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华
目的:探索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将这5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采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路径治疗体现出来的效果的差异,具体的调查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的概率以及患者住院持续的天数和患者的卧床时间,并调查了患者对于这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的应用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论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类药物、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等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明显控制,未出现病情加重及死亡现象;对照组患者经西医治疗后有22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4例出现病情加重,其中有2例为单支发展为双支,另外2例由双支发展为三支,有1例患者由于心肌梗死而死亡。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中医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章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外科手术治疗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创伤较大,机体抵抗力较低,手术切口愈合慢,术后切口疼痛,畏痛不肯咳嗽,不能完成有效咳嗽排痰,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高于非糖尿病,必须重视围术期护理。应通过术前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和训练呼吸功能的护理,术后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道护理、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血糖监测与控制的护理、切口愈合情况的观察与护理、感染的护理,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齐月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该院450例糖尿病合并尿道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0份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57株,其中菌革兰氏阴性杆菌344株,所占比例为75.27%。结论糖尿病患者泌尿感染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重视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检测,对临床合理筛选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际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在征得患者的意愿之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接受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并将其对比。结果经过护理,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邓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作简要合理用药探讨。方法对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老年患者,所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使用及DDDs高。结论对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对保证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亚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三花接骨散对糖尿病四肢骨折患者血清BGP水平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四肢骨折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非糖尿病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花接骨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BGP水平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血清BGP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血清BGP在使用三花接骨散治疗后上升显著(P<0.05);两组患者骨折均在3~6个月内愈合,组间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花接骨散能显著增加糖尿病四肢骨折患者血清BGP水平,促进患者骨折愈合,能够作为评定骨折愈合情况的一项指标。
作者:赵启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自我护理意识以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找出其病发的原因。结果经比较分析显示,患者在治疗后自我护理意识及体重指数依次为(47.54±3.16)、(26.47±1.92),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随时监测血糖值变化,合理使用降糖药,正确控制饮食以及合理安排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力。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韩玉;杨梅;施伟;刘晓波;赵金胜;王丽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人临床方法方一,但却面临着来源短缺及免疫排斥的困难。近年来研究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因为其来源充足和良好的免疫调节功能,似乎能够为胰岛移植治疗提供帮助。 MSCs可以从骨髓、脂肪、脐血、脐带、胎盘、外周血、脂肪、肺,甚至在尿中发现,不同来源的MSCs具有的特性不尽一致,也并不是各种来源的MSCs均有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且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报道。为此,该文整理出了一些MSCs的来源,这类MSCs至少有能力在实验室中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目前似乎没有一种MSCs能代替真正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治疗糖尿病,希望该文能为今后的实验选择提供帮助。
作者:石凌峰;王清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于妊娠期血糖不正常的936例患者进行划分,分为三个组别,治疗方法包括单项饮食管理以及胰岛素治疗等。结果饮食疗法的有效率达到了84%, A组达到了96%;B组85%;C组80%。在饮食疗法的前提下,再进行一系列的运动,有效率为82%,而胰岛素治疗话,有效率达到87%;治疗后母儿并发症相对于没有治疗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降低。结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办法就是饮食疗法,如果说治疗效果不是非常好的话,可以通过胰岛素与运动锻炼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证明有效下降了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张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考察糖脂消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用盐酸吡格列酮和糖脂消方进行治疗,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显著比对照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消方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风红;闫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该研究从介绍某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的49例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情况入手,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介绍了针对性治疗的治疗方案,介绍了对这49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糖尿病合并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往往病情发展较快,患者的身心压力都很大,这时医护人员要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祁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SD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与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比较结果。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3月—2013年4月所医治糖尿病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分成两组,即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每组1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重型者高于中青年组(79.3%v48.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伴发症发生率优于中青年组,其中,伴发症为TG升高、TC、GPT、肥胖,脂肪肝等,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肾病、高血压、脑卒中、肺部感染等,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格外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提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雅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2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98例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肌缺血等发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支病变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三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支病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心肌缺血的机率显著高于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且冠脉病变多为病变较为严重的3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故要加强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病人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西药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可以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3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硫辛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临床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在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具有极强的效果,安全性能较高,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银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操作,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实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同时在围手术期给予了科学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病发症状。结论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科学护理操作,能够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叶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结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6例,分别采用前列地尔、前列地尔结合硫辛酸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本情况,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38.54%;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结合硫辛酸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世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方法分析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DS抑郁自评量表测定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51例SDS<50分者为对照组,余者28例SDS≥51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及一般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DSQL总分、生理纬度、心理纬度、社会关系纬度、治疗纬度等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生理纬度、治疗纬度两个方面;观察组的HbAlc、BM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S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会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要在控制血糖、控制体重、改善胰岛功能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与心理指导,改善其抑郁症状。
作者:孙学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