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耳聋耳鸣患者的辨证施护

杨燕;万海青;徐惠丽

关键词:耳聋, 耳鸣, 辨证施护
摘要:我科于2009年至201 1年共收治326例耳聋、耳鸣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患者不同的分型进行个体分析,实施辨证护理方法,使患者保持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于2009年至2011年因突聋入院,共326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48例.小6岁,大72岁.就诊时间短5小时,长10余年.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和力月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芬太尼和力月西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在用药期间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接受呼吸机治疗的COPD急性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芬太尼和力月西组(Ⅰ组,n=15)芬太尼组(Ⅱ组,n=15)和力月西组(Ⅲ组,n=15).分别记录三组病例在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三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芬太尼和力月西均不会影响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安全可行.

    作者:刘洁;姜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尘肺患者生命质量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 - BREF量表)对在宁夏煤炭总医院及各个分院现住院治疗的尘肺患者117例和同期住院的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接尘工人83例进行调查,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将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对照组及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对WHOQOL-BREF量表各领域得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病例组各领域得分影响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尘肺患者年龄、民族、工龄、期别、患病状况、确诊时间为自变量,以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为应变量,对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尘肺患者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恐怖症状得分低于国内常模;煤工尘肺患者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敌对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民族、工龄与尘肺患者心理领域有关,期别与其社会领域有关.结论 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其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

    作者:李星慧;糟玲芳;陈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胰腺癌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

    临床研究发现,胰腺癌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年龄>60岁、长期吸烟、嗜酒、高脂高蛋白饮食、饮咖啡、慢性胰腺炎、接触某些化学致癌物、糖尿病等是公认的胰腺癌高危因素.血糖升高可作为胰腺癌的早期表现之一[1],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几率高于普通人群(2 ~3)倍,但也有20%的胰腺癌患者在胰腺癌诊断的前2年内已有糖尿病或已发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对胰腺癌是病因还是结果,目前仍存有争议.为提高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认识,本文回顾分析了本科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16例及非肿瘤患者9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岩;穆海玉;梁克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CY、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的含量,以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及伴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例,对照组(正常人)34例.将高血压组分为2个亚组:无左室肥厚组(19例)及伴左室肥厚组(14例).所有入选者常规测量其血压、血脂、血糖、HCY及hs-CRP.结果 高血压组HCY及hs- 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中,伴左室肥厚组hs - 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5),而HCY含量无明显差异(P>0.01);血浆HCY、hs- CRP水平与个体平均动脉压显著相关.结论 血浆HCY及hs - CRP浓度与血压值呈正相关;高血压所致左室重构与血浆hs- CRP水平有明显相关性,与HCY水平未见相关性.

    作者:刘萍;高向阳;马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人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骨折后长期卧床休养,导致血液瘀滞,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为有效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使患者早日康复,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在不同血压情况下的变化.方法 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1级患者、2级患者、3级患者各40例,检测其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组间进行比较,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各组患者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随血压级别升高,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同步升高.对于血清胱抑素,高血压1级与2级之间、2级与3级之间比较,P<0.05,1级与3级之间P<0.01.对于hsCRP,高血压1级与2级之间、2级与3级之间、1级与3级之间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增高的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二者与高血压的发生强烈相关,且二者有明显相关性,推测二者均与高血压发生的血管炎症和损伤因素有关,血清胱抑素对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促进作用.推测对血压进行合理管理达到有效控制则可明显降低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李珂;陈其军;李沂;安闽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和规范用药.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1943张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审核处方的9.31%,抗生素滥用处方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49.62%,心血管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6.60%;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给药方案、重复用药、药理拮抗和配伍禁忌及书写不规范等方面.结论 门诊部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应加强监控、注重合作、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以保障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赵荣耀;赵改书;杨晓杰;谭川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发患者数约占全世界50%以上,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食管癌确诊患者中,多数已为中晚期,可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仅为25%左右,因此,同步放化疗已成为不能或不宜行手术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三维适形放疗(3D - CRT)较传统放疗而言,在靶区定位及照射方面准确度更高,使靶区获得高剂量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下降.

