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秀梅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判断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病例组)和21例无微量蛋白尿患者(对照组)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形成,并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及狭窄发生率及IMT和蛋白排泄率(uAE)关系。结果病例组组和对照组股总动脉IMT分别为,0.97±0.19,和0.87±0.18,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率分别为67.5%(27/40)和45.0%(18/40)显著高对照组38.1%(8/21)和19.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uAE分别为85.3±35.9和16.8±9.2,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患者uAE与IMT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peasor=0.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股总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诊断方法,对于uAE显著增高患者,股总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黄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脂水平。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体检的人群中,选取100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分别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血脂水平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行常规检测前禁食,检测患者空腹血脂水平。结果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在对空腹血脂水平的检测中,TC为(5.12±1.02)mmol/L,TG水平为(2.11±1.51)mmol/L,HDC-L水平为(1.67±0.36)mmol/L,LDL-C水平为(2.81±0.87)mmol/L。空腹血糖受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血脂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和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之间,需要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诊断。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行腹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的100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行使优质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恢复率,其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门诊检查中葡萄糖筛查阳性孕妇为365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42例,对所有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同期选择120例葡萄糖筛查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的方式。结果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27±0.35)mmol和(8.53±0.42)mmol/L,分娩后OGTT结果均显示正常;两组孕妇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筛查阳性者的检出率较高,通过糖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积极采取饮食控制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作者:徐金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妊娠糖尿病产妇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5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血糖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糖尿病产妇干预后的血糖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产妇,观察组妊娠糖尿病产妇干预后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糖尿病产妇(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妇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不仅能控制产妇血糖,还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发生。
作者:孙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住院的3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数和吸烟、运动等生活状况,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对观察组35例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ES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指数普遍高于对照组患者,吸烟等生活状况较对照组患者差。经过6周的综合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指数和ES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多样,综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姜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益气明目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明目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和血明目片口服,观察眼底视网膜出血改善情况和恢复视力情况。结果眼底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明目汤治疗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在临床中治疗费用不高,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功能锻炼)和观察组(早期功能锻炼)各108例,比较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36±3.25)d,护理满意度为99.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其康复速度。
作者: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128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4),观察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的治疗措施,而对照组则采用胰岛素笔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FPG、TC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G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向代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60名体检健康者,将前者作为实验组,后者作为对照组,而后对两组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分别测定,终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8.95±1.57)mmol/L,对照组人员空腹血糖为(5.13±0.21)mmol/L,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处于4.0%~6.5%时,试验组有15名,对照组有58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当糖化血红蛋白6.5%~10%时,试验组有22名,对照组有2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当糖化血糖蛋白高于10%时,试验组有23名,对照组无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控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很好的对糖尿病进行预防,此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挑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方式情况调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结果也更加理想。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婧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程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被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并具有妊娠要求的5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分别服用达英-35及二甲双胍两种药物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3个月(调整服用的达英-35或二甲双胍药物〕,对照组患者只采取调整生活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中比较其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自然流产,2例患者产生妊娠期糖尿病,3例患者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自然流产,没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在自然流产率方面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组患者产生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相对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法有利于妊娠,可使患者在临床中的自然流产及产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不良情况得到明显降低。
作者:杨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糖、饮食,加强心理护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及ESS评分。结果护理后老年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ES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提高ESS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翠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渴活血汤口服结合外洗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消渴活血汤内服与外洗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消渴活血汤口服结合外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48例患者而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义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的妊娠产妇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孕产妇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及剖宫产率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在早产、巨大胎、胎儿宫内窘迫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畸形胎、新生儿窒息及死胎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极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将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医护工作者不可小觑此疾病的厉害性,强化孕期管理,严密控制血糖,及时监控患者身体状况,选取为恰当的分娩途径,增强产后护理,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不良影响。
作者:康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正常范围。对照组给予酮康唑软膏治疗,观察组在使用酮康唑软膏基础上予以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60例中痊愈17例,有效2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3.3%(38/60);观察组60例中痊愈2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55/60)。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能改善阴道黏膜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阴道损伤黏膜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祥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MDA、SOD、CRP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刘丛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在儿童1型糖尿病(T1DM)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A组)法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A组)法;并选择同期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T1DM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CSⅡ法(CSⅡB组)与MSⅡ法(MSⅡB组)。结果CSⅡA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24 h尿糖达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MSⅡ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SⅡB组DKA纠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值、低血糖次数、酮体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改善均优于MSⅡ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T1DM与DKA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可明显改善患儿机体代谢紊乱,并增强治疗安全性。
作者:赵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在血管功能损害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243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102例,作为观察组;单纯高血压患者有14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血管功能损害情况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BMI、FBG、TG基本临床特征以及CAP、BPP、CPP、IMT、cf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等情况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更为危急,前者血管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后者相比更为严重,而CAP、BPP、CPP、IMT、cf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可以作为高血压临床靶器官损害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李云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体会。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0例设置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50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组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情况、胰岛素用量、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荐采纳。
作者:张东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