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

张雪元

关键词:抗痨药物, 免疫调节剂,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摘要:目的:分析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免疫调节剂,比较两组血糖、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总良好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显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行内镜治疗的护理探讨

    目的:重点探索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行内镜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2011年3月3日—2014年3月3日在该院行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照看29例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看护29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9.31%。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6.5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行内镜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方案选择及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该院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治疗—服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对于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手段—中医辨证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的实验数据对比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均有好转,但两组之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P<0.05)。治疗后,两组糖尿病患者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于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提升,能够让糖尿病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更好的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各大医院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广泛推广。

    作者:陈薛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进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糖尿病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其中致残及致死率较高的是脑卒中。该文将主要从血糖、脑水肿及血压控制、血小板制剂等方面探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0例以及相同时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血糖水平正常的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分为糖尿病组与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出现偏瘫、语言能力丧失、上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糖尿病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低于正常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都明显比单纯脑出血患者差。

    作者:段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9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结果治疗结果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比较,实验组ST段上升(0.098±0.073)mV,T波改变(0.124±0.045)mV;对照组ST段上升(0.063±0.057)mV,T波改变(0.068±0.049)mV(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恶心等临床症状,且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晓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均在住院每日三餐前、睡前进行血糖检测,采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行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于住院期间每日应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强化控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9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10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其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30.54 U,测定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4.7%,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4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其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38.78 U,测定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5.8%,治疗期间有10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胰岛素泵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显著优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具有临床普遍研究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以及胎儿健康临床治疗研究分析

    目的: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自该院2013—2014年妇产科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妇产科常规临床治疗辅以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强饮食与药物治疗以及产后新生儿的护理等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予以治疗。结果两组产妇临床治疗,观察组孕妇及新生儿的总健康率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效果验证,妇产科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强饮食、药物以及新生儿的护理等方面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葛庆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9例治疗时应用格列硅酮,实验组39例治疗时应用格列美脲。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BG、HbAlc、2 hBG改善情况较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血糖控制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评估和临床护理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接诊病人后要配合医生做好护理评估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等基础护理活动,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药物治疗期间合理用药护理和补液护理措施,强化病情的自我监护,为患者提供整体性护理服务,正确应用胰岛素,不断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效果,维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2年4月—2013年12月该院确诊并接受非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各3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冠心病和降糖药物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冠心病和降糖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分析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免疫调节剂,比较两组血糖、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总良好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痨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雪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和实际作用。方法入选该文的研究对象均来自该院妇产科,经诊断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共计92例。92例入选对象入该院时间均介于2013年12月—2014年1月。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治疗进行分组,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6例。该研究通过观察并比较两组入选对象的孕期体重增长值和妊娠结局来验证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①比较两组产妇的孕期体重平均增长值,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治疗组产妇的孕期体重平均增长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5.5923,P=0.0000);②治疗组妊娠结局好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检验,产妇胎膜早破和产后感染发生率水平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2561,P=0.0071;χ2=4.1818,P=0.0409)。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控制其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并且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前后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12月收治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病疾病、剖宫产率、产褥感染、巨大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以及新生儿护理等,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淑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

    目的:探索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将这5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采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路径治疗体现出来的效果的差异,具体的调查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的概率以及患者住院持续的天数和患者的卧床时间,并调查了患者对于这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的应用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论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口服螺内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除血钾外,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安全性佳。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80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40例,为观察组,无合并症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梗死的面积、部位以及并发症都比对照组多,两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应积极进行救治。

    作者:唐彤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服用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分别采用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各35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6周后将两组的FBG、HbA1c、血糖正常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脂水平和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安全有效、经济方便、调血脂作用明显,临床治疗价值不亚于达美康缓释片。

    作者:陈德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结合辨证护理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瘀血阻滞证)的效果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结合辨证护理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瘀血阻滞证)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该院诊治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瘀血阻滞证)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与中医辨证护理,对比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腓神经与胫神经的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结合辨证护理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高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针对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完成临床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针对42例合并症患者,选择牵引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66例合并症患者选择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针对选择空心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的42例患者,愈合的患者38例,表现为骨不连的患者4例。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有效提高,70例患者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针对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对其实施临床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患者自身状况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研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终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缩短手术的时间。针对自身情况表现较差的患者,临床应该选择空心钉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患者的手术风险降低。

    作者:康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两种术后镇痛方法对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术后镇痛分别应用芬太尼+氟哌啶自控镇痛泵(Ⅰ组)和盐酸曲马多(Ⅱ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t0、t1时刻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各时刻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t2、t3、t4、t5时刻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刻,P<0.05;Ⅰ组t2~t5时刻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口服盐酸曲马多相比,芬太尼+氟哌啶自控镇痛泵用于糖尿病腹部外科术后镇痛的疼痛应激反应更小,血糖水平更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燕世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