糖通脑汤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积极稳定患者血糖,提升脑部病灶微循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辛鹏;柳思佳;孙奇;李仓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通过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 呲格列酮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额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口服二甲双胍、呲格列酮治疗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统计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P<0.05).结论 在常规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疾病,能显著降低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建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用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病情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病情评估中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常规评估的对照组与改良预警评分系统评估的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患者中,MEWS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病情评估中,采用改良预警评分系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较好的评估,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刘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P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中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治疗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VAS、加巴喷丁胶囊、卡马西平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共治疗8周.结果 两组的VAS评分随着治疗进度的进行逐渐降低;治疗2、4、6、8周时治疗组加巴喷丁的VA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有效率和卡马西平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嗜睡、头晕、胃部不适、恶心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P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樊泽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