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云
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11月,纳入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共56例,经数字法分组。28例接受常规疗法,入对照组;其余2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丁苯酞,入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GSS改善更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确切,临床有效率高,对于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王枫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以期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76例进行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前的用药情况、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对策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经临床积极处理后,2例发生死亡,1例死于严重肝硬化,1例是由于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导致病情延误而致死。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分析其诱发低血糖症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低血糖症的发生率。
作者:奚有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讨分析社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率情况、疾病了解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自我监测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出院时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结束后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金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接收的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该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非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单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其治疗效果较差同时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重视其糖尿病这一基础疾病的检查,从而采取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苏细双;王砚强;陈维多;彭文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关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C、Hbalc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胰岛素或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的基础上加上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其疗效非常显著,远胜于单纯使用胰岛素或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治疗。
作者:徐安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以及双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55例,双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敏感度为85.45%,特异度为61.54%,准确性为80.88%,误诊率为38.46%,漏诊率14.5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双螺旋CT进行检测,检出率较高,误诊率及漏诊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孔爱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结合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神经发育中的研究应用。方法该研究选择2014年5月1日—2015年11月1日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甲双胍结合胰岛素和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其血糖的控制情况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在主动肌张力和NBNA总分上,都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神经系统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8,P=0.021<0.05)、(t=4.429,P=0.014<0.05);联合组共有40例患者控制在血糖正常水平,对照组共有24例患者控制在血糖正常水平,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84,P=0.000<0.05);联合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神经系统正常的有43例,对照组有32例,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0,P=0.003<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结合胰岛素治疗,能够高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保证了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疗效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将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非洛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平均下降(72.53±6.21)分,血压达标率76.00%,正常高值达标率72.00%,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而对照组心率平均下降(81.65±6.45)分,血压达标率24.00%,正常高值达标率36.0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经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马仁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功能锻炼)和观察组(早期功能锻炼)各108例,比较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36±3.25)d,护理满意度为99.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其康复速度。
作者: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该文就不同胆囊切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参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优势,可降低手术创伤性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姜轶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5年9月在该院收治的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细节护理)各15例,对比两组的病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升,两组间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IV期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常规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两组同时连续使用2个月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①疗效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50)和50%(25/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4 h蛋白尿定量: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含量分别为(3.27±0.95)g/d和(3.27±0.90)g/d;治疗后两组尿蛋白含量依次为(2.05±0.34)g/d、(3.01±0.44)g/d;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异常患者2例,先暂停患者用药后其肝功能又逐渐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来氟米特治疗糖尿病IV期蛋白尿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同时联合给药并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徐亚沛;孙晓芳;朱方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进行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观察组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以排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2.8%(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文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判断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病例组)和21例无微量蛋白尿患者(对照组)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形成,并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及狭窄发生率及IMT和蛋白排泄率(uAE)关系。结果病例组组和对照组股总动脉IMT分别为,0.97±0.19,和0.87±0.18,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率分别为67.5%(27/40)和45.0%(18/40)显著高对照组38.1%(8/21)和19.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uAE分别为85.3±35.9和16.8±9.2,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患者uAE与IMT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peasor=0.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股总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诊断方法,对于uAE显著增高患者,股总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黄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肌酶谱与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查。结果DKA患者急性期心肌酶谱均升同,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DKA患者心肌酶较轻症DKA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急性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76例,ST-T改变60例。结论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能够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变化以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龙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0例设置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6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92%与81.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77%与3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可构建较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唐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正常范围。对照组给予酮康唑软膏治疗,观察组在使用酮康唑软膏基础上予以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60例中痊愈17例,有效2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3.3%(38/60);观察组60例中痊愈2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55/60)。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能改善阴道黏膜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阴道损伤黏膜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祥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总结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2015年10月来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各15例,对比两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16.43;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利于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红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76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入院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观察组总有效率及FEV1%、FVC、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HbAlc对比,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不会引发血糖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吉俊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外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降低患者伤残的比例。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的18例糖尿病足患者外科治疗的有关资料,对采用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由于在临床中对足部、肺部等感染没有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而引发患者多器官产生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他患者经临床治疗后都获得较好效果,有效率达95.8%。结论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措施,针对不同患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溃疡愈合率,使患者伤残的比例明显降低。
作者:张日重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