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腹部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魏明

关键词:糖尿病, 腹部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对策探讨
摘要: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行腹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的100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行使优质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恢复率,其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接受AO钢板治疗,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C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对比3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A组和B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较好,临床为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作者:孙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60例

    目的:观察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正常范围。对照组给予酮康唑软膏治疗,观察组在使用酮康唑软膏基础上予以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60例中痊愈17例,有效2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3.3%(38/60);观察组60例中痊愈2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55/60)。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能改善阴道黏膜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阴道损伤黏膜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祥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生化指标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12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人员的清晨空腹血3 mL,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H1C)、血清胱抑素C(CysC)、B2MG等指标的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阳性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检测的各种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81、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H1C)、血清胱抑素C(CysC)、B2MG这些指标对预测肾病糖尿病有较大的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孙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口腔全口义齿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2月在医院口腔科进行修复的糖尿病全口义齿患者67例,随访一年,观察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67例患者经过修复后,患者满意度为100%。所有患者的咀嚼功能均恢复良好,覆盖基牙无松动和龋坏,牙周组织无炎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关永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功能锻炼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功能锻炼)和观察组(早期功能锻炼)各108例,比较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36±3.25)d,护理满意度为99.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其康复速度。

    作者: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应用纤溶酶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而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在给予基础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基础的治疗前提下加用纤溶酶注射液(并且要确保24 h内给药,用药时间为14 d),并且分别检测7、10、14 d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以及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两组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各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用药7 d后、10 d后、14 d后,对照组经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59.43±21.11),14 d后(68.45±21.74)。观察组经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4.87±20.01),14 d后(85.85±21.35);观察组(采用纤溶酶治疗)采用纤溶酶治疗7 d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49.21±29.11),14 d后(67.99±26.89)。而对照组经过常规治疗7 d后(41.97±24.89),14 d后(55.18±24.41)。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地提升缺失的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明显地提高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长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凝血四项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凝血四项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3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19例(微血管病变),B组15例(未出现微血管病变),另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比较3组人群的凝血4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0.13±2.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1.32±2.31)%,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35±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31±1.47)%,C组的空腹血糖为(4.27±0.8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42±0.7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中实验A组的这3项指标低于实验B组;实验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4项指标可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凝血状态,为糖尿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

    作者:滕明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促进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改变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大庆市人民姻缘内分泌科,住院时间2013年1月—2015年5月,住院治疗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之外,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改变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的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管朋春;赵秀芳;刘换章;李琦;赵冬影;宋丹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150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住院号尾数奇偶法。15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饮食护理组两个组别。常规组行糖尿病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组增加饮食护理。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②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①饮食护理组相比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更高,其中,常规组显效23例,有效3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1.33%;饮食护理组显效4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相似,常规组空腹血糖(12.37±2.72) mmol/L,餐后2 h血糖(16.24±3.45) mmol/L,饮食护理组空腹血糖(12.91±2.45) mmol/L,餐后2 h血糖(16.31±3.25) mmol/L,(P>0.05);护理后饮食护理组相比于常规组血糖水平改善更显著,常规组空腹血糖(8.26±1.82) mmol/L,餐后2 h血糖(9.55±2.82) mmol/L,饮食护理组空腹血糖(6.13±1.63)mmol/L,餐后2 h血糖(7.47±1.4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重大,可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理念,提高对合理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合理、均衡控制三餐热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作者:邹群;何元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妊娠糖尿病产妇6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再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245例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为:气虚115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蒹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作者:于凤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刍议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目的:针对临床内科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过70岁的患者有14例(占35%),是糖尿病足的高发群体,有15例患者的病程在10~15年之间(占37.5%)。糖尿病足的一个主要诱因就是起疱,有19例患者为神经缺血性溃疡(占47.5%),21例患者足溃疡部位在足趾(占52.5%)。该研究中的糖尿病足患者有9例处于Wagner4级(占22.5%);有26例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占65%)、2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占67.5%)、有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62.5%)、22例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占55%)。经临床治疗后,有8例患者伤口创面逐渐愈合,25例患者发生好转,6例患者需要截肢,1例患者死亡。糖尿病足的分级越高,越难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都是高龄且具有较长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一般伴随很多并发症,糖尿病足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疗效,治愈好转率与其Wanger分级存在负相关关系。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局部应用消炎痛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消炎痛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该院口腔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非用药)和观察组(局部应用消炎痛)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GI、SBI、PD和AL。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I(0.42±0.26)%、SBI(1.31±0.33)%、PD(3.14±0.31)mm、AL (3.22±0.52)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消炎痛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观察应用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人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安全性高,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细节护理对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5年9月在该院收治的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细节护理)各15例,对比两组的病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升,两组间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接收的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该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非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单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其治疗效果较差同时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重视其糖尿病这一基础疾病的检查,从而采取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苏细双;王砚强;陈维多;彭文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妊娠糖尿病产妇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5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血糖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糖尿病产妇干预后的血糖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产妇,观察组妊娠糖尿病产妇干预后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产妇(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妇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不仅能控制产妇血糖,还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发生。

    作者:孙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运动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应用效果刍议

    目的:针对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实例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的5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9例设为组一,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方法;另外29例设为组二,在普通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运动治疗方法。在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运用对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维持水平以及血糖自控能力,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在患者血糖自控能力,运动控糖常识,患者降糖积极性等方面,组二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二患者血糖维持水平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机理的掌握程度,同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电汽化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高金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神经功能缺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总结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神经功能缺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中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3月—2015年3月,研究对象为5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选择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波动对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血糖波动幅度以及大血糖波动幅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以及大血糖波动幅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NIHSS评分越高的患者其血糖波动幅度越大。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合并的急性脑梗死增加了血糖的波动,血糖的波动则会影响到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林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