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英;邵丽萍;罗庆蓉
目的 总结精细化管理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于本院心内科、综合科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心功能不全常规护理进行液体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急性心衰发生率分别为17.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58±4.0)d、(7.10±2.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液体管理中,有助于减少该类患者急性心衰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可推广.
作者:何向红;李爱群;陈卫英;梁兰英;周惠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较乳腔镜保留乳头乳晕全乳切除术与传统常规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我院甲乳外科收治的8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腔镜组和常规手术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乳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全切术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手术瘢痕、手术并发症的情况好于常规手术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乳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切除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对手术中的美容效果满意度较高.
作者:马诺;赵睿;曾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予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通腑逐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应用通腑逐瘀汤治疗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体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通腑逐瘀汤治疗,可以得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吴必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及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6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及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康复效果,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况元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PL),观察组应用钬激光碎石术(LL),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和住院时间长、一次性清石率低,且并发症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时,采用LL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并且能够提高一次性碎石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廖龙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者应用细节化优质护理的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脑梗死120例患者资料加以分析,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将行常规护理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于其基础上行细节化优质护理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并发症率(1.67%)比对照组(16.67%)低,且总体健康评分[(83.59±15.49)分]较对照组[(65.38±13.24)分]高(P<0.05).结论 脑梗死者应用细节化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具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黄结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采用双向查对制度对其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查对制度,观察组患者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1%,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为1.6%,满意度为98.4%,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安全度及满意度,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尹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CT和超声在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78例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病患,根据CT和超声检查结果将环状钙化的内部和后壁组织被声影覆盖的病例归为1组,将超声检查显示环状钙化而CT检查不显示者归为2组,分析CT和超声检查不理想病例.分别比较CT征象、超声征象及CT+超声征象在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组超声检查不理想者17例,2组CT检查不理想者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S(良性结节)CT征象占比高于恶性结节(MNS),超声征象BNS(良性结节)占比高于恶性结节(M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S有明显CT和超声征象占比42.1%,BNS未同时见CT和超声征象.结论 CT和超声诊断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均有一定价值,联合应用CT和超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孔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活血祛风通络汤辅助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采取西医治疗方案,实验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头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便于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叶雄峰;夏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消化内镜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者设作对照组(45例),行消化内镜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者设作研究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高(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44%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结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经消化内镜及泮托拉唑协同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别于孕早、孕中与孕晚期开展专项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影响效果的探讨.方法 本研究择取2016年1月-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3,660例建档的孕妇中筛选出孕早期具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和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130例孕妇为研究样本,依据其建档时孕期阶段分为三组,孕早期干预组54例、孕中期干预组49例、孕晚期干预组27例,对上述三组于不同孕期启动专项管理干预的研究样本在血糖控制率与妊娠结局的差异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孕早期与孕中期干预组血糖控制率显著高于孕晚期干预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孕晚期干预组(P<0.05).结论 建议尽早开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专项管理干预,以便实现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率与提升母婴安全度.
作者:陈燕群;叶小凤;徐丹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3TC+AZT+LPV/r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运用3TC+AZT+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及HIV病毒载量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高于对照组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上升及HIV病毒载量上,两组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采用3TC+AZT+LPV/r、3TC+AZT+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均可以有效达到很好疗效,但是两种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苏广普;陈维;李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中J波以及J波时限与夹角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5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缺血性J波,J波时限及夹角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伴有J波的急性心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缺血性J波患者;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阳性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阴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患者近期死亡率明显高于不伴J波急性心梗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缺血性J波,尤其J波时限长及夹角增大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死亡率高.
作者:范文茂;徐新;张社兵;唐良秋;陈宝峰;陈锦峰;胡秀莲;班秀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声低、高频率联合应用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接收的66例急腹症病患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研究组(33例).对照组行超声高频率诊断,研究组行超声低、高频率联合诊断,分析两组腹腔检出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在腹腔气体、膈下气体及腹腔积液中对照组检出率比研究组检出率低(P<0.05);诊断的符合率对照组是66.67%(22/33)比研究组93.94%(31/33)低(P<0.05).结论 超声低、高频率联合在上消化道穿孔中诊断的应用价值比单纯性的超声高频率更高.
作者:钟日花;谭智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胃癌全切术患者社区生活质量与健康教育干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胃癌并行胃全切术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例,对照组常规医疗教育指引,观察组在常规医疗教育指引基础予加强术后健康教育1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社区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观察组生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 积极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改善胃癌全切术患者社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少敏;张晓峰;肖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干预措施,为有效延缓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社区425例糖尿病患者,制定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指标、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的认知水平仪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经过1年的干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显著下降.患者对糖尿病症状体征知晓率、血糖控制标准知晓率及并发症知晓率显著提高.患者的规范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按医嘱用药等自我管理指标也显著改善.结论 通过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监测、控制血糖指标,延缓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刘耿科;朱军辉;陈妙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沙拉秦钠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沙拉秦钠胶囊联合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转归率;各项相关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结肠镜检评分、TNF-α、IL-1水平;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相关症状消失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结肠镜检评分、TNF-α、IL-1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镜检评分、TNF-α、IL-1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的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奥沙拉秦钠胶囊联合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症状和控制炎症,用药的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灵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照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另外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120例儿童均进行了血常规检验,根据两组儿童的化验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红、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中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等检查指标均高于或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儿童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进行血常规检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有效率.
作者:刘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高流量氧疗与无创辅助通气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分别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标、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PaO2/FiO2、a/APO2及SaO2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同时间点SaO2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HHFNC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明;林妃红;林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对康复结局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0例创伤性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骨折患者满意水平;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康复知识认识、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骨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骨折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康复知识认识、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康复治疗的认识,并提升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自理能力,患者满意水平高.
作者:冯春韶;冯银珍;张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