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英
目的:探索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电汽化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高金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48例纳入该次的实验研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24例常规组与24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控制血糖、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的川芎嗪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红细胞AR活性、血HbAlc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血β2-MG、尿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采取川芎嗪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安全可靠,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蔡德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6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以及双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为55例,双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敏感度为85.45%,特异度为61.54%,准确性为80.88%,误诊率为38.46%,漏诊率14.5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双螺旋CT进行检测,检出率较高,误诊率及漏诊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孔爱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检测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天的空腹血糖水平及三餐后血糖水平,并计算每天患者血糖水平波动值,治疗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及患者临床治疗的花费。结果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早餐与中餐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晚餐后血糖水平两组无差异,观察组每日血糖波动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7%,远小于对照组的24.44%,两组差异明显,治疗花费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不仅降血糖效果优于预混胰岛素治疗,有效的控制了患者餐后血糖水平,而且低血糖发生率降低,患者治疗花费少,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胡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150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住院号尾数奇偶法。15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饮食护理组两个组别。常规组行糖尿病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组增加饮食护理。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②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①饮食护理组相比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更高,其中,常规组显效23例,有效3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1.33%;饮食护理组显效4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相似,常规组空腹血糖(12.37±2.72) mmol/L,餐后2 h血糖(16.24±3.45) mmol/L,饮食护理组空腹血糖(12.91±2.45) mmol/L,餐后2 h血糖(16.31±3.25) mmol/L,(P>0.05);护理后饮食护理组相比于常规组血糖水平改善更显著,常规组空腹血糖(8.26±1.82) mmol/L,餐后2 h血糖(9.55±2.82) mmol/L,饮食护理组空腹血糖(6.13±1.63)mmol/L,餐后2 h血糖(7.47±1.4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重大,可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理念,提高对合理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合理、均衡控制三餐热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作者:邹群;何元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接受AO钢板治疗,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C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对比3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A组和B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较好,临床为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作者:孙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凝血四项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3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19例(微血管病变),B组15例(未出现微血管病变),另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比较3组人群的凝血4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0.13±2.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1.32±2.31)%,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35±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31±1.47)%,C组的空腹血糖为(4.27±0.8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42±0.7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中实验A组的这3项指标低于实验B组;实验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4项指标可了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凝血状态,为糖尿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
作者:滕明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多发伤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发生严重多发伤的糖尿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2组各103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积极有效的规范化急救护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程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被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并具有妊娠要求的5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分别服用达英-35及二甲双胍两种药物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3个月(调整服用的达英-35或二甲双胍药物〕,对照组患者只采取调整生活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中比较其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自然流产,2例患者产生妊娠期糖尿病,3例患者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自然流产,没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在自然流产率方面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组患者产生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相对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法有利于妊娠,可使患者在临床中的自然流产及产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不良情况得到明显降低。
作者:杨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在儿童1型糖尿病(T1DM)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A组)法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A组)法;并选择同期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T1DM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CSⅡ法(CSⅡB组)与MSⅡ法(MSⅡB组)。结果CSⅡA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24 h尿糖达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MSⅡ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SⅡB组DKA纠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值、低血糖次数、酮体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改善均优于MSⅡ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T1DM与DKA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可明显改善患儿机体代谢紊乱,并增强治疗安全性。
作者:赵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关于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其复发率、入院复诊率、病死率、空腹血糖指标、餐后血糖指标、LVEF等指标较之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复发率、入院复诊率、病死率等。
作者:刘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5年9月在该院收治的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细节护理)各15例,对比两组的病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升,两组间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门诊检查中葡萄糖筛查阳性孕妇为365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42例,对所有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同期选择120例葡萄糖筛查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的方式。结果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27±0.35)mmol和(8.53±0.42)mmol/L,分娩后OGTT结果均显示正常;两组孕妇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筛查阳性者的检出率较高,通过糖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积极采取饮食控制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胎儿发育情况及终止妊娠方式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作者:徐金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与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高龄病人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为对照。整理病人分析两组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高龄病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人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病人常常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在治疗高龄病人的呼吸系统疾病时应该注意控制病人的血糖。
作者:才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行腹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的100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行使优质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恢复率,其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讨分析社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率情况、疾病了解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自我监测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出院时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结束后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金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IV期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常规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两组同时连续使用2个月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①疗效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50)和50%(25/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4 h蛋白尿定量: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含量分别为(3.27±0.95)g/d和(3.27±0.90)g/d;治疗后两组尿蛋白含量依次为(2.05±0.34)g/d、(3.01±0.44)g/d;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异常患者2例,先暂停患者用药后其肝功能又逐渐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来氟米特治疗糖尿病IV期蛋白尿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同时联合给药并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徐亚沛;孙晓芳;朱方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关于产前干预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的初步观察与评估。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9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产前干预性治疗。结果观察组在运用产前干预治疗后其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干预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76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入院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观察组总有效率及FEV1%、FVC、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HbAlc对比,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不会引发血糖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吉俊嵘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