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临床治疗分析

杜爱春

关键词:孕妇糖尿病, 低血糖, 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的实际分析和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21日的60位孕妇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孕妇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生活行为以及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如何在临床治疗中运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减轻或者杜绝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1]。结论通过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进一步深化血糖检测工作,对其生活以及行为进行正确的干预,调整患者所接受的胰岛素剂量,通过血糖检测来预防糖尿病孕妇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通过前期诊断、系统治疗来从根本上降低低血糖对胎儿以及孕妇本身造成的各种影响。60例患者中通过系统的治疗分析,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80例,其中有140例患者并发有糖尿病,将14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样也适用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璐;唐志晗;黄靓;谭位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预

    目的: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中医保健知识。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医生的中医保健指导,提高自我控制疾病、自我保健的能力。

    作者:王金利;王凤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孕妇膳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膳食管理对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孕妇患者108例,按照膳食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膳食的管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孕妇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发症及分娩情况。结果两组孕妇饮食调整后血糖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孕妇实施膳食管理干预,有效改善了孕妇的血糖情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母婴安全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方式,旨在为提高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62例,给予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并应用外用软膏涂擦外阴部,记录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痊愈4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不良反应率为8.06%,6个月后随访复发4例,复发率为6.46%。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时通过控制血糖并外用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接收的妊娠糖尿病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22例循证护理。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较大,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秀玲;任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应用,旨在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诊治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58例患者,分别对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的检测,再与健康组人群的同类指标进行对照。结果检测人群中的糖尿病人的HbAlc和空腹血糖(FBG)之间成正比关系,而且和健康人群(P<0.01)相比来说,他们的HbAlc和空腹血糖指数也明显偏高。结论 HbAlc与空腹血糖相比而言,前者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作用远大于后者,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常规检测HbAlc,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瑞格列奈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瑞格列奈单独用药的方法,对观察组采取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的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PBG和HbAIC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的低血糖或其他病症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安全性比较高。结论采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论是对其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刍议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与影响因素

    目的:对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展开调查,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该省2012年3月—2014年3月5所地级市3级医院的150名内分泌科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判定内分泌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后发现,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总分为(4.24±0.52)分,法律意识得分为(4.41±0.60)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为(4.29±0.55)分,临床护理能力得分为(4.27±0.54)分,领导能力得分为(4.18±0.59)分,专业发展、科研能力得分为(4.05±0.58)分。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尝试通过提高护士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胜任力,需加强对内分泌科护士胜任力的培养工作。

    作者:邱宜梅;薛晓红;马克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和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抢救经验。结果33例患者抢救成功,患者的血糖、血碳酸氢根Na+、K+、动脉pH、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在治疗后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至14 mmol/L,酮体症状平均转阴时间为10.2±0.8 h;2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抢救的同时,及时补充患者体液、补充钾和碱、防治感染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也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重点。

    作者:闫肃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与血清YKL-40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情况与血清YKL-40(几丁质酶-3样蛋白-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心内科住院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6例,根据患者的造影结果及血糖水平将126例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对所有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进行评判,并将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与血清YKL-40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三组血清YKL-40水平比较: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YKL-40水平高,其次为冠心病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YKL-40水平与患者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20(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与Gensini评分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354(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YKL-40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YKL-40可能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评价冠脉病变进展的新型指标。

    作者:邹耀东;丁文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目的:探讨总结中药熏蒸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3年12月入住该院的92例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泡洗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效果显著。

    作者:黎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并常伴有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反复感染等并发症。需进行持续性、长期性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患沟通可缩减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护理人员向患者传递心理疏导、饮食调节、运动疗法等科学、有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及孕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孕期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产前检查诊断为糖尿病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析。结果孕24~29周确诊者64例,孕29~35周者16例,孕36周者10例。结论对妊娠期孕妇加强早期筛查确诊、合理孕期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妊娠结局。

    作者:田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和中药解毒通络导邪汤口服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DN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睿;史耀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42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有效对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低血糖反应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并就其原因以及护理措施加以介绍。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反应采取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而有效对这一症状加以缓解和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8例很快恢复,其中有4例经过1~2 d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服用的药物、饮食习惯、饮酒习惯以及运动习惯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评估、指导用药、以及合理饮食等措施来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反应。

    作者:缪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对照组32例应用甲钴胺,对实验组33例应用硫辛酸。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伟;程冻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脂联素水平的干预研究概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其浓度下降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脂联素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中医药可影响脂联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其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

    作者:南小亚;胡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术期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该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病人68例,对其手术期间血糖控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5例,8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转开腹手术切除,5例行胆囊造瘘术。术后切口感染10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多、感染几率大、手术风险高,尤其是老年体弱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围术期血糖的控制是减少手术风险的保障。

    作者:夏雅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91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研究。结果291例标本共分离出296株细菌,296株病原菌中,27株真菌未进行药敏试验,其余269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糖尿病合发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且耐药菌株增加。临床治疗要注意结合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郭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配合糖尿病治疗,并对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加以分析。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78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运动疗法和护理措施,进而更好地配合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经过运动疗法的配合治疗之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者血压的平稳、心脏功能的增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疗法较为经济安全,效果较好。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