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利;王凤贤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91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研究。结果291例标本共分离出296株细菌,296株病原菌中,27株真菌未进行药敏试验,其余269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糖尿病合发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且耐药菌株增加。临床治疗要注意结合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郭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院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间断多次胰岛素输注治疗,通过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OGTT)餐后2 h 血糖(2hPG)比较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病情均有所缓解,观察者较对照组疗效显著,观察组空腹血糖给药前后平均降低3.85 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稳定持久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娟;李纯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孕妇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的实际分析和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21日的60位孕妇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孕妇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生活行为以及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如何在临床治疗中运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减轻或者杜绝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1]。结论通过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进一步深化血糖检测工作,对其生活以及行为进行正确的干预,调整患者所接受的胰岛素剂量,通过血糖检测来预防糖尿病孕妇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通过前期诊断、系统治疗来从根本上降低低血糖对胎儿以及孕妇本身造成的各种影响。60例患者中通过系统的治疗分析,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
作者:杜爱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患者选择个性化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可使血糖保持良好状态,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艳萍;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展开调查,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该省2012年3月—2014年3月5所地级市3级医院的150名内分泌科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判定内分泌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后发现,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总分为(4.24±0.52)分,法律意识得分为(4.41±0.60)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为(4.29±0.55)分,临床护理能力得分为(4.27±0.54)分,领导能力得分为(4.18±0.59)分,专业发展、科研能力得分为(4.05±0.58)分。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尝试通过提高护士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胜任力,需加强对内分泌科护士胜任力的培养工作。
作者:邱宜梅;薛晓红;马克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中医保健知识。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医生的中医保健指导,提高自我控制疾病、自我保健的能力。
作者:王金利;王凤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研究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对照组32例应用甲钴胺,对实验组33例应用硫辛酸。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伟;程冻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80例,其中有140例患者并发有糖尿病,将14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样也适用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璐;唐志晗;黄靓;谭位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并常伴有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反复感染等并发症。需进行持续性、长期性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患沟通可缩减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护理人员向患者传递心理疏导、饮食调节、运动疗法等科学、有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应用,旨在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诊治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58例患者,分别对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的检测,再与健康组人群的同类指标进行对照。结果检测人群中的糖尿病人的HbAlc和空腹血糖(FBG)之间成正比关系,而且和健康人群(P<0.01)相比来说,他们的HbAlc和空腹血糖指数也明显偏高。结论 HbAlc与空腹血糖相比而言,前者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作用远大于后者,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常规检测HbAlc,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方法选择2012—2013年到该院住院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均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的常规治疗,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饮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严格的饮食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明显下降。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管理饮食,进行护理干预,走出饮食误区,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总结中药熏蒸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3年12月入住该院的92例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泡洗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效果显著。
作者:黎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探讨泌尿外科急诊患者伴有糖尿病史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接收的100例泌尿外科急诊伴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而试验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密切的血糖监测和治疗。将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试验组中,死亡人数为2例,死亡率为4%,并发症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中,死亡人数为6例,死亡率为12%,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对泌尿外科急诊伴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正确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监测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郝立娟;崔玉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术期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该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病人68例,对其手术期间血糖控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5例,8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转开腹手术切除,5例行胆囊造瘘术。术后切口感染10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多、感染几率大、手术风险高,尤其是老年体弱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围术期血糖的控制是减少手术风险的保障。
作者:夏雅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经过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也减少。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霞;姚晓玲;秦凤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43例具有手术指征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结果43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4.65%;41例患者切口达Ⅰ期愈合,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住院治疗期间1例发生低血糖症,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2.33%。结论重视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同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障。
作者:何咏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瑞格列奈单独用药的方法,对观察组采取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的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PBG和HbAIC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的低血糖或其他病症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安全性比较高。结论采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论是对其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成2型糖尿病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AS组和颈脉动正常组,给予两组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脉动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检测患者抗孢疹病毒抗体、血清抗拒细胞病毒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高灵敏C反应蛋白、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颈动脉AS组和颈动脉正常组抗HS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AS组抗HGM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与抗HGMV IgG、hsGRP、HbA1c呈显著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生物感染的几率发生大,糖尿病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有微生物感染及炎症反应的参与,还需进一步研究它们与动脉粥硬化发生及发展的确切机制。
作者:魏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BG、2hFPG、HbA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付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无症状29例,有症状25例。对患者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以及使用水负荷试验测定近端胃功能,并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症状组在出现饱感时饮水量、大饮水量、饮水量差值以及胃底面积差均比无症状组要低(P<0.05);而在胃窦周长差、胃底周长差以及胃窦面积差无明显差异(P>0.05);上腹不适的评分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54,P=0.009;r=-0.50,P=0.014);上腹胀的评分也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47,P=0.018;r=-0.054,P=0.009)。结论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近端胃功能要较无症状患者较差,上腹胀和上腹不适对糖尿病患者近端胃功能下降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
作者:王传高;唐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