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单正清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护理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大限度地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一年多来,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达到了患者满意的明显成效.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清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及血清瘦素水平表达.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老年髋部骨折组)35例,入选对象接受了骨密度(BMD)、血钙(Ca2+)、血磷(P)、血骨钙素(BGP)、血碱性磷酸酶(AKP)及血清瘦素(LEP)水平检测,并与27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上述相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的平均BMD、LE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BGP和AKP浓度则明显高于后者(P<0.01或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存在明确BMD下降及外周血LEP低水平表达,并伴随着其他骨代谢指标增加.
作者:俞越;曹国峰;张世刚;张远石;苑福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一种适应体检特点,符合体检要求的工作流程,以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及受检者满意度.方法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十堰市人民医院近20个站点包括体检登记处、临床体检分科平台、医师总检平台,LIS/PACS检查结果自动传入系统,体检综合平台进行系统化管理.结果 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两年以来,体检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加快了体检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体检医生节省时间并减轻了负担,较准确地达到了体检预期要求与效果.结论 该系统值得在医院体检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琼玉;张艳;刘俊;邱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工作中压力的来源和干预措施,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3所医院ICU的60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干预措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ICU护士压力源指标有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工资福利待遇低、与患者及家属关系紧张、缺乏领导及社会的支持、缺乏心理培训等.结论 ICU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应重视ICU护士的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方式缓解其压力,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颖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高龄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高龄高脂血症患者中以瑞舒伐他汀5mg/d、10 mg/d、20 mg/d治疗6周后对血浆TC、TG、LDL-C、HDL -C、血肌酸激酶(CK)、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与不良反应.结果 瑞舒伐他汀10mg/d、20mg/d组LDL -C均有显著下降(P<0.01).5mg组也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0mg组比10mg组下降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mg与20mg降脂达标率明显优于5mg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10mg/d能够全面改善70岁以上老年高脂患者的血脂水平,且有较满意的达标率及安全性.
作者:杨昆;曹鸿鹍;付薇;张云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老年痴呆是脑部进行性变性所导致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呈难以逆转的损害,若不悉心照料,他们的存活期会显著缩短[1].随着疾病的发展,记忆障碍随之加重,地点定向也出现异常,出门不辨方向,不知回归家门,甚至在熟悉的家中也无法找到自己的房间.
作者:杜国琴;何燕;罗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应用ISO 9000族标准对神经内科护理记录单进行质量管理.方法 制定标准化神经内科护理记录单小组质量检查标准和护士长审核程序.通过自查、小组检查护士长终审3个环节保证记录质量.运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管理前后各90份护理记录单.结果 二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通过ISO 9000族标准的应用规范了神经内科护理记录单的管理,三级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质量点,全面提升护理记录质量.
作者:王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SF - 36问卷评分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住院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55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健康教育护理组(健康教育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健康教育护理内容包括介绍宫颈癌相关知识,宣讲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进展,个体心理指导与家属互动等内容.两组对象治疗结束后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 - 36)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组的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宫颈癌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
作者:王兰;雷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分析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我院老年科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不同细菌的药物敏感性,了解细菌耐药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临床分离出的316株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占79.43%,革兰阳性菌占20.57%.分离频率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多重耐药菌种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于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 对临床有较大威胁的主要病原菌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氏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了解临床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李红梅;单正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贴骤停戒烟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64例吸烟成瘾者,采自制中药外贴相关穴位,10天为一疗程,回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54例,占87.1%;显效4例,占6.5%;有效2例,占3.2%;无效1例,复吸1例,共占3.2%;2例患者因出现皮肤过敏而退出,停药后自行好转.结论 中药外贴骤停戒烟法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目前比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戒烟方法.
作者:陈生;叶小丹;熊广;李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及三七总皂苷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效果,寻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对2000年4月至2010年11月入住本院并被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共92例分为三组并分别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加三七总皂苷治疗,以及普通基础治疗(即予奥美拉唑针抑制酸分泌,奥曲肽针抑制胰酶分泌,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稳对症支持治疗).治疗过程中进行血液检测.结果 糖皮质激素加三七总皂苷治疗的效果佳,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次之,基础性常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结论 糖皮质激素加三七总皂苷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一旦发生差错或事故,就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给医院和护理人员带来损失.
作者:莫甫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食物误吸是老年患者较常见的急症,其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病情较严重,极易诱发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直接后果可导致窒息死亡,文献报道因误吸所致吸入性肺炎死亡率可达40%~50%[1].通过报告2例临床护理中发生的食物误吸死亡的病例,分析其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预防老年人食物误吸的危险.同时认识到改进喂食方法,对陪护人员及家属进行预防误吸的知识宣教与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陶宜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但其临床表现在文献中有类似描述,如“蝴蝶丹”、“阴阳毒”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错综复杂,往往累及内脏,常伴有心、肝、脾、肺、肾五脏病症.正如《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术前访视对硬膜外麻醉下骨科手术患者体位安置的意义.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手术前访视时有针对性的对麻醉及手术体位着重讲解,探讨患者术中对麻醉及手术体位配合度及由于体位引起的并发症.结果 通过术前有针对性的访视,降低了患者焦虑值,增强了手术信心,主动配合麻醉及手术体位的安置,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结论 术前访视制度在硬膜外麻醉下骨科择期手术体位安置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胡玲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针灸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针灸疗法、电针、TDP照射、拔罐综合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愈率占65.8%;显效率占18.4%;有效率占7.9%;无效占7.9%,总有效率92.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越短、年龄越小,其临床愈显率就越高.
作者:贺继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及血管扩张药物治疗15 ~ 30天,心功能仍在Ⅲ~Ⅳ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厄贝沙坦首次剂量为0.075g,逐渐加量,剂量范围为0.075~0.30g,每日1次口服,14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调整剂量.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显效32例,占80%,有效6例,占15%,无效死亡2例,占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7例,占42.5%,有效11例,占27.5%,无效死亡12例,占30%,总有效率70%.两组在总有效率和死亡率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厄贝沙坦是一种治疗肺心病有效药物,合适剂量推荐为0.15 ~0.30g/d.
作者:梅文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疗卫生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新世纪我国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取得了为世人所瞩目的进步,然而医疗档案工作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为了加强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走访了本辖区的部分乡镇卫生院,对医疗档案工作做了几点思考,提出几条对策,以期有益于这项全新工作的改革和进步.
作者:董芊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左心室结构功能异常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仪测量患者左心室及主动脉根部内径等相关参数,测量血压,检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脑钠肽水平.统计两组数据,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LDL -C、TG水平、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脑梗死组主动脉根部内径、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左室心肌质量指数较对照组有增加,(P<0.05或P<0.01).脑梗死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E/A比值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或P<0.01).脑梗死组BNP定量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增加、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大,射血分数及E/A比值降低和BNP定量升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与脑梗死的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数据显示二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防止心肌重构和心功能下降,对脑梗死的预防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研修;王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伏格列波糖是一种新型的α-D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抑制双糖降解为单糖,导致D葡萄糖形成减少,从而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为了解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我们对67例应用伏格列波糖的患者进行了血脂水平观察,旨在了解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文辞;王飞;陶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