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风急性发作期采用别嘌呤醇与秋水仙碱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张红谊

关键词:痛风, 急性发作, 别嘌呤醇, 秋水仙碱,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分析痛风急性发作期采用别嘌呤醇与秋水仙碱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96例在我院治疗痛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后尿酸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380.69±43.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5.86±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患者(50.00%)与对照组(56.25%),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别嘌呤醇与秋水仙碱都可用于治疗急性发作期的痛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且较为严重,但秋水仙碱的治疗效果更佳,更适用于临床的治疗.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术前CT诊断及评价术后复发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评价中采用C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在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评价中采用CT和病理学进行检查,分析CT检查结果 的准确性.结果在术前诊断中,60例患者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均为阳性,CT检查结果中为58例阳性,CT阳性诊出率与病理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6个月的复发评估中,病理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8/60)30.0%,CT为(17/60)28.33%,两种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检查可较为准确诊断结肠癌位置、大小等情况,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可有效提示结肠癌病灶的性状,诊断和评估效果与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差异,可作为结肠癌诊断和治疗预后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刘窗;龙安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观察并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S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对SMI的阳性检出率,同时比较SMI在各个时间点的发作次数与发作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SMI的阳性检出率为87.5%(56/64),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46.9%(30/64),差异显著(P<0.05);经动态心电图检测,64例老年SMI患者在6:00-12:00时间段发作率高,其次为12:00-16:00时间段.结论 相对于常规心电图而言,动态心电图更能准确地诊断出SMI,同时还能检查出各个时间段的发作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肖文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腔内出血发生率及发现时间、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及发现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腹腔内出血发现时间、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断流术的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丽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品管圈模式在神经外科留置胃管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在神经外科留置胃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部于2014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需要留置胃管的颅脑外伤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胃管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留置胃管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品管圈评价维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为92.9%,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品管圈评价维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品管圈评价维度,大大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在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采霞;徐友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研究

    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胰岛素抵抗、月经异常作为主要表现,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我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陆德宾;刘仕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14 d后,对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效果较佳,可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因而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间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5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5.1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峰值、E/A比值及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且A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范慧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婴儿癫痫患者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以婴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选取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添加治疗,实验组则实施左乙拉西坦治疗,分析两组婴儿癫痫患者治疗的结果 .结果实验组婴儿癫痫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00%)较对照组(60.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较对照组(36.00%)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婴儿癫痫患者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黄志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腕踝针治疗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腕踝针治疗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8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腰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腕踝针治疗,双侧下5、下6针刺点,不要求得气,对照组采用不刺入的假针刺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SF-MPQ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MM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踝针可以使得急性腰痛病患的疼痛感显著减轻,起效所需时间较短;病患对腕踝针镇痛疗效预期相对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镇痛效果,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温馨;陈希姬;梁建花;曾科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科分诊护理投诉原因和应对方法

    目的 研究分析在门诊分诊护理工作中发生投诉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方法 选取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7年12月,病例数为19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分诊,观察组在常规分诊过程中接受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投诉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门诊分诊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患者投诉率,提升满意度.

    作者:邓菲菲;王晓琴;张运梅;谢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尼可地尔结合曲美他嗪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心肌微循环变化

    目的 探讨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于心肌微循环变化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8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4例.单一组采取单一的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联合组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单一组和联合组的心肌声学造影的检查结果 .结果联合组的心肌声学造影的检查均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

    作者:周丕模;贾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低频电磁刺激治疗不同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低频电磁刺激治疗对不同证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寒湿阻滞证33例,肝肾亏虚证28例,瘀血阻滞证37例,湿热阻滞证22例.各组均接受低频电磁刺激治疗,选取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阿是穴、血海、梁丘等穴位进行刺激;每周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使用VAS量表和WOMAC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寒湿阻滞组及瘀血阻滞组的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肝肾亏虚组及湿热阻滞组(P<0.05).结论 低频电磁刺激疗法更适用于寒湿阻滞证、瘀血阻滞证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作者:卢芳连;陈高;许长鹏;李文俊;孙鸿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排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结果 本次7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现心脏大血管畸形1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23例,房间隔缺损21例,动脉导管末关闭5例,法洛四联症5例,右室双出口4例,心内膜垫缺损4例,大动脉转位4例,主动脉缩窄2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永存动脉干1例.64排螺旋CT检出率90.0%高于心脏超声检出率84.3%(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尤其体现在大血管畸形、心脏大血管连接部方面,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邓桂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n=40)、联合组(n=40),常规组运用氨氯地平治疗,联合组运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效及安全性高.

    作者:陈树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38例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巯咪唑1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治疗的第1、8、15、22天进行甲状腺内肌注地塞米松5 mg.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FT4、FT3、TSH、TGAb与TPOAb水平均有所下降,CD4+/CD8+增高;观察组血清TNF-α、FT4、FT3、TSH、TGAb与TPOAb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为1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作者:张斌;陈炜炜;虞慧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的方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进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吴维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雪胆、四季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雪胆、四季青中药包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4月门诊78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雪胆、四季青中药包冲饮,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44%,较对照组的84.62%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雪胆、四季青中药包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肺炎效果显著,且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谭星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信群活动在肠镜检查中提高肠道清洁度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群活动在肠镜检查中提高肠道清洁度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科住院肠道疾病需行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肠道准备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群活动,观察两组肠道清洁度的合格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肠道清洁度合格率低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群活动在肠道准备中能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提高肠镜检查成功率,减少肠镜检查并发症,减轻患者负担及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球;刘卓红;凌利;王日娟;曾伶聪;谢佩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 对比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诊断金标准为冠脉造影.结果 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敏感度88.46%,特异度62.50%;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度92.31%(χ2=0.41),特异度75.00%(χ2=1.29),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平板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保障诊断效果,可联合使用.

    作者:俞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检验危急值制度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检验危急值制度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通过对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的危急值报告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危急值制度在精神病患者临床诊治中具有的作用.结果 5年内共报告危急值243例,占同期全部检验报告数的0.81%,发生率高的是低血钾(K+),报告105例(43.21%),其次为高肌酸激酶(CK)58例(23.87%)、高血糖(Glu)19例(7.82%)、低白细胞(WBC)19例(7.82%)和低血小板(PLT)19例(7.82%).结论 检验危急值制度对指导精神病患者安全用药、防范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精神病院医疗安全.

    作者:陈彩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