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的预防和饮食运动调理方法浅析

张平

关键词:高血压, 预防, 饮食, 运动
摘要:高血压是当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容易对人体的脏器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可能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其治疗和预防十分重要.本文先介绍了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然后就高血压的预防从饮食调理法和运动调理法两个方面展开进行了讲解,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饮食运动调理高血压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对比.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2例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螺旋CT检查与胸部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两种检查结果在团状影、空洞率、斑片、胸腔粘连肥厚、胸腔积液、结节影、肺叶段实变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病灶内钙化、肺气肿、淋巴结钙化、肺大泡、支气管透亮影、气胸等显示率方面,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检查(P<0.05).结论 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运用螺旋CT检查可以取得较高的准确精度,便于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深入分析,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邱钦圣;张会存;许玉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VIP病房床旁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VIP病房床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产科VIP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床旁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个性化健康教育床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郭敏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我院确诊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半夏泻心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服用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情况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

    作者:张智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有效缓解和控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干预措施,为有效延缓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社区425例糖尿病患者,制定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指标、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的认知水平仪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经过1年的干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显著下降.患者对糖尿病症状体征知晓率、血糖控制标准知晓率及并发症知晓率显著提高.患者的规范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按医嘱用药等自我管理指标也显著改善.结论 通过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监测、控制血糖指标,延缓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刘耿科;朱军辉;陈妙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并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骨外科120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纳入,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外固定组施行超关节外固定术治疗,传统内固定组施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微创内固定组施行MIPPO联合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优良率、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足踝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微创内固定组、传统内固定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外固定组(P<0.05).微创内固定组、外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内固定组(P<0.05),而三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内固定组、外固定组(P<0.05).微创内固定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内固定组、外固定组(P<0.05).手术后,微创内固定组、传统内固定组的足踝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外固定组(P<0.05).结论 针对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实施MIPPO联合LCP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足踝功能和膝关节功能.

    作者:何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尿液转清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8.8%,手术时间(83.3±11.9)min,术中出血(20-800)mL、平均住院时间(18.5±1.5)d,尿液转清时间(2.5±1.1)d.对照组结石清除率88.9%,手术时间(75.3±10.1)min,平均住院时间(12.3±1.6)d,尿液转清时间(3.5±1.3)d.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减少住院时间等特点,经皮肾镜尿结石清除率高,特别适合于取石后复发的患者进行二次取石,两者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义国;蔡昌龙;谭秉韬;王远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职业性苯中毒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职业性苯中毒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职业性苯中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苯中毒的医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病人身体的医治和护理,另一方面也要重点关注怎样调节和控制患者的负性心境、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等.

    作者:孙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卫生计生资源整合背景下的社区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在各地卫生计生资源高效整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原卫生、计生在网络资源、行政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着力于构建新型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体系,进一步夯实妇幼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出生人口健康素质,为群众提供全新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锡坡;石建新;谢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6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P<0.05).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使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工作后,患儿的疾病有了较大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静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咽炎的研究及其防治体会

    目的 探究在慢性咽炎治疗过程中实施半夏厚朴汤的临床效果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本院所收治的100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冬凌草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半夏厚朴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咽炎患者实施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咽部症状和体征.

    作者:袁乡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血压的预防和饮食运动调理方法浅析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容易对人体的脏器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可能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其治疗和预防十分重要.本文先介绍了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然后就高血压的预防从饮食调理法和运动调理法两个方面展开进行了讲解,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饮食运动调理高血压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作者:张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产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妇产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妇科超声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的仪器为LOGIQE9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范围为3.5 MHz-5.0 MHz,分析病理特点,总结患者病情特征,对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0.0%,萎缩性子宫内膜诊断符合率为100.0%,子宫内膜增生的符合率为70.0%,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87.5%,子宫粘膜下肌瘤符合率为80.0%,子宫内膜癌符合率为100.0%.结论 妇产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且对患者创伤较小,操作较为简便,具有推广的意义.

    作者:卢才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3TC+AZT+LPV/r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运用3TC+AZT+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及HIV病毒载量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高于对照组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上升及HIV病毒载量上,两组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采用3TC+AZT+LPV/r、3TC+AZT+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均可以有效达到很好疗效,但是两种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苏广普;陈维;李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分析

    目的 对内镜粘膜下剥离手术治疗的广基结直肠息肉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本院2017年8月-2018年3月选择内镜粘膜下剥离手术治疗的广基结直肠息肉84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时所用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42例行常规性护理患者设为对照组,将42例在其基础上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和术后恢复情况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手术后肛门直肠和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内镜粘膜下剥离手术治疗的广基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顺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双向查对制度对门诊输液护理安全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采用双向查对制度对其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查对制度,观察组患者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1%,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为1.6%,满意度为98.4%,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安全度及满意度,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尹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双源CT双能量检查技术对痛风结晶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双源CT双能量检查技术对痛风结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34例痛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研究组,另取同期30例非痛风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双源CT双能量检查,观察尿酸盐结晶检出情况以及发作期、缓解期结晶计数.结果 研究组扫描发现33例尿酸盐结晶,检测敏感度达97.05%,对照组1例(3.33%)骨折检出尿酸盐结晶,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发作期结晶计数为135处,高于缓解期128处,发作期3、4处例数高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检查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出尿酸盐结晶,检出敏感度高,且作为痛风结晶筛查手段操作简单,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红斌;许健恩;黄锦炽;徐振锋;蔡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电图缺血分级与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及狭窄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心电图缺血分级与急性心肌梗死拔血罐定位和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5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Brirnbaum心电图缺血情况分为2级缺血(31例)及3级缺血(19例),采用冠脉CAG直径法比较两组的靶血管定位以及狭窄程度.结果 3级缺血组患者的平均靶病变数目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均高于2级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级缺血患者的CK-MB、cTnI、BNP水平和升高的幅度均高于2级.结论 心电图缺血分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靶血管定位以及狭窄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预先判定患者的其他情况.

    作者:陈爱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调肝醒脾方对中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调肝醒脾方对中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作用.方法 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内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调肝醒脾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采用症状评定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瘦素(L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2%vs 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与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肝醒脾方能够显著功能性中老年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可能与升高血清LP与降低TNF-α分泌有关.

    作者:张畅;徐嘉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水平,并且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新生儿病房的32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经过收集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出生胎龄、性别、产次、分娩方式、出生季节、出生体质量等方面的资料,确定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325例早产儿当中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的比例为37.8%,存在维生素D不足现象的比例为41.8%,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早产儿只有20.3%.与冬春季节出生的早产儿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夏秋两季出生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出现维生素D水平较低问题的几率比较高,而且出现季节对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度大.

    作者:邓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自我管理小组模式进行自我管理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管辖的6个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高血压社区常规三级管理模式,而研究组应用自我管理小组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在实施管理12个月后,随访测量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测压技能掌握率以及健康行为改善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测压技能掌握率以及健康行为改善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自我管理小组模式进行自我管理能更好的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更为有效地控制血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淼英;邵丽萍;罗庆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