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宋红权;肖云鹤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体会。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0例设置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50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组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情况、胰岛素用量、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荐采纳。
作者:张东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神经安定和安氟醚麻醉对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神经安定和安氟醚麻醉,观察患者的血清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等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患者的血清皮质醇和胰岛素在插管后的5 min、麻醉后的9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插管后的5 min、麻醉后的9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安定和安氟醚麻醉对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皮质醇和胰岛素水平影响不大,但是血糖随着麻醉时间延长水平升高,且书中的电解质、盐液等指标水平无变化,因此,关注患者术中的失血情况,适当输血对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曲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功能锻炼)和观察组(早期功能锻炼)各108例,比较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36±3.25)d,护理满意度为99.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其康复速度。
作者: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微血管病变患者50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的检测,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观察组分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及早判断患者微血管病变情况,为其后期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这种方法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明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关于产前干预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的初步观察与评估。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9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产前干预性治疗。结果观察组在运用产前干预治疗后其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干预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该文就不同胆囊切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参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优势,可降低手术创伤性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姜轶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甘草锌在糖尿病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252例,随机分为2组各126例,观察组采用甘草锌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甘草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细菌侵入,促进牙周组织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郑秀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分析母婴结局。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妇产科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共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并以此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正常孕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及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生长受限和新生儿呼吸窘迫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发生率为9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婴儿的身体质量。
作者:吕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讨分析社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率情况、疾病了解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自我监测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出院时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结束后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金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以及双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55例,双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敏感度为85.45%,特异度为61.54%,准确性为80.88%,误诊率为38.46%,漏诊率14.5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双螺旋CT进行检测,检出率较高,误诊率及漏诊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孔爱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当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且对其取得的疗效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将该院与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确定为分析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取的是护理干预,另30例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的血糖、血压控制状况、及平时习惯的改变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结果通过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舒张压(75.9±3.7) mm Hg与收缩压(124.3±11.4) mm Hg均值都处于正常区间,且比对照组的值要低;观察组空腹血糖(5.2±0.4) mmol/L与餐后2 h血糖(5.4±0.3) mmol/L均值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有效、适合的护理干预,如心理、以及饮食与运动护理等,是一种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干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亚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以期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76例进行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前的用药情况、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经临床积极处理后,2例发生死亡,1例死于严重肝硬化,1例是由于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导致病情延误而致死。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分析其诱发低血糖症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低血糖症的发生率。
作者:奚有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临床内科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过70岁的患者有14例(占35%),是糖尿病足的高发群体,有15例患者的病程在10~15年之间(占37.5%)。糖尿病足的一个主要诱因就是起疱,有19例患者为神经缺血性溃疡(占47.5%),21例患者足溃疡部位在足趾(占52.5%)。该研究中的糖尿病足患者有9例处于Wagner4级(占22.5%);有26例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占65%)、2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占67.5%)、有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62.5%)、22例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占55%)。经临床治疗后,有8例患者伤口创面逐渐愈合,25例患者发生好转,6例患者需要截肢,1例患者死亡。糖尿病足的分级越高,越难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都是高龄且具有较长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一般伴随很多并发症,糖尿病足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疗效,治愈好转率与其Wanger分级存在负相关关系。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48例纳入该次的实验研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24例常规组与24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控制血糖、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的川芎嗪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红细胞AR活性、血HbAlc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血β2-MG、尿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采取川芎嗪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安全可靠,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蔡德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HbAlc及空腹血糖水平,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9.54±3.62) mmol/L及HbAlc水平(8.76±2.64)%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且操作方式较为简便,各大医院应在体检和临床诊断中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郭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实例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的5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9例设为组一,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方法;另外29例设为组二,在普通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运动治疗方法。在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运用对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维持水平以及血糖自控能力,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在患者血糖自控能力,运动控糖常识,患者降糖积极性等方面,组二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二患者血糖维持水平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机理的掌握程度,同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并D2M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45例),将行循证护理的设为研究组(57例),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肝功能分级及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SDS 、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乙肝肝硬化并D2M患者可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青;耿进;庄子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400例糖尿患者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200例。比较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探究组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后,其在疾病治疗的有效率、FBG含量、PBG含量,以及HBA1c水平方面,相较于给予西药治疗的比较组患者,情况都明显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极大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于建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住院的3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数和吸烟、运动等生活状况,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对观察组35例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ES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指数普遍高于对照组患者,吸烟等生活状况较对照组患者差。经过6周的综合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指数和ES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多样,综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姜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电汽化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高金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