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灵芝
目的 对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诊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100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GDF-15、氨基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比较分析血清GDF-15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预后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GDF-15水平(P<0.05);血清GDF-15水平与NT-proBNP水平、纽约心功能分级具有正相关(r=0.623,0.320,P<0.05);纽约心功能分级升高,血清GDF-15水平显著升高,不同分级患者GDF-15水平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采用ROC特征曲线分析,当GDF-15浓度为1,105.52 ng/L时,对CHF的敏感性为85.4%,特异性则为78.6%.结论 血清GDF-15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将其作为新生物标志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情况进行评价.
作者:韦海潮;刘志新;林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院前急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内科确诊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未采取院前急诊的措施;观察组在入院治疗前进行院前急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经过院前急诊及院内治疗后的治疗成功例数为46例,治愈率为93.88%(46/49),致残及死亡例数3例,占比6.12%(3/49);而对照组患者中,仅经院内治疗后的治疗成功例数为35例,治愈率为71.43%(35/49),致残及死亡例数11例,占比28.57%(11/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收治院内治疗前先进行院前急诊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泳彤;黄景祥;郑梓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胎盘剥离面积分为≤1/3的轻型胎盘早剥组62例以及>1/3的重型胎盘早剥组18例,对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母婴结局进行比对.结果 轻型胎盘早剥组子宫板状硬伴压痛发生率、血性羊水发生率低于重型胎盘早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护异常/胎心音消失发生率、阴道出血发生率、腹痛或腰痛发生率与重型胎盘早剥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婴结局相比较,轻型胎盘早剥组优于重型胎盘早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声检查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有助于明确诊断胎盘早剥,轻型胎盘早剥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小于重型胎盘早剥.
作者:林碧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骨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NRS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 通过对骨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能够对促进骨伤患者创口愈合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徐蒙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对康复结局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0例创伤性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骨折患者满意水平;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康复知识认识、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骨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骨折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康复知识认识、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康复治疗的认识,并提升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自理能力,患者满意水平高.
作者:冯春韶;冯银珍;张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宫腔粘连应用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及广东省妇幼保健2015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高度疑似宫腔粘连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情况.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有宫腔粘连82例,发生率为89.13%;经阴道超声检查,92例患者中宫腔粘连79例,检出率为85.87%,经阴道超声诊断阳性检出率与宫腔无明显差异(P>0.05);经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79例,准确率为96.34%,漏诊3例,漏诊率为3.26%.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较好观察宫腔内组织及子宫输卵管病变情况,准确评估子宫内膜受损情况,且操作无创、安全,为宫腔粘连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许玉冰;冯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标准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2月本院诊治的100例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56例患者采用序贯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7.27%),且治疗后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临床疗效优于标准四联疗法,且未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具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洪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其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一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而颅内出血发生率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5/40),差异明显(P<0.05);另外,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健康状况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其病情,临床治疗成效显著,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作者:杜朴;罗韶辉;冯华海;王玉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心电图缺血分级与急性心肌梗死拔血罐定位和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5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Brirnbaum心电图缺血情况分为2级缺血(31例)及3级缺血(19例),采用冠脉CAG直径法比较两组的靶血管定位以及狭窄程度.结果 3级缺血组患者的平均靶病变数目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均高于2级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级缺血患者的CK-MB、cTnI、BNP水平和升高的幅度均高于2级.结论 心电图缺血分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靶血管定位以及狭窄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预先判定患者的其他情况.
作者:陈爱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在各地卫生计生资源高效整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原卫生、计生在网络资源、行政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着力于构建新型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体系,进一步夯实妇幼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出生人口健康素质,为群众提供全新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锡坡;石建新;谢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超声下血流动力学和CTA对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患者90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比较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平均流速、收缩峰值流速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经超声造影CTA前后的血管扭曲度分级情况.结果 卵巢、子宫良性肿瘤的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显著低于卵巢、子宫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巢、子宫良性肿瘤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著高于卵巢、子宫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CTA造影后的血管扭曲度分级情况显著优于CTA造影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进行超声下血流动力学和CTA检查有助于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准确评估肿瘤的供血情况.
作者:颜建华;唐宪明;陈德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VIP病房床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产科VIP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床旁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个性化健康教育床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郭敏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海扶刀治疗的麻醉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72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海扶刀治疗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比对照组(77.78%)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5.56%)比对照组(27.78%)低(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海扶刀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具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杨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本文将综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内科疾病的应用护理体会.
作者:麦彩娟;黄雪梅;王亚南;丘苑兰;岑运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枸地氯雷他定、曲尼司特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方法 将10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依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2月)和观察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各5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枸地氯雷他定和曲尼司特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枸地氯雷他定、曲尼司特和匹多莫德进行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7.41%和90.74%,显著高于使用枸地氯雷他定和曲尼司特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33.33%和70.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为(1.21±0.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0.87)分,停药4周后疾病复发率9.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41%和11.1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曲尼司特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林燕群;邱瑰君;叶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尿液转清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8.8%,手术时间(83.3±11.9)min,术中出血(20-800)mL、平均住院时间(18.5±1.5)d,尿液转清时间(2.5±1.1)d.对照组结石清除率88.9%,手术时间(75.3±10.1)min,平均住院时间(12.3±1.6)d,尿液转清时间(3.5±1.3)d.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减少住院时间等特点,经皮肾镜尿结石清除率高,特别适合于取石后复发的患者进行二次取石,两者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义国;蔡昌龙;谭秉韬;王远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PL),观察组应用钬激光碎石术(LL),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和住院时间长、一次性清石率低,且并发症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时,采用LL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并且能够提高一次性碎石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廖龙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补中益气丸联合知柏地黄丸对老年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老年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当作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知柏地黄丸治疗)和观察组(补中益气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4疗程、随访半年后的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于老年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补中益气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要比使用知柏地黄丸临床疗效显著,对此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妇产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妇科超声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的仪器为LOGIQE9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范围为3.5 MHz-5.0 MHz,分析病理特点,总结患者病情特征,对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0.0%,萎缩性子宫内膜诊断符合率为100.0%,子宫内膜增生的符合率为70.0%,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87.5%,子宫粘膜下肌瘤符合率为80.0%,子宫内膜癌符合率为100.0%.结论 妇产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且对患者创伤较小,操作较为简便,具有推广的意义.
作者:卢才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诊断腹腔积液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腹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回顾性分析有无腹膜转移SUVmax值差异及PET/CT、CT扫描、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病理学确诊35例为腹膜转移癌所致,其中15例为良性.PET/CT诊断腹膜转移灵敏度90.0%,特异性91.0%,准确率90.0%;CT在诊断腹膜转移灵敏度为48.0%,特异性82.0%,准确性为59.0%;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灵敏度44.0%,特异性100.0%,准确率61.0%;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诊断吻合度分析显示,PET/CT检查吻合度(Kappa=0.769,P<0.05),CT(Kappa=0.231),腹腔积液细胞学(Kappa=0.32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应用于鉴别诊断腹腔积液性质中确有较好效果,可用于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诊断.
作者:毕伟;李霞霞;王志炜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