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环
目的:调查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检测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天的空腹血糖水平及三餐后血糖水平,并计算每天患者血糖水平波动值,治疗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及患者临床治疗的花费。结果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早餐与中餐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晚餐后血糖水平两组无差异,观察组每日血糖波动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7%,远小于对照组的24.44%,两组差异明显,治疗花费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不仅降血糖效果优于预混胰岛素治疗,有效的控制了患者餐后血糖水平,而且低血糖发生率降低,患者治疗花费少,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胡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微血管病变患者50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的检测,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观察组分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及早判断患者微血管病变情况,为其后期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这种方法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明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并D2M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45例),将行循证护理的设为研究组(57例),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肝功能分级及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SDS 、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乙肝肝硬化并D2M患者可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青;耿进;庄子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2月在医院口腔科进行修复的糖尿病全口义齿患者67例,随访一年,观察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67例患者经过修复后,患者满意度为100%。所有患者的咀嚼功能均恢复良好,覆盖基牙无松动和龋坏,牙周组织无炎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关永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共170例,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102例血糖控制理想者作为观察组,将68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102例孕妇中发生妊高征8例(7.8%)、剖宫产12例(11.8%)、羊水过多6例(5.9%);对照组68例孕妇中发生妊高征13例(19.1%)、剖宫产14例(20.6%)、羊水过多8例(11.8%)。观察组102例新生儿中发生早产4例(3.9%)、巨大儿11例(10.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5例(4.9%)、新生儿低糖血症3例(2.9%);对照组68例中发生早产9例(13.2%)、巨大儿12例(17.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11例(16.2%)、新生儿低糖血症8例(11.8%)。观察组妊高征、剖宫产、羊水过多、新生儿早产、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及新生儿低糖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产科并发症,维护母婴健康,要指导患者动态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胰岛素降糖。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关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C、Hbalc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胰岛素或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的基础上加上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其疗效非常显著,远胜于单纯使用胰岛素或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治疗。
作者:徐安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消炎痛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该院口腔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非用药)和观察组(局部应用消炎痛)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GI、SBI、PD和AL。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I(0.42±0.26)%、SBI(1.31±0.33)%、PD(3.14±0.31)mm、AL (3.22±0.52)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消炎痛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程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被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并具有妊娠要求的5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分别服用达英-35及二甲双胍两种药物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3个月(调整服用的达英-35或二甲双胍药物〕,对照组患者只采取调整生活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中比较其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自然流产,2例患者产生妊娠期糖尿病,3例患者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自然流产,没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在自然流产率方面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组患者产生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相对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法有利于妊娠,可使患者在临床中的自然流产及产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不良情况得到明显降低。
作者:杨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48例纳入该次的实验研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24例常规组与24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控制血糖、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的川芎嗪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红细胞AR活性、血HbAlc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血β2-MG、尿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采取川芎嗪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安全可靠,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蔡德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糖、饮食,加强心理护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及ESS评分。结果护理后老年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ES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提高ESS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翠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临床内科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过70岁的患者有14例(占35%),是糖尿病足的高发群体,有15例患者的病程在10~15年之间(占37.5%)。糖尿病足的一个主要诱因就是起疱,有19例患者为神经缺血性溃疡(占47.5%),21例患者足溃疡部位在足趾(占52.5%)。该研究中的糖尿病足患者有9例处于Wagner4级(占22.5%);有26例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占65%)、2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占67.5%)、有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62.5%)、22例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占55%)。经临床治疗后,有8例患者伤口创面逐渐愈合,25例患者发生好转,6例患者需要截肢,1例患者死亡。糖尿病足的分级越高,越难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都是高龄且具有较长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一般伴随很多并发症,糖尿病足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疗效,治愈好转率与其Wanger分级存在负相关关系。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接受AO钢板治疗,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C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对比3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A组和B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较好,临床为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作者:孙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结合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神经发育中的研究应用。方法该研究选择2014年5月1日—2015年11月1日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甲双胍结合胰岛素和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其血糖的控制情况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在主动肌张力和NBNA总分上,都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神经系统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8,P=0.021<0.05)、(t=4.429,P=0.014<0.05);联合组共有40例患者控制在血糖正常水平,对照组共有24例患者控制在血糖正常水平,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84,P=0.000<0.05);联合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神经系统正常的有43例,对照组有32例,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0,P=0.003<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结合胰岛素治疗,能够高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保证了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60名体检健康者,将前者作为实验组,后者作为对照组,而后对两组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分别测定,终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8.95±1.57)mmol/L,对照组人员空腹血糖为(5.13±0.21)mmol/L,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处于4.0%~6.5%时,试验组有15名,对照组有58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当糖化血红蛋白6.5%~10%时,试验组有22名,对照组有2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当糖化血糖蛋白高于10%时,试验组有23名,对照组无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控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很好的对糖尿病进行预防,此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该院神经内科2015年1—12月连续收集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36例,非糖尿病患者54例,比较两组间1周时NIHSS评分,3月时mRS评分;及安全性指标(溶栓后出血转化、病死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远期预后)。结果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近期预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远期预后良好率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是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OR=0.22)。结论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近期预后无影响,但是影响静脉溶栓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作者:王少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大庆市人民姻缘内分泌科,住院时间2013年1月—2015年5月,住院治疗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之外,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改变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的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管朋春;赵秀芳;刘换章;李琦;赵冬影;宋丹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采用个性化饮食方案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同时接受个性化饮食方案,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分娩后母婴预后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糖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控制得好,且治疗组分娩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剖腹产也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方案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对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有良好效果,对于母婴预后也很有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满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选取的100例患者均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胰岛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在空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HOMA-β指数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挑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方式情况调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结果也更加理想。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婧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245例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为:气虚115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蒹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作者:于凤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