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

邹群;何元兰

关键词:饮食护理, 糖尿病血糖控制, 意义,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150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住院号尾数奇偶法。15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饮食护理组两个组别。常规组行糖尿病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组增加饮食护理。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②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①饮食护理组相比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更高,其中,常规组显效23例,有效3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1.33%;饮食护理组显效4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相似,常规组空腹血糖(12.37±2.72) mmol/L,餐后2 h血糖(16.24±3.45) mmol/L,饮食护理组空腹血糖(12.91±2.45) mmol/L,餐后2 h血糖(16.31±3.25) mmol/L,(P>0.05);护理后饮食护理组相比于常规组血糖水平改善更显著,常规组空腹血糖(8.26±1.82) mmol/L,餐后2 h血糖(9.55±2.82) mmol/L,饮食护理组空腹血糖(6.13±1.63)mmol/L,餐后2 h血糖(7.47±1.4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重大,可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理念,提高对合理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合理、均衡控制三餐热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48例纳入该次的实验研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24例常规组与24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控制血糖、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的川芎嗪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红细胞AR活性、血HbAlc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血β2-MG、尿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采取川芎嗪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安全可靠,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蔡德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影响

    目的:分析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门诊检查中葡萄糖筛查阳性孕妇为365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42例,对所有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同期选择120例葡萄糖筛查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的方式。结果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27±0.35)mmol和(8.53±0.42)mmol/L,分娩后OGTT结果均显示正常;两组孕妇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筛查阳性者的检出率较高,通过糖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积极采取饮食控制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作者:徐金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挑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方式情况调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结果也更加理想。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婧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以期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76例进行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前的用药情况、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经临床积极处理后,2例发生死亡,1例死于严重肝硬化,1例是由于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导致病情延误而致死。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分析其诱发低血糖症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低血糖症的发生率。

    作者:奚有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分析母婴结局。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妇产科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共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并以此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正常孕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及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生长受限和新生儿呼吸窘迫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发生率为9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婴儿的身体质量。

    作者:吕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研讨分析社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率情况、疾病了解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自我监测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出院时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结束后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金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住院的3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数和吸烟、运动等生活状况,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对观察组35例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ES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指数普遍高于对照组患者,吸烟等生活状况较对照组患者差。经过6周的综合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指数和ES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多样,综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姜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疗效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将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非洛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平均下降(72.53±6.21)分,血压达标率76.00%,正常高值达标率72.00%,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而对照组心率平均下降(81.65±6.45)分,血压达标率24.00%,正常高值达标率36.0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经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马仁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征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征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中药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科学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给予其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孙建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关于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其复发率、入院复诊率、病死率、空腹血糖指标、餐后血糖指标、LVEF等指标较之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复发率、入院复诊率、病死率等。

    作者:刘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究循证护理对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和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糖尿病患儿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5月—2015年7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儿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儿采用循证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儿血糖控制情况,还能减少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崔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静脉溶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该院神经内科2015年1—12月连续收集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36例,非糖尿病患者54例,比较两组间1周时NIHSS评分,3月时mRS评分;及安全性指标(溶栓后出血转化、病死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远期预后)。结果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近期预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远期预后良好率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是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OR=0.22)。结论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近期预后无影响,但是影响静脉溶栓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作者:王少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当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且对其取得的疗效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将该院与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确定为分析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取的是护理干预,另30例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的血糖、血压控制状况、及平时习惯的改变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结果通过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舒张压(75.9±3.7) mm Hg与收缩压(124.3±11.4) mm Hg均值都处于正常区间,且比对照组的值要低;观察组空腹血糖(5.2±0.4) mmol/L与餐后2 h血糖(5.4±0.3) mmol/L均值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有效、适合的护理干预,如心理、以及饮食与运动护理等,是一种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干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亚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胃动力变化及枸橼酸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胃动力变化,同时探讨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的实际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94例,其中,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将其列入胃轻瘫组)共计57例,不存在胃轻瘫症状的患者(将其列入糖尿病对照组)共计37例;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以其作为该研究中的健康对照组。该研究中重点观察3组研究对象的胃半排空时间、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该研究发现,与糖尿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胃轻瘫组患者的胃半排空时间、胃电图检查情况均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轻瘫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5%(55/57)。结论在临床上,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胃动力迟缓情况,而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表明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邢昌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妊娠糖尿病产妇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5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血糖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糖尿病产妇干预后的血糖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产妇,观察组妊娠糖尿病产妇干预后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产妇(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妇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不仅能控制产妇血糖,还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发生。

    作者:孙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妊娠糖尿病产妇6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再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饮食方案与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采用个性化饮食方案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同时接受个性化饮食方案,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分娩后母婴预后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糖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控制得好,且治疗组分娩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剖腹产也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方案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对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有良好效果,对于母婴预后也很有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满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生化指标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12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人员的清晨空腹血3 mL,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H1C)、血清胱抑素C(CysC)、B2MG等指标的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阳性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检测的各种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81、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H1C)、血清胱抑素C(CysC)、B2MG这些指标对预测肾病糖尿病有较大的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孙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刍议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目的:针对临床内科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过70岁的患者有14例(占35%),是糖尿病足的高发群体,有15例患者的病程在10~15年之间(占37.5%)。糖尿病足的一个主要诱因就是起疱,有19例患者为神经缺血性溃疡(占47.5%),21例患者足溃疡部位在足趾(占52.5%)。该研究中的糖尿病足患者有9例处于Wagner4级(占22.5%);有26例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占65%)、2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占67.5%)、有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62.5%)、22例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占55%)。经临床治疗后,有8例患者伤口创面逐渐愈合,25例患者发生好转,6例患者需要截肢,1例患者死亡。糖尿病足的分级越高,越难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都是高龄且具有较长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一般伴随很多并发症,糖尿病足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疗效,治愈好转率与其Wanger分级存在负相关关系。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