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玲
目的 了解早产儿颅内病变的类型及其发病情况,以此指导随访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早产儿的头颅MRI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男62例,女66例;胎龄27周-34周+5天,出生体质量850 g-2,000 g;共发现颅内病变11种,包括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8例,硬膜下出血8例,脑实质出血6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小脑出血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例,第五脑室形成8例,透明隔腔增宽6例,蛛网膜下腔增宽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结论 早产儿脑损伤问题在临床上逐渐普遍,各型颅内病变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不尽相同,临床工作者应予以重视,积极防治早产儿脑损伤,并做好随访工作.
作者:钟晓冰;梁汉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者应用细节化优质护理的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脑梗死120例患者资料加以分析,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将行常规护理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于其基础上行细节化优质护理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并发症率(1.67%)比对照组(16.67%)低,且总体健康评分[(83.59±15.49)分]较对照组[(65.38±13.24)分]高(P<0.05).结论 脑梗死者应用细节化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具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黄结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用现状与发展.方法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下辖23个站点作为研究对象,对医学检验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漏诊、误诊及转诊情况、满意度、检验资源利用率、平均处方费用及毛利润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进行展望.结果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医学检验后检验资源利用率、平均毛利润与顾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行医学检验前(P<0.05);而漏诊率、误诊率与转诊率明显低于实行医学检验前(P<0.05).结论 实施检验医学可以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过程提供及时、科学的检验结果,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大程度上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改善了医患关系.另外通过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用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看病便利性,改善民众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现状.同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检验资源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帅红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而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健康管理12个月后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依从性,并监测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的血糖、体质量指数以及血脂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合格率和遵医行为依从性合格率分别为93.02%、88.3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40%、72.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体质量指数以及血脂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管理模式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更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盛广;顾铭;刘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水平,并且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新生儿病房的32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经过收集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出生胎龄、性别、产次、分娩方式、出生季节、出生体质量等方面的资料,确定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325例早产儿当中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的比例为37.8%,存在维生素D不足现象的比例为41.8%,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早产儿只有20.3%.与冬春季节出生的早产儿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夏秋两季出生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出现维生素D水平较低问题的几率比较高,而且出现季节对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度大.
作者:邓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CT和超声在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78例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病患,根据CT和超声检查结果将环状钙化的内部和后壁组织被声影覆盖的病例归为1组,将超声检查显示环状钙化而CT检查不显示者归为2组,分析CT和超声检查不理想病例.分别比较CT征象、超声征象及CT+超声征象在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组超声检查不理想者17例,2组CT检查不理想者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S(良性结节)CT征象占比高于恶性结节(MNS),超声征象BNS(良性结节)占比高于恶性结节(M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S有明显CT和超声征象占比42.1%,BNS未同时见CT和超声征象.结论 CT和超声诊断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均有一定价值,联合应用CT和超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孔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烧伤整形外科手术患者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舒适护理,终对比两组的疗效与满意度.结果 在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烧伤整形外科手术中的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措施,将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水平、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秀娟;黄丽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联合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流行性感冒疫苗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以期减轻老年人COPD的症状和对肺功能的损害,为COPD的防治提供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择深圳社区的老年COPD患者(年龄>65岁)280例,以自愿为原则分为A、B、C、D四组,A组给予联合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流行性感冒疫苗,B组只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C组只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D组为对照组,未接种疫苗.对各组患者每月给予1次的电话或者门诊随访,实验周期共两年.记录各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两两对比,采用分析软件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A组的COPD症状和肺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其他组别.结论 联合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流行性感冒疫苗有助于减轻COPD的症状,改善肺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艺明;滕雅萍;首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6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P<0.05).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使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工作后,患儿的疾病有了较大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静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6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73例.对照组采用舌下含服的给药方式,观察组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比较两组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给药和舌下含服的给药方式均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直肠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宁伶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效果.方法 共纳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从我院药剂科领取胺碘酮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从我院药剂科领取利多卡因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63例(72.94%)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79例(91.8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共23例(27.06%)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5.8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给药联合口服给药,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蔡小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应用患者满意度考评体系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医院门诊医生50名、患者3,0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医院门诊医生50名、患者3,000例为对照组.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绩效考核模式,观察组实施患者满意度考评体系.分析患者满意度考评体系与传统绩效考核模式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考评体系下的患者满意度、医生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传统绩效考核模式结果;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患者满意度考评体系模式后,可对患者治疗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提高了满意度,并对不足的部分采取相应的处理,值得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应用.
作者:肖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2日-2017年4月12日期间我院早产儿呼吸暂停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氨茶碱治疗和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用氧时间(105.39±5.74)h、有创通气率(4.00%)、呼吸暂停发生次数(2.48±1.75)次/72 h、总有效率(96.00%)、不良事件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暂停早产儿实施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苏学富;林妃红;黎亮;蓝水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新生儿红斑狼疮特点,加强对其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近7年8例NLE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等情况.结果 8例患儿中5例出现狼疮样皮损,4例患儿出现血液系统受累,4例出现心脏受累,6例患儿出现肝功能异常.所有患儿母亲均孕前或孕期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所有患儿生后查抗Ro/SSA或(和)La/SSB抗体阳性.1例患儿予阿托品治疗,1例患儿予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3例患儿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追踪随访8例患儿出院后未出现严重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母亲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从而引起皮肤损害、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等疾病,部分可引起患儿严重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发展成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长期随访.
作者:梁汉媚;钟晓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 h内ST段回落≥50%的为观察组,ST段回落≤50%的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及临床身体指标等基础信息、ST段回落情况和发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1 h ST段抬高发生率、单支、两支、三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PCI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等造影心脏参数、出院前心脏舒张末期容积等超声心脏参数、手术后1年内心血管病发生率等数据.结果 观察组回落患者30例,对照组非回落患者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Kilip分级(≥2级)、心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其他病史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内心率失常事件、心力衰竭事件和MACE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ST段回落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预后效果更好.
作者:李坚;钟晓明;林进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骨外科120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纳入,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外固定组施行超关节外固定术治疗,传统内固定组施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微创内固定组施行MIPPO联合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优良率、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足踝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微创内固定组、传统内固定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外固定组(P<0.05).微创内固定组、外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内固定组(P<0.05),而三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内固定组、外固定组(P<0.05).微创内固定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内固定组、外固定组(P<0.05).手术后,微创内固定组、传统内固定组的足踝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外固定组(P<0.05).结论 针对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实施MIPPO联合LCP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足踝功能和膝关节功能.
作者:何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6 d-10 d,术后住院平均5 d,均无声音嘶哑、出血或血肿、呛咳、窒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均无不适,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准备、口腔护理以及对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于口腔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十分重要.
作者:刘桂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老年保健病房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科2016年1月-12月住院的40例老年患者通过交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通过对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各种心理问题得到改善.结论 在进行护理实践中,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
作者:朱玉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容易对人体的脏器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可能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其治疗和预防十分重要.本文先介绍了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然后就高血压的预防从饮食调理法和运动调理法两个方面展开进行了讲解,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饮食运动调理高血压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作者:张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效果及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11家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共接种疫苗的1,000例老年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未接种疫苗,观察组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分析两组免疫效果和特异性IgG的抗体情况.结果 观察组免疫成功比率比对照组高,免疫失败比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接种后特异性抗体IgG中GMT值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较高,而且起效较为明显,对肺炎球菌预防效果较好,而且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可以帮助老年人群避免肺炎病菌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佳声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