    作者:于波;茅卫东;舒忠琴;林峰;刘少平;赵韬;顾小伟;夏林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粘性无菌敷料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中的巧用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诊疗方法之一,真空负压静脉采集血标本是近年来常用的新方法,此种方法简单方便,但对实习生以及低年资的护士来说,此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实习生和低年资的护士对静脉采集血标本这一操作不熟练,在采集血标本的过程中容易使采血针的针头滑脱,造成采集血标本不能一次成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的弊端,我科在采集血标本这一操作过程中采用自粘性无菌敷料,用于固定采血针的针柄,防止采血针的针头滑脱,从而提高了护士采集血标本的成功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江珊珊;吴璟;刘丹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通脉方治疗40例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脉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合并有心绞痛发作病史及心电图有慢性ST-T改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常规给予西药种类,剂量不变,联合组另加自拟通脉方,观察的前1天及2个月后,分别做静息状态下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联合组在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ST -T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股骨颈骨折后致急性发作的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衰主要是老年人疾病,在超过65岁的人群中,心衰发生率将近10%[1].老年心衰患者长期卧床,心功能差,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钙的摄入与吸收减少,易致骨质疏松,加之患者疲倦,头晕,乏力,极易发生跌倒事件,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比一般老年人要高.骨折后的慢性心衰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被动体位,肢体制动,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诱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成功救治、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指导致关重要.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了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股骨颈骨折后致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64排CTA技术与DSA血管成像,探讨64排螺旋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科行CTA冠脉成像患者中,随机选择5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与DSA介入血管造影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共191支血管,CTA发现102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LAD 38支,D1 22支,LCA 17支,LMA 15支,RCA 10支.其中管腔狭窄>50%者89支,管腔狭窄>75%者47支,管腔完全闭塞者18支.CAG检查发现114支冠状动脉狭窄,LAD 40支,D125支,LCA 21支,LMA 17支,RCA 11支.其中管腔狭窄>50%者95支,管腔狭窄>75%者51支,管腔完全闭塞者18支.两者相比在各血管支狭窄及狭窄程度上CAG均较CTA检出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诊断技术,提高了可疑冠心病患者的检出率,此检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评价、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沈剑辉;于红;汤连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提高颅脑损伤的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急救的232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232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全力抢救和精心细致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科学的应用急救程序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顺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呼吸及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呼吸及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对我院54例老年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MV)时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严重基础疾病、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危险因素相关.共检出致病株115株,其中G-菌51.31%,G+菌32.17%,真菌16.52%.结论 老年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病原菌以G-菌为主,真菌感染不容忽视,多呈现多重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孟鸿琼;王茹;张耀云;杨贺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巧用Word文档查找病区日常过期药品的方法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医学领域中也是其中一种.文字处理软件- Word是计算机中普遍适用的一种.作者在管理治疗室药品、物品有无失效的过程中利用自制的表格快速查找失效期,于2010年5月至今在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张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健康宣教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1],它的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佳健康状态.因此如何较好的开展健康宣教,普及宣传卫生科学知识,减低患者因缺乏对疾病治疗的了解而导致的致残率,满足青光眼患者康复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的提高青光眼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我科自2010年1月以来开展了多形式健康宣教方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呼吸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的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然途径.[1 ]呼吸内科危重、老年患者多、管道多、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实习生需掌握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技能及基础护理技术,所以对实习生的临床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制定了能突出呼吸内科特色的临床带教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金静;曹俊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 近期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28例,入选对象接受了吞咽功能检查及“护理工作量调查表”调查,并按住院经过中是否发生吞咽障碍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128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摄食-吞咽障碍者59例(46.09%),未发生吞咽障碍者69例(对照组).吞咽障碍组的的健康教育时间、心理护理时间、康复护理时间、基础护理时间、个体化护理时间和各类护理总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老年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较大.

    作者:崔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枢神经损伤疾病与烯醇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测定血清烯醇化酶(ENO)的活性,探讨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烯醇化酶的关系.方法 用酶偶联速率法全自动生化仪测定ENO活性.73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例为治疗组,对照组370名体检健康人员.结果 73例患者ENO活性平均为15.52±5.73 U/L,显著高于健康组ENO活性5.91±1.90U/L(P<0.05或P<0.01).结论 本实验探讨血清中烯醇化酶(ENO)活性,提示烯醇化酶活性的变化对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相关意义,对疾病的诊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符晓苏;张志宇;孙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患患者数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是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降压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键.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下面浅谈一下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姜燕飞;陈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