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管理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何向红;李爱群;陈卫英;梁兰英;周惠芳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心功能不全, 液体管理
摘要:目的 总结精细化管理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于本院心内科、综合科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心功能不全常规护理进行液体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急性心衰发生率分别为17.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58±4.0)d、(7.10±2.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液体管理中,有助于减少该类患者急性心衰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可推广.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疏血通治疗老年褥疮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老年褥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褥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可能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同时刺激上皮组织再生及血管形成促进褥疮愈合,且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江均良;黄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3TC+AZT+LPV/r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运用3TC+AZT+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及HIV病毒载量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高于对照组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上升及HIV病毒载量上,两组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采用3TC+AZT+LPV/r、3TC+AZT+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均可以有效达到很好疗效,但是两种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苏广普;陈维;李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通过实际案例对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护理干预体会.方法 针对20例小儿肺炎并发呼衰患者,按照病情进行分类,利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并得出结论.结果 对20例小儿病患者予住院治疗护理,按照病情轻重制定了细致的计划,通过精心护理后,18例患者已经痊愈,另外2例效果显著处在恢复期,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小儿肺炎并发呼衰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治愈率得到很大提升,因此科学健康的护理方法对于小儿患者来讲十分重要.

    作者:黄盼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活血祛风通络汤辅助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活血祛风通络汤辅助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采取西医治疗方案,实验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头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便于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叶雄峰;夏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PCI治疗后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 h内ST段回落≥50%的为观察组,ST段回落≤50%的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及临床身体指标等基础信息、ST段回落情况和发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1 h ST段抬高发生率、单支、两支、三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PCI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等造影心脏参数、出院前心脏舒张末期容积等超声心脏参数、手术后1年内心血管病发生率等数据.结果 观察组回落患者30例,对照组非回落患者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Kilip分级(≥2级)、心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其他病史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内心率失常事件、心力衰竭事件和MACE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ST段回落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预后效果更好.

    作者:李坚;钟晓明;林进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近两年来,随着临床微创理念的普及,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操作技术也日益成熟.相较于传统术式而言,其微创、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本文主要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技术操作、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进一步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进展.

    作者:易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流量氧疗与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索高流量氧疗与无创辅助通气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分别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标、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PaO2/FiO2、a/APO2及SaO2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同时间点SaO2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HHFNC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明;林妃红;林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尿液转清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8.8%,手术时间(83.3±11.9)min,术中出血(20-800)mL、平均住院时间(18.5±1.5)d,尿液转清时间(2.5±1.1)d.对照组结石清除率88.9%,手术时间(75.3±10.1)min,平均住院时间(12.3±1.6)d,尿液转清时间(3.5±1.3)d.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减少住院时间等特点,经皮肾镜尿结石清除率高,特别适合于取石后复发的患者进行二次取石,两者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义国;蔡昌龙;谭秉韬;王远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其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一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而颅内出血发生率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5/40),差异明显(P<0.05);另外,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健康状况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其病情,临床治疗成效显著,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作者:杜朴;罗韶辉;冯华海;王玉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消化内镜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消化内镜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者设作对照组(45例),行消化内镜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者设作研究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高(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44%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结论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经消化内镜及泮托拉唑协同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枕颌布带牵引法配合手法治疗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配合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提供枕颌布带牵引法与手法配合治疗,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变化状况等.结果 在治疗效果比较中,治疗后的疗效明显(P<0.05);在颈部压痛等临床病症指标检查中,治疗后患者数据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为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提供枕颌布带牵引与手法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病症状况,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VIP病房床旁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VIP病房床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产科VIP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床旁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个性化健康教育床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郭敏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6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P<0.05).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使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工作后,患儿的疾病有了较大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静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2日-2017年4月12日期间我院早产儿呼吸暂停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氨茶碱治疗和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用氧时间(105.39±5.74)h、有创通气率(4.00%)、呼吸暂停发生次数(2.48±1.75)次/72 h、总有效率(96.00%)、不良事件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暂停早产儿实施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苏学富;林妃红;黎亮;蓝水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进入我院内科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的重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与APACHE-II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进入重症监护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预后即存活或死亡进行分组.在患者进入ICU病房的第一个清晨空腹进行采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同时进行APACHE-II评分.对皮质醇水平与APACHE-II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测得的皮质醇浓度水平将同样的患者集合分为3组,A组血浆皮质醇<16μg/dL,B组:血浆皮质醇浓度为16μg/dL-22μg/dL;C组,血浆皮质醇浓度>22μg/dL,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APACHE-II评分、死亡率和总住院天数,并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预后分组不同组间情况显示,死亡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死亡组的APACHE-II评分也显著高于存活组,两者呈正相关(r=0.384,P=0.001).同时APACHE-II评分越高,血浆皮质醇水平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高.结论 根据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可评价病情的危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张爱玲;刘康丽;李慧娟;吕灿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J波时限与夹角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中J波以及J波时限与夹角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5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缺血性J波,J波时限及夹角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伴有J波的急性心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缺血性J波患者;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阳性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阴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患者近期死亡率明显高于不伴J波急性心梗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缺血性J波,尤其J波时限长及夹角增大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死亡率高.

    作者:范文茂;徐新;张社兵;唐良秋;陈宝峰;陈锦峰;胡秀莲;班秀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电图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患者6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术后3 d和术后7 d两组疼痛程度均逐渐降低,其中以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心电图异常率(3.22%)显著低于对照组(19.35%)(P<0.05).结论 在骨科手术治疗中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加快术后疼痛缓解,稳定心电图,确保提高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邝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护理体会

    本文将综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内科疾病的应用护理体会.

    作者:麦彩娟;黄雪梅;王亚南;丘苑兰;岑运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预后价值研究

    目的 对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诊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100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GDF-15、氨基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比较分析血清GDF-15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预后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GDF-15水平(P<0.05);血清GDF-15水平与NT-proBNP水平、纽约心功能分级具有正相关(r=0.623,0.320,P<0.05);纽约心功能分级升高,血清GDF-15水平显著升高,不同分级患者GDF-15水平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采用ROC特征曲线分析,当GDF-15浓度为1,105.52 ng/L时,对CHF的敏感性为85.4%,特异性则为78.6%.结论 血清GDF-15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将其作为新生物标志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情况进行评价.

    作者:韦海潮;刘志新;林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 对照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另外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120例儿童均进行了血常规检验,根据两组儿童的化验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红、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中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等检查指标均高于或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儿童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进行血常规检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有效率.

    作者:刘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