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例肺栓塞的护理及体会

杨爱春

关键词:肺栓塞, 护理
摘要: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常有漏诊、误诊,死亡率高.根据国内外尸检报告,误诊、漏诊率高达67%~79%.据研究,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为30%,而治疗后病死率可能降至2%[2],可见正确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我科2010年共收治5例肺栓塞,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压豆在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肛肠科术后患者主要的症状就是切口疼痛,以往的经验就是运用一些分散疗法,如和患者聊天、听音乐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自2009年至今,我科室采用中医耳穴压豆来治疗肛肠科术后疼痛,效果不错,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惠丽;万海青;李惠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对耳聋耳鸣患者的辨证施护

    我科于2009年至201 1年共收治326例耳聋、耳鸣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患者不同的分型进行个体分析,实施辨证护理方法,使患者保持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于2009年至2011年因突聋入院,共326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48例.小6岁,大72岁.就诊时间短5小时,长10余年.

    作者:杨燕;万海青;徐惠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9%;大于8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90%;保守估计,平均每两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人患高血压.因此,良好的控制血压,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是老年高血压治疗的追求目标.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对血压的影响较为重要.在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积极干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控制手段,因此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作者:沈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芬太尼和力月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芬太尼和力月西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在用药期间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接受呼吸机治疗的COPD急性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芬太尼和力月西组(Ⅰ组,n=15)芬太尼组(Ⅱ组,n=15)和力月西组(Ⅲ组,n=15).分别记录三组病例在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三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芬太尼和力月西均不会影响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安全可行.

    作者:刘洁;姜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骨科病房晨间交接班时健康宣教的效果评价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护士是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护理健康教育是由护士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而实施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创伤骨科患者受伤突然,病程长,康复慢,患者的肢体活动受限制,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我科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晨间交接班时强化健康宣教内容,以使其明确自已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康复中,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海琴;王锐;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针对骨科住院患者,通过开展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治疗的目的,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 对110例骨科住院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护理工作得到了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结论 运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不仅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郑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发区,而老年病毒性肝炎在老年传染病中占首位[1],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因此关心老年人,加强老年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及防治也刻不容缓.自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我科收治了60岁以上的老年乙型肝炎患者63例,根据其特点,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崇慧;刘艳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疏漏环节的防范措施

    探讨手术室护理易疏漏环节的防范措施.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疏漏的环节,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因分析,加强手术室易疏漏环节的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室每个环节的管理,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姚萍;胡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复癌的病因及诊疗方案的探讨和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的癌症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如放疗和化疗大量应用临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肿瘤的治愈率,但这些治疗手段也导致了重复癌的产生,本文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重复癌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增加对重复癌的认识,减少临床工作中的误诊和漏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晓斌;白松;吕国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参麦注射液过敏反应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1岁,息宫颈癌2年余,右腹壁包块疼痛半月,无药物过敏史,诊断为宫颈癌伴腹壁转移,给予参麦注射液增强免疫治疗,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约20分钟后,出现眼、面部皮肤充血,双上肢皮疹,随即出现胸闷、气促、全身出冷汗.查体:BP 125/80mmhg,P 98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早搏,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立即更换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10分钟后症状缓解,30分钟后皮肤充血及瘙痒症状减轻,皮疹消退.

    作者:段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人便秘中西医治疗进展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之一,既可单独出现,亦可是某些疾病的伴发症状,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加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还是诱发和加重原有病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还能引起肠道疾病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点,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笔者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老年人便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徐艺;蔡克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巧用Word文档查找病区日常过期药品的方法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医学领域中也是其中一种.文字处理软件- Word是计算机中普遍适用的一种.作者在管理治疗室药品、物品有无失效的过程中利用自制的表格快速查找失效期,于2010年5月至今在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张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鞣花酸对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

    鞣花酸系从石榴皮中提取的石榴素主要成分,在中医有补气健脾活血、清热解毒,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癌的作用.石榴是常见的红树伴生植物,属于茜草科山石榴属,有很好的药用价,如抗肿瘤和抗生育以及驱虫和抗痢疾等[1].目前,应用于肺心病治疗报道甚少.本文通过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鞣花酸对肺心病免疫功能的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邝军;张立波;朱建勇;何敏;叶青;苟志斌;范荣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老年病科应用的体会

    目的 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老年病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护理单元,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护士责任感.结果 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护沟通更默契.结论 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医疗安全.

    作者:许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11年ASCO会议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热点

    第47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于2011年6月3日~7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本文对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的热点总结如下.

    作者:禚银玲;郭其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64排CTA技术与DSA血管成像,探讨64排螺旋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科行CTA冠脉成像患者中,随机选择5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与DSA介入血管造影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共191支血管,CTA发现102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LAD 38支,D1 22支,LCA 17支,LMA 15支,RCA 10支.其中管腔狭窄>50%者89支,管腔狭窄>75%者47支,管腔完全闭塞者18支.CAG检查发现114支冠状动脉狭窄,LAD 40支,D125支,LCA 21支,LMA 17支,RCA 11支.其中管腔狭窄>50%者95支,管腔狭窄>75%者51支,管腔完全闭塞者18支.两者相比在各血管支狭窄及狭窄程度上CAG均较CTA检出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诊断技术,提高了可疑冠心病患者的检出率,此检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评价、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沈剑辉;于红;汤连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枢神经损伤疾病与烯醇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测定血清烯醇化酶(ENO)的活性,探讨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烯醇化酶的关系.方法 用酶偶联速率法全自动生化仪测定ENO活性.73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例为治疗组,对照组370名体检健康人员.结果 73例患者ENO活性平均为15.52±5.73 U/L,显著高于健康组ENO活性5.91±1.90U/L(P<0.05或P<0.01).结论 本实验探讨血清中烯醇化酶(ENO)活性,提示烯醇化酶活性的变化对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相关意义,对疾病的诊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符晓苏;张志宇;孙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士在临床用药安全中的监督作用

    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如何能够安全用药,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也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因此在工作中护士应加强并做好临床用药监督,并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才能尽大可能的消除一切现存的与潜在的用药隐患.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尘肺患者生命质量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 - BREF量表)对在宁夏煤炭总医院及各个分院现住院治疗的尘肺患者117例和同期住院的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接尘工人83例进行调查,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将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对照组及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对WHOQOL-BREF量表各领域得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病例组各领域得分影响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尘肺患者年龄、民族、工龄、期别、患病状况、确诊时间为自变量,以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为应变量,对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尘肺患者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恐怖症状得分低于国内常模;煤工尘肺患者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敌对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民族、工龄与尘肺患者心理领域有关,期别与其社会领域有关.结论 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其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

    作者:李星慧;糟玲芳;陈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危重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及肌电图探讨

    目的 探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6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均因严重感染等基础疾病转入ICU,均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患者均出现四肢基本对称的肌力下降、感觉异常及腱反射减弱.肌电图结果示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及感觉复合电位波幅明显下降或引不出,4例患者同时合并肌病样改变.结论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是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常见的并发症,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早期认识及治疗本病与预后关系很大.

    作者:何妮;陈洪;冯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