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花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0例设置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6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92%与81.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77%与3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可构建较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唐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消炎痛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该院口腔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非用药)和观察组(局部应用消炎痛)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GI、SBI、PD和AL。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I(0.42±0.26)%、SBI(1.31±0.33)%、PD(3.14±0.31)mm、AL (3.22±0.52)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消炎痛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76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入院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观察组总有效率及FEV1%、FVC、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HbAlc对比,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不会引发血糖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吉俊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0例设置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2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一般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孕妇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孕妇与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妊娠糖尿病产妇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5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血糖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糖尿病产妇干预后的血糖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产妇,观察组妊娠糖尿病产妇干预后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产妇(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妇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不仅能控制产妇血糖,还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发生。
作者:孙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高龄病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人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常常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在治疗高龄病人的呼吸系统疾病时应该注意控制病人的血糖。
作者:才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5月,使用数字抽取法将其平均分成各有57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以期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76例进行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前的用药情况、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经临床积极处理后,2例发生死亡,1例死于严重肝硬化,1例是由于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导致病情延误而致死。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分析其诱发低血糖症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低血糖症的发生率。
作者:奚有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结合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神经发育中的研究应用。方法该研究选择2014年5月1日—2015年11月1日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甲双胍结合胰岛素和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其血糖的控制情况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在主动肌张力和NBNA总分上,都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神经系统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8,P=0.021<0.05)、(t=4.429,P=0.014<0.05);联合组共有40例患者控制在血糖正常水平,对照组共有24例患者控制在血糖正常水平,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84,P=0.000<0.05);联合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神经系统正常的有43例,对照组有32例,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0,P=0.003<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结合胰岛素治疗,能够高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保证了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以及双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55例,双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敏感度为85.45%,特异度为61.54%,准确性为80.88%,误诊率为38.46%,漏诊率14.5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双螺旋CT进行检测,检出率较高,误诊率及漏诊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孔爱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总结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2015年10月来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各15例,对比两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16.43;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利于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红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判断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病例组)和21例无微量蛋白尿患者(对照组)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形成,并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及狭窄发生率及IMT和蛋白排泄率(uAE)关系。结果病例组组和对照组股总动脉IMT分别为,0.97±0.19,和0.87±0.18,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率分别为67.5%(27/40)和45.0%(18/40)显著高对照组38.1%(8/21)和19.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uAE分别为85.3±35.9和16.8±9.2,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患者uAE与IMT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peasor=0.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股总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诊断方法,对于uAE显著增高患者,股总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黄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门诊检查中葡萄糖筛查阳性孕妇为365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42例,对所有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同期选择120例葡萄糖筛查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的方式。结果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27±0.35)mmol和(8.53±0.42)mmol/L,分娩后OGTT结果均显示正常;两组孕妇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筛查阳性者的检出率较高,通过糖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积极采取饮食控制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作者:徐金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而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在给予基础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基础的治疗前提下加用纤溶酶注射液(并且要确保24 h内给药,用药时间为14 d),并且分别检测7、10、14 d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以及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两组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各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用药7 d后、10 d后、14 d后,对照组经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59.43±21.11),14 d后(68.45±21.74)。观察组经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4.87±20.01),14 d后(85.85±21.35);观察组(采用纤溶酶治疗)采用纤溶酶治疗7 d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49.21±29.11),14 d后(67.99±26.89)。而对照组经过常规治疗7 d后(41.97±24.89),14 d后(55.18±24.41)。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地提升缺失的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明显地提高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长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骨科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术后切口愈合天数、术后血糖控制天数、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天数、术后血糖控制天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效果确切。
作者:尚凤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并D2M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45例),将行循证护理的设为研究组(57例),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肝功能分级及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SDS 、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乙肝肝硬化并D2M患者可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青;耿进;庄子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征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中药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科学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给予其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孙建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实例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的5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9例设为组一,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方法;另外29例设为组二,在普通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运动治疗方法。在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运用对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维持水平以及血糖自控能力,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在患者血糖自控能力,运动控糖常识,患者降糖积极性等方面,组二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二患者血糖维持水平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机理的掌握程度,同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妊娠糖尿病产妇6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再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