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霞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份接收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血糖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妊娠结局,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苏华;李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然后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该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HbAlc水平和空腹血糖,使用50g的葡萄糖进行筛查试验(GCT),另外还给予患者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GDM患者的餐后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糖化血红蛋白5.0%为诊断界点,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度为81.2%,特异度为84.9%。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可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指标,适合长期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景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足中采用X线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所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采用X线进行诊断,并对患者的诊断表现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在30例糖尿病足的患者当中,X先表现主要有:11例骨质疏松,6例为骨质吸收性破坏,5例为骨关节面遭破坏,1例为骨干呈对称性萎缩,2例为骨髓密度异常,5例为邻近软组织病变。结论在X线下糖尿病足有显著的特点,可对临床的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对于掌握病情的发展情况与严重程度,临床指导治疗等意义重大。
作者:耿怀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以及对其护理的价值研究。方法该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通过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调查,并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分析后发现,9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存在抑郁表现,其发生率为22.22%。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使患者的自我<束能力加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病患者进行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手术应用于妇产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该院30例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开展分组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治疗方法,实验组15例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耗时以及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治疗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使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得以有效治愈,该研究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论述,并对护理干预的方法做出了研究。方法对该院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并加强日常护理。结果患者的精神面貌得以改善,不良情绪减少。结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抑郁症减轻,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蔡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研究孕前和孕期保健在糖尿病妇女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产检以及分娩的患有糖尿病的妊娠妇女46例按照产妇资料分为A组(孕前3个月开始保健)和B组(孕期开始保健)各23例,对比孕前和孕期保健对孕妇与新生儿围产期合并症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在进行孕前保健的糖尿病妊娠妇女当中出现产妇感染、早产以及巨大儿、新生儿畸形的例数均要少于在孕期保健的产妇。结论孕前和孕期保健能,值得推广。加强糖尿病孕妇的孕前保健,在早期进行行血糖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并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对有效减少围生期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有效的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因素,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光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老年2型糖尿病应用普通胰岛素与诺和力治疗的效果对照,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诺和力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选择诺和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11例(47.8%),有效8例(34.%),无效4例(17.4%),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34.8%),有效7例(30.4%),无效8例(34.8%),总有效率为6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普通胰岛素的应用虽然可以见效,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需长期注射。应用诺和力治疗,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调节血糖,直接保护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和减少α细胞不当的胰高糖素分泌,通过提高饱腹感和减少热量摄入而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越早应用越好。但诺和力的缺点在于价格比较昂贵,因此临床上的药物选用,还是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治疗。
作者:冯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0级糖尿病足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118例符合标准的0级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组84.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治疗,促进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ERCP围手术期加强血糖控制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治疗性ERCP的糖尿病患者52例,对其进行围手术期加强血糖控制的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并对比其入院时、围手术期及出院时的血糖情况。结果52例患者经围手术期加强血糖控制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出院时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入院时及围手术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ERCP治疗,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结论对糖尿病患者ERCP围手术期治疗加强血糖控制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宁媛;姜丹;屈丹;李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5.59%高于对照组77.61%,不良反应发生率7.35%低于对照组2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显著改善患者尿蛋白水平。
作者:唐东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就诊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57例,给予专项的术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术后的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围手术期状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专项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董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合并2型糖尿病拟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预混胰岛素(甘舒霖30R)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试验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甘舒霖R)。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糖达标时间长短、胰岛素用量多少、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切口感染率等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前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胰岛素用量、切口感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患妇科恶性肿瘤需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比应用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能安全、有效、经济、快速地控制好血糖,缩短住院期,手术切口愈合好,更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作者:卢天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彩超诊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该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该研究的实验组对象,并与作为对照组的49名健康人群同时进行双下肢动脉的彩超检查。对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的血管管径狭窄、管腔闭塞以及血流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下肢动脉血管的管径狭窄和管腔闭塞方面,实验组要明显多于对照组,在血流量情况方面,实验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彩超诊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动脉管径、管腔和血流动力学的评价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管理。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组4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监测,监测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适,未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造成影响,未出现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监测结果显示,有233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共计315例次,发生时间长持续5 h,发作时间主要为晚上10点至第二天凌晨6点。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好的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在应用过程中需加强管理,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作者:韩竺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以提高围生期母婴安全。方法对49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各阶段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给予相应的指导。结果该组49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母婴均安全渡过围产期。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于晶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眼病病人,病情控制、症状影响。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9月期间因眼病就医的28例糖尿病眼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与糖尿病相关的多种眼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常见,在糖尿病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几乎所有的l型糖尿病及60豫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结论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可引起患者眼部多种疾病甚至失明。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例,对其进行运动干预、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等综合治疗,并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结果75例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6.51依0.97)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8.43依1.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和胰岛素注射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而且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糖检验,可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育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规范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规范护理进行临床干预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3.18%)和护理满意度(95.45%)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27%,79.5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理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蔡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重点探索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独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1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15例观察组,对比两种药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恢复,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的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血糖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状较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观察组的并发症状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达到6.67%。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恢复时间、并发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来说,门冬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值得推荐。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