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与代谢控制关系的研究

李连鑫;王勇

关键词:糖尿病, 饮食依从性, 代谢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与代谢控制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4年5月590例完成多学科协作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患者进行分析。以患者饮食依从性差、一般、良好为标准,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总体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情况。结果依从性一般组和依从性良好组患者体重指数、舒张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代谢指标控制均好于依从性差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与代谢控制达标密切相关,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应成为糖尿病患者治疗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集汇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的80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相关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则采用硝苯地平进行相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通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较为显著,对患者的血糖影响尚不明显,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郑应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诊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中的28例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采取心电图、血尿常规等检查并确诊,然后针对糖尿病合并症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并采取合并高血压对应病症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2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的23例(82.14%),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2例(7.14%),发生早期肾病并经治疗后好转的2例(7.14%),发生脑出血后转院的1例(3.58%)。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性检查,确诊患者的病情后对其采取对应症状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双C系统在36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佳的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法,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C系统治疗(胰岛素泵CSII 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注射胰岛素,观察2组患者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日需胰岛素总量均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C系统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能减少糖尿病患者手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帮助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王小井;王艳莉;白玉玲;李宽;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尿病的预防与发展前景

    目的:分析当前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探讨糖尿病的预防以及防治发展前景,提高大众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意识。方法对普通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并总结出相关预防和治疗措施及对策。结果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结论有效的预防与合理的治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得病率和发病率。

    作者:孙常青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护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不同病变时期辩证护理。对其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经辩证施护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但要辩证施治还要在不同病变时期采取不同的辩证施护,才能更加有效地阻止病变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尿病(DM)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住院—出院整个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并定期进行随访,对教育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结果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率为95%,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后为60%,明显效果较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住院—出院后整个过程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监控意识和依从性,降低患者住院重复率,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观察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对骨科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术期治疗的措施和效果。方法以在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受治疗的骨科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4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采用胰岛素为主的降糖方式控制血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创伤期,未见低血糖和死亡病例。结论骨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症状复杂,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内科协助和指导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机率。

    作者:姜杰;姜茗宸;闫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致糖尿病的风险和对策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治疗中应用会引起糖尿病危险因素及风险,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180例SA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和糖尿病发生情况,分析探讨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122例SARS患者中,无既往糖尿病的113例在激素治疗期间部分发生了糖尿病。而且对比发生与未发生的两组可以发现患者日用激素量越大、疗程越长,糖尿病发生率就越高。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时糖尿病发生率很高,而且剂量和疗程过大都是其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剂量过大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作者:邹丽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讨论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的护理治疗,研究组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程度、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切口愈合程度、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综合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更好的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吴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医院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期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5例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对感染者抗菌药使用率、种类及联合用药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85例患者入院后201例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6%;其中59例发生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7.5%;使用频率高的药物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使用方法多能按要求执行,但用药频度前10名的药物中6个药物利用度>1,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需预防与控制高危因素降低感染率,并针对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郭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和平均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含量。结果实验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BG和2 hP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逐项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痰菌转阴率,使病灶缩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遵医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该文分析了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经综合治疗后,41例患者症状好转,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器官功能恢复,救治成功率82.0%;6例自行出院或转他院治疗;3例死亡。临床实践中应及早作出诊断,及时降低血糖和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应兼顾其他辅助治疗,尽可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对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结果经治疗和护理,82例患者痊愈,9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7例出现并发症,占7.14.%。结论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79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9例,对照组79例,两组糖尿病患者在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非药物治疗):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并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药物治疗。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差异,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广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患者442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600例,按随机的原则和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442例,使用降糖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158例,则使用参芪降糖颗粒进行治疗,均4周定为一个疗程,在治疗开始前以及2个疗程之后,检测病人的空腹血糖含量和餐后2 h的血糖含量,并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430/44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9%,112/158),该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这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降糖胶囊在降低血糖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肺结核活动期合并有2型糖尿病患者64例,观察组34例实施胰岛素泵,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和肺结核好转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含量均降低,但观察组治疗血糖含量下降更明显,血糖达标时间短,肺结核痰菌在一月内转阴,肺空洞缩小≥50%。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病情互为因果,有效控制血糖可以提高肺结核的好转率。

    作者:赵俊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在早期肾损害中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临床确证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9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血清CysC、RBP水平,并同时采新鲜晨尿进行尿mAlb检测。结果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患者血清CysC、RBP及尿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组中CysC、RBP及尿mAl阳性率分别为为55.8%、69.8%、79.1%,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2%。结论血清CysC、RBP及尿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l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焦晓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66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有家庭参与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经过干预后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均较对照组提高,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家庭参与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田淑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观察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该文对自2000年4月—2014年7月住院的88例肝源性糖尿病诊断、治疗、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2例病人经抗病毒、保肝、对症、营养支持及生活方式管理等;血糖控制理想,死亡6例没有一例因糖尿病而发症死亡。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以高血糖和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经过治疗原发肝病及积极控制血糖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作者:王拱辰;王贵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基层社区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以宁波市百丈东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该院近年来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能有效控制糖尿病人群发展,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经济有效的办法。具体措施有:成立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发展糖尿病管理小组组长和组员,开展糖尿病俱乐部活动,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巩固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等。

    作者:奕栋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