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芹
目的:研究并总结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2015年10月来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各15例,对比两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16.43;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利于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红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讨分析社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率情况、疾病了解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自我监测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出院时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结束后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金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肌酶谱与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查。结果DKA患者急性期心肌酶谱均升同,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DKA患者心肌酶较轻症DKA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急性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76例,ST-T改变60例。结论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能够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变化以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龙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而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在给予基础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基础的治疗前提下加用纤溶酶注射液(并且要确保24 h内给药,用药时间为14 d),并且分别检测7、10、14 d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以及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两组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各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用药7 d后、10 d后、14 d后,对照组经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59.43±21.11),14 d后(68.45±21.74)。观察组经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4.87±20.01),14 d后(85.85±21.35);观察组(采用纤溶酶治疗)采用纤溶酶治疗7 d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49.21±29.11),14 d后(67.99±26.89)。而对照组经过常规治疗7 d后(41.97±24.89),14 d后(55.18±24.41)。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地提升缺失的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明显地提高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长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以及双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55例,双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敏感度为85.45%,特异度为61.54%,准确性为80.88%,误诊率为38.46%,漏诊率14.5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双螺旋CT进行检测,检出率较高,误诊率及漏诊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孔爱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分析母婴结局。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妇产科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共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并以此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正常孕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及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生长受限和新生儿呼吸窘迫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发生率为9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婴儿的身体质量。
作者:吕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中抗摩擦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5例糖尿病需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选择不同的修复材料修复,将其分为树脂组(45例)、金属组(45例)和陶瓷组(45例)[1],比较3组患者口腔修复成功率。结果3组患者经过6个月树脂,口腔修复成功率对比:树脂组96.5%、金属组96.5%、陶瓷组95.2%。3组患者经过1年跟踪调查,口腔修复成功率对比:树脂组93.6%、金属组92.4%、陶瓷组91.5%。3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畸形、松动和破裂原因。结论对于糖尿病口腔修复患者,使用金属、树脂、陶瓷材料,糖尿病口腔修复的抗摩擦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基本相同。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科学选择材料。
作者:张瑞;宋红权;肖云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结合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神经发育中的研究应用。方法该研究选择2014年5月1日—2015年11月1日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甲双胍结合胰岛素和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其血糖的控制情况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在主动肌张力和NBNA总分上,都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神经系统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8,P=0.021<0.05)、(t=4.429,P=0.014<0.05);联合组共有40例患者控制在血糖正常水平,对照组共有24例患者控制在血糖正常水平,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84,P=0.000<0.05);联合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神经系统正常的有43例,对照组有32例,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0,P=0.003<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结合胰岛素治疗,能够高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保证了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实例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的5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9例设为组一,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方法;另外29例设为组二,在普通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运动治疗方法。在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运用对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维持水平以及血糖自控能力,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在患者血糖自控能力,运动控糖常识,患者降糖积极性等方面,组二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二患者血糖维持水平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机理的掌握程度,同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接收的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该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非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单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其治疗效果较差同时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重视其糖尿病这一基础疾病的检查,从而采取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苏细双;王砚强;陈维多;彭文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疗效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将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非洛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平均下降(72.53±6.21)分,血压达标率76.00%,正常高值达标率72.00%,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而对照组心率平均下降(81.65±6.45)分,血压达标率24.00%,正常高值达标率36.0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经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马仁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当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且对其取得的疗效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将该院与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确定为分析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取的是护理干预,另30例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的血糖、血压控制状况、及平时习惯的改变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结果通过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舒张压(75.9±3.7) mm Hg与收缩压(124.3±11.4) mm Hg均值都处于正常区间,且比对照组的值要低;观察组空腹血糖(5.2±0.4) mmol/L与餐后2 h血糖(5.4±0.3) mmol/L均值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有效、适合的护理干预,如心理、以及饮食与运动护理等,是一种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干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亚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功能锻炼)和观察组(早期功能锻炼)各108例,比较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36±3.25)d,护理满意度为99.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其康复速度。
作者: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胃动力变化,同时探讨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的实际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94例,其中,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将其列入胃轻瘫组)共计57例,不存在胃轻瘫症状的患者(将其列入糖尿病对照组)共计37例;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以其作为该研究中的健康对照组。该研究中重点观察3组研究对象的胃半排空时间、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该研究发现,与糖尿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胃轻瘫组患者的胃半排空时间、胃电图检查情况均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轻瘫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5%(55/57)。结论在临床上,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胃动力迟缓情况,而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表明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邢昌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挑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方式情况调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结果也更加理想。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婧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多发伤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发生严重多发伤的糖尿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2组各103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积极有效的规范化急救护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共170例,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102例血糖控制理想者作为观察组,将68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102例孕妇中发生妊高征8例(7.8%)、剖宫产12例(11.8%)、羊水过多6例(5.9%);对照组68例孕妇中发生妊高征13例(19.1%)、剖宫产14例(20.6%)、羊水过多8例(11.8%)。观察组102例新生儿中发生早产4例(3.9%)、巨大儿11例(10.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5例(4.9%)、新生儿低糖血症3例(2.9%);对照组68例中发生早产9例(13.2%)、巨大儿12例(17.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11例(16.2%)、新生儿低糖血症8例(11.8%)。观察组妊高征、剖宫产、羊水过多、新生儿早产、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及新生儿低糖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产科并发症,维护母婴健康,要指导患者动态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胰岛素降糖。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行腹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的100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行使优质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恢复率,其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400例糖尿患者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200例。比较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探究组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后,其在疾病治疗的有效率、FBG含量、PBG含量,以及HBA1c水平方面,相较于给予西药治疗的比较组患者,情况都明显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极大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于建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效果,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治疗,观察其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9%,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χ2=3.91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改善无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予以患者血、尿常规检查,无明显的异常。结论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