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夏雅铭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2型糖尿病,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术期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该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病人68例,对其手术期间血糖控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5例,8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转开腹手术切除,5例行胆囊造瘘术。术后切口感染10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多、感染几率大、手术风险高,尤其是老年体弱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围术期血糖的控制是减少手术风险的保障。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无症状29例,有症状25例。对患者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以及使用水负荷试验测定近端胃功能,并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症状组在出现饱感时饮水量、大饮水量、饮水量差值以及胃底面积差均比无症状组要低(P<0.05);而在胃窦周长差、胃底周长差以及胃窦面积差无明显差异(P>0.05);上腹不适的评分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54,P=0.009;r=-0.50,P=0.014);上腹胀的评分也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47,P=0.018;r=-0.054,P=0.009)。结论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近端胃功能要较无症状患者较差,上腹胀和上腹不适对糖尿病患者近端胃功能下降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

    作者:王传高;唐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健康宣传和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护理及保健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讨论健康宣传和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护理及保健的作用。方法在2011年8月—2014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健康宣传,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53.33%);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爱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9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围术期的护理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护理前患者生存质量高的为21例,占比例的30.4%,生存质量一般的为34例,占比例的49.3%,生存质量低的为14例,占比例的20.3%。护理后生存质量高的为47例,占比例的68.1%,生存质量一般的为21例,占比例的30.4%,生存质量低的为1例,占比例的1.5%。患者护理后无死胎、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情况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韩秀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下,按照围手术期内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观察并比较其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92.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2.5%、95.0%,两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显著效果,而且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贺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并常伴有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反复感染等并发症。需进行持续性、长期性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患沟通可缩减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护理人员向患者传递心理疏导、饮食调节、运动疗法等科学、有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渗透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理念的渗透。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糖尿病患者,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试验的对照组;一组37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作为试验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工作中渗透人性化理念有助于临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行之有效,应该进一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薛晓红;王会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于该院ICU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6)。治疗组给予中医方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升级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总有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明显优于传统抗生素升级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庆杰;花文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配合糖尿病治疗,并对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加以分析。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78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运动疗法和护理措施,进而更好地配合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经过运动疗法的配合治疗之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者血压的平稳、心脏功能的增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疗法较为经济安全,效果较好。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前期不育病人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精子质量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前期不育病人在接受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后精子质量恢复情况。方法该研究回顾了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625例病人,对BMI≥25的病人常规采用了葡萄糖耐量实验。对葡萄糖耐量实验异常(IGT)和空腹血糖(IFG)异常的均给予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胰岛素自身抗体和酪氨酸脱羧抗体检查。给予病人常规精子质量分析和性激素六项检查。结果糖尿病前期的病人共120人,精子质量分析主要表现为死精症,精子成活率0~40%。给予生精病治疗2个月后,患有糖代谢异常的病人中有3例病人精子恢复正常,而未患有糖代谢的4例精子质量均恢复正常。二组病人情况通过χ2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目前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的情况下,糖尿病前期在男性不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对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后术后效果的影响,应该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卢斌;周多华;李颖;徐德义;刘海鹃;吕素华;王智慧;王重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应用,旨在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诊治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58例患者,分别对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的检测,再与健康组人群的同类指标进行对照。结果检测人群中的糖尿病人的HbAlc和空腹血糖(FBG)之间成正比关系,而且和健康人群(P<0.01)相比来说,他们的HbAlc和空腹血糖指数也明显偏高。结论 HbAlc与空腹血糖相比而言,前者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作用远大于后者,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常规检测HbAlc,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单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与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单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与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3例。A组口服二甲双胍,B组口服格列吡嗪,C组两种药物联用,比对其降糖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A、B、C三组降糖有效率分别为62.79%、72.09%和95.34%,其中A、B两组降糖效果对比无差异(P>0.05);A、C与B、C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A、B、C三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4.65%和9.3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疗法,安全可靠,降糖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龙灵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刍议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与影响因素

    目的:对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展开调查,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该省2012年3月—2014年3月5所地级市3级医院的150名内分泌科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判定内分泌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后发现,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总分为(4.24±0.52)分,法律意识得分为(4.41±0.60)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为(4.29±0.55)分,临床护理能力得分为(4.27±0.54)分,领导能力得分为(4.18±0.59)分,专业发展、科研能力得分为(4.05±0.58)分。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尝试通过提高护士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胜任力,需加强对内分泌科护士胜任力的培养工作。

    作者:邱宜梅;薛晓红;马克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孕妇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的实际分析和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21日的60位孕妇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孕妇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生活行为以及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如何在临床治疗中运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减轻或者杜绝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1]。结论通过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进一步深化血糖检测工作,对其生活以及行为进行正确的干预,调整患者所接受的胰岛素剂量,通过血糖检测来预防糖尿病孕妇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通过前期诊断、系统治疗来从根本上降低低血糖对胎儿以及孕妇本身造成的各种影响。60例患者中通过系统的治疗分析,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

    作者:杜爱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护理中的个性化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患者选择个性化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可使血糖保持良好状态,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艳萍;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评价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老年社区糖尿病寻找合适治疗药物。方法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该院老年社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0例,给予8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并观察使用二甲双胍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与腹泻,但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对于该院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目的:探讨总结中药熏蒸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3年12月入住该院的92例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泡洗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效果显著。

    作者:黎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hPC与FBG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2.00%)与对照组(75.00%)相比明显较高,2hPC与FBG改善明显,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2hPC与FBG情况,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韩恩丽;牛玉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饮食干预对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BG、2hFPG、HbA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付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80例,其中有140例患者并发有糖尿病,将14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样也适用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璐;唐志晗;黄靓;谭位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孕妇膳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膳食管理对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孕妇患者108例,按照膳食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膳食的管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孕妇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发症及分娩情况。结果两组孕妇饮食调整后血糖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孕妇实施膳食管理干预,有效改善了孕妇的血糖情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母婴安全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