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王远航
目的 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根据该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增加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安全护理等等内容.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好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中接受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良好,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董丽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人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和评价.方法 从该院选取6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人,依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护理后的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出现频率和血糖、心电图、血压异常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心率衰竭、低血糖、穿刺血管损伤等相比较对照组都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出现频率,包括血肿现象、排尿困难、神经反射迷走、伤口愈合不良、造影剂不良反应、腰背酸痛等相比对照组都明显减少,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心电图和血压的异常状态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幅度更大,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围术期中发挥更好的护理作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稳定血糖、心电图和血压的状态,促进病人的康复,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治愈,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赵秋颖;安娜;马巍;金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该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有50例.采用一般护理的护理模式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选择临床护理路径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属于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成涛;张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在该院收治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资料114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且总满意率94.7%高于对照组78.9%(P<0.05).结论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金海燕;宁延霞;张庆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设计对照实验对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及疗效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以该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合理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与针灸治疗法相结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63%)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的(43.75%)高,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 针灸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有很大影响.
作者:王海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对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指导糖尿病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抗生素有效治疗.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接诊的糖尿病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100例送检的痰液标本,依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报告的微生物培养结果 ,对相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收集的100份标本中,患者阳性病原菌标本共检测出菌株126株,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04%,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对于此4种敏感的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杆菌敏感的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的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革兰氏阳性菌占30.95%,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度敏感;如果还未能明确致病细菌,则可以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结论 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在细菌培养结果 不明确的时候应该首选头孢三代,明确致病原因之后则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在进行细菌感染治疗的同时,注意控制血糖变化.这从临床推广角度来看,对于提升患者治愈率和存活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接受肾炎康复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的3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来分析,A组使用肾炎康复片配合前列地尔治疗方式(150例),B组实施前列地尔治疗模式(150例).结果 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1.33%,B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2%,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比单纯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优秀,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则施以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干预后,在妊娠结局方面,除前置胎盘外,试验组的早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窘迫、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围产儿健康状况方面,除巨大儿和新生儿肺炎外,试验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降低围产期母婴的各种并发症,在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健康状况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少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BG(空腹血糖值)与PBG(餐后血糖值)指数、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BG与PBG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60%;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2%;另外,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FBG与PBG指数,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及满意度,改善临床治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如娟;朱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根据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该院的50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老年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护理内容有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跌倒预防等等.结果 经过护理后,共有21例显效,比例为42%,27例有效,比例为54%,2例无效,比例为4%.结论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使用有效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有较大改善,能够让患者客服恐惧和害怕,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让患者尽快的出院,临床中的护理效果非常理想,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该院近期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西医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的环节.结果 护理结束后,分别从血糖指标检测结果 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两个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在心功能改善情况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1.29%和9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 ,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和静脉全麻两种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行下肢骨折手术的189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硬膜外麻醉组)95例和对照组(静脉全麻组)94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所有患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记录不同手术时段的血压、心率及血糖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意外情况出现,麻醉手术后患者心率、血压及血糖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心率、血压及血糖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较静脉全麻的方案更有助于维持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糖和生命体征指标的稳定,是糖尿病患者实施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时较为合适的麻醉方式.
作者:王颖;王远航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中,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糖水平,而且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研究组,给予丁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1.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纤维蛋白原,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通过丁咯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导致出现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关危险因素,并且研究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5例作为该次实验分组对比研究对象;分组依据为所有老年患者有无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分别设为观察组(下肢血管病变42例)以及对照组(非下肢血管病变83例);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具体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结果 在12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终表现出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42例,所占比例为33.60%;在所有患者中,属于轻度病变的患者25例,属于中度病变患者9例,属于重度病变患者8例.在患者个人年龄、疾病病程、LDL-C水平、TC水平、合并患有高血压疾病以及出现贫血的患者例数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于早期对其实施下肢血管彩超检查,针对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并且对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做出有效保证.
作者:曾玉萍;董丽华;张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住院期间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运用胰岛素泵的护理体会.方法 该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80例,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置泵前后三餐血糖水平,并予以针对性护理.结果 置泵前三餐前血糖为(16.3±4.2)mmol/L,高于置泵后(8.2±2.0)m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期间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运用胰岛素泵可有效控制血糖,效果优良,与护理操作配合开展效果更优,可减少风险事件.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常规护理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值(FBG)以及餐后2 h血糖值(2hPG)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FBG、2hPG相对于护理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相对于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加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
作者:王孝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了解使用胰岛素规范注射术的相关健康知识,达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方法 通过以小讲课,床旁操作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做好胰岛素规范注射术的宣教.结果 患者对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注射操作、并发症及其预防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自行规范的注射胰岛素,对相关并发症及并发症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了解.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糖尿病性夏科氏关节病又称神经原病性关节病,由于早期仅表现为肿胀,易被漏诊或延误诊治,诊断主要以X线表现为主,当影像学发生改变,骨质已经破坏很大,很难进一步阻止其发展,失去佳治疗机会.
作者:付利娟;张慧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6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患者30例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30例为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吸烟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单支病变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TC、TG和LDL-C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多为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
作者:韩丽华;杜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