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预

王金利;王凤贤

关键词:血糖, 饮食, 运动, 中药, 指导
摘要:目的: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中医保健知识。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医生的中医保健指导,提高自我控制疾病、自我保健的能力。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91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研究。结果291例标本共分离出296株细菌,296株病原菌中,27株真菌未进行药敏试验,其余269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糖尿病合发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且耐药菌株增加。临床治疗要注意结合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郭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脾虚湿困型新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

    目的:探讨观察中药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T2DM患者,治疗组78例新诊断脾虚湿困型T2DM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照组78例单纯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糖、HOMA-IR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健脾化浊治疗脾虚湿困型新诊T2DM能更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中西医联合治疗优于单纯胰岛素泵治疗。

    作者:陈成华;张雪梅;闫培清;孙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0例,依据不同研究方面进行分组,将每组结果进行总结与对比。结果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总检出率为70.000%;高血脂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血脂正常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高血压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血压正常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未饮酒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适量饮酒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55岁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55岁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病程>5年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病程<5年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结论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总检出率较高,高血脂、高血压、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适量饮酒能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家东;陈少清;黄灵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和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抢救经验。结果33例患者抢救成功,患者的血糖、血碳酸氢根Na+、K+、动脉pH、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在治疗后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至14 mmol/L,酮体症状平均转阴时间为10.2±0.8 h;2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抢救的同时,及时补充患者体液、补充钾和碱、防治感染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也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重点。

    作者:闫肃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方式,旨在为提高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62例,给予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并应用外用软膏涂擦外阴部,记录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痊愈4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不良反应率为8.06%,6个月后随访复发4例,复发率为6.46%。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时通过控制血糖并外用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无症状29例,有症状25例。对患者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以及使用水负荷试验测定近端胃功能,并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症状组在出现饱感时饮水量、大饮水量、饮水量差值以及胃底面积差均比无症状组要低(P<0.05);而在胃窦周长差、胃底周长差以及胃窦面积差无明显差异(P>0.05);上腹不适的评分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54,P=0.009;r=-0.50,P=0.014);上腹胀的评分也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47,P=0.018;r=-0.054,P=0.009)。结论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近端胃功能要较无症状患者较差,上腹胀和上腹不适对糖尿病患者近端胃功能下降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

    作者:王传高;唐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评价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老年社区糖尿病寻找合适治疗药物。方法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该院老年社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0例,给予8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并观察使用二甲双胍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与腹泻,但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对于该院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接收的妊娠糖尿病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22例循证护理。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较大,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秀玲;任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住院时间与糖尿病相关性护理

    目的:探讨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住院时间与糖尿病相关性护理方式。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对照组患者未合并糖尿病,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可延长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努日莎·吐尔洪;吐逊阿依·帕拉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临床路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及医疗总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三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的方法治疗,较常规的诊疗方法和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渗透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理念的渗透。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糖尿病患者,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试验的对照组;一组37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作为试验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工作中渗透人性化理念有助于临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行之有效,应该进一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薛晓红;王会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下,按照围手术期内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观察并比较其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92.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2.5%、95.0%,两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显著效果,而且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贺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经过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也减少。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霞;姚晓玲;秦凤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脂联素水平的干预研究概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其浓度下降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脂联素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中医药可影响脂联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其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

    作者:南小亚;胡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整体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31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对照组15例,只单纯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整体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之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整体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林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饮食干预对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BG、2hFPG、HbA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付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雷公藤多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7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和雷公藤多甙的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选择降糖、降压和降脂的常规西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定量以及血肌酐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尿蛋白定量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和雷公藤多甙的治疗,既可使血糖、血脂和血压得到降低,还有显著将尿蛋白的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牛玉姣;田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配合糖尿病治疗,并对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加以分析。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78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运动疗法和护理措施,进而更好地配合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经过运动疗法的配合治疗之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者血压的平稳、心脏功能的增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疗法较为经济安全,效果较好。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护理中的个性化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患者选择个性化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可使血糖保持良好状态,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艳萍;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成2型糖尿病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AS组和颈脉动正常组,给予两组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脉动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检测患者抗孢疹病毒抗体、血清抗拒细胞病毒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高灵敏C反应蛋白、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颈动脉AS组和颈动脉正常组抗HS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AS组抗HGM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与抗HGMV IgG、hsGRP、HbA1c呈显著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生物感染的几率发生大,糖尿病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有微生物感染及炎症反应的参与,还需进一步研究它们与动脉粥硬化发生及发展的确切机制。

    作者:魏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