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孙永刚

关键词:AO钢板, 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 交锁钉, 外固定架
摘要:目的:探究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接受AO钢板治疗,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C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对比3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A组和B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较好,临床为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11月,纳入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共56例,经数字法分组。28例接受常规疗法,入对照组;其余2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丁苯酞,入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GSS改善更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确切,临床有效率高,对于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王枫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刍议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程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被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并具有妊娠要求的5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分别服用达英-35及二甲双胍两种药物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3个月(调整服用的达英-35或二甲双胍药物〕,对照组患者只采取调整生活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中比较其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自然流产,2例患者产生妊娠期糖尿病,3例患者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自然流产,没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在自然流产率方面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组患者产生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相对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法有利于妊娠,可使患者在临床中的自然流产及产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不良情况得到明显降低。

    作者:杨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245例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为:气虚115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蒹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作者:于凤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草锌在糖尿病性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甘草锌在糖尿病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252例,随机分为2组各126例,观察组采用甘草锌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甘草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细菌侵入,促进牙周组织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郑秀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进行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观察组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以排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2.8%(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文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前干预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初步观察与评估

    目的:关于产前干预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的初步观察与评估。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9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产前干预性治疗。结果观察组在运用产前干预治疗后其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干预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及分析母婴结局。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妇产科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共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并以此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正常孕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及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生长受限和新生儿呼吸窘迫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发生率为9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婴儿的身体质量。

    作者:吕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刍议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

    目的: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外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降低患者伤残的比例。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的18例糖尿病足患者外科治疗的有关资料,对采用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由于在临床中对足部、肺部等感染没有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而引发患者多器官产生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他患者经临床治疗后都获得较好效果,有效率达95.8%。结论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措施,针对不同患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溃疡愈合率,使患者伤残的比例明显降低。

    作者:张日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观察应用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人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安全性高,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糖、饮食,加强心理护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及ESS评分。结果护理后老年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ES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提高ESS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翠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与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析

    目的:分析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效果,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治疗,观察其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9%,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χ2=3.91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改善无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予以患者血、尿常规检查,无明显的异常。结论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凝血四项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凝血四项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3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19例(微血管病变),B组15例(未出现微血管病变),另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比较3组人群的凝血4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0.13±2.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1.32±2.31)%,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35±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31±1.47)%,C组的空腹血糖为(4.27±0.8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42±0.7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中实验A组的这3项指标低于实验B组;实验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4项指标可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凝血状态,为糖尿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

    作者:滕明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中抗摩擦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复中抗摩擦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5例糖尿病需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选择不同的修复材料修复,将其分为树脂组(45例)、金属组(45例)和陶瓷组(45例)[1],比较3组患者口腔修复成功率。结果3组患者经过6个月树脂,口腔修复成功率对比:树脂组96.5%、金属组96.5%、陶瓷组95.2%。3组患者经过1年跟踪调查,口腔修复成功率对比:树脂组93.6%、金属组92.4%、陶瓷组91.5%。3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畸形、松动和破裂原因。结论对于糖尿病口腔修复患者,使用金属、树脂、陶瓷材料,糖尿病口腔修复的抗摩擦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基本相同。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科学选择材料。

    作者:张瑞;宋红权;肖云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探讨

    目的:该文就不同胆囊切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参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优势,可降低手术创伤性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姜轶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脂水平

    目的:探究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脂水平。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体检的人群中,选取100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分别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血脂水平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行常规检测前禁食,检测患者空腹血脂水平。结果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在对空腹血脂水平的检测中,TC为(5.12±1.02)mmol/L,TG水平为(2.11±1.51)mmol/L,HDC-L水平为(1.67±0.36)mmol/L,LDL-C水平为(2.81±0.87)mmol/L。空腹血糖受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血脂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和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之间,需要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诊断。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中的效果对比探讨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3年7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再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再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各项指标、总有效率和根除率。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在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庄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运动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应用效果刍议

    目的:针对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实例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的5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9例设为组一,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方法;另外29例设为组二,在普通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运动治疗方法。在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运用对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维持水平以及血糖自控能力,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在患者血糖自控能力,运动控糖常识,患者降糖积极性等方面,组二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二患者血糖维持水平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机理的掌握程度,同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以期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76例进行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前的用药情况、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经临床积极处理后,2例发生死亡,1例死于严重肝硬化,1例是由于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导致病情延误而致死。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分析其诱发低血糖症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低血糖症的发生率。

    作者:奚有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妊娠糖尿病患者使用规范化治疗对其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结局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后表明,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治疗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其可有效地提高胎儿存活率,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其护理方式值得在产科中被广泛推广。

    作者:宫相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并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选取的100例患者均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胰岛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在空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HOMA-β指数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