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力;王南丽
目的 研究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7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6例,另外纳入30例虽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IL-6、TNF-α水平.结果 对照组、SAP组和UAP组血浆IL-6和TNF-α水平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IL-6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64±2.49)pg/L、(14.79±2.53)pg/L、(18.87±2.58)pg/L;TNF-α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08±4.23)ng/L、(19.87±4.43)ng/L和(22.91±4.51)ng/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血浆IL-6与TNF-α在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琴;刘丽军;信栓力;常超;赵秀峰;韩丽英;孟利民;张仁杰;卢英霞;孔令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极极低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床旁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4例诊断PDA的极低体重早产儿,行床旁开胸PDA结扎术,从术前准备、麻醉管理及手术方法三个方面分析极低体重早产儿床旁PDA手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 24例极低体重早产儿床旁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30.8±12.5) min,出血量平均为(10.5±4.6)ml,呼吸机辅助平均时间为(6.4±2.5)d.术后平均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脉压增大.所有患儿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围术期无意外及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均无动脉导管再通和肺炎发作.结论 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实施床旁PDA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安育林;周更须;王辉;刘宇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共成功造模23只,其中18只按照饲养时间随机分为3组;4周(n=6)、12周(n=6)、24周(n=6)],同时设置18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饲养4周(n=6),12周(n=6)和24周(n=6),在相应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CTGF含量,同时进行肾脏病理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CTGF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随病程的进展,表达逐渐增高.第4周分别为(0.88±0.05)×103/μm2 vs.(0.41±0.06)×103/μm2,第12周分别为(0.29±0.05)×103/μm2 vs.(0.60±0.05)×103/μm2,第24周分别为(3.13±0.08)×103/μm2 vs.(1.50±0.05)×103/μ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GF的含量与肾脏间质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r=0.89)、肾小球胶原沉积评分(GCDS)(r=0.87)、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TIDS)(r=0.76)、肾小球系膜基质指数(Ms/Gs)(r=0.82)(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CTGF的高表达,可能与肾脏纤维化有关,检测肾脏CTGF含量可考虑作为评价肾脏纤维化的方法.
作者:张树华;孙冬梅;马琳;李静;谢芳;杨华;孙萌;薛瑞凤;刘洋;张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影响华法林代谢及作用的多个相关基因进行测定,探讨其对中国人群低强度华法林抗凝稳定剂量的影响程度.方法 共纳入170名拟采取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对其与华法林代谢及作用相关的3个基因CYP2C9(rs1057910)、VKORC1(rs9923231)、CYP4F2 (rs210862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SNP)进行检测,随后给予华法林治疗,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观察90天,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因素、INR值及华法林稳定剂量,分别判断临床及基因因素对华法林稳定剂量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 CYP2C9、VKORC1、CYP4F2的5个SNP位点的SNP对华法林稳定剂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年龄、体表面积、抗凝第4天INR值以及CYP2C9、VKORC1、CYP4F2 的SNP是华法林抗凝稳定剂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SNP可以独立解释18.6%的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差异.结论 在目标强度为INR1.8~2.5的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中,CYP2C9(rs1057910)、VKORC1(rs9923231)、CYP4F2 (rs2108622)多态性对稳定剂量存在显著影响,可在临床工作中对上述3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对抗凝初期华法林的剂量进行预先调整.
作者:许强;尹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受试者依从性是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因素.大型临床试验因协作单位多、纳入样本大、观察周期长,常导致受试者依从性较差.本文分析了临床试验中影响受试者依从性的常见因素并结合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研究(CACT-IHF),对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
作者:王帅;毛静远;王贤良;赵志强;侯雅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以及瑞舒伐他汀对二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纳入2011年3月~2011年1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行冠脉造影确诊ACS患者55例(ACS组),同期纳入胸痛行冠脉造影但结果正常者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IL-6和MMP-9水平,比较两组差异;ACS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4周后再次检测IL-6和MMP-9血浆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CS组IL-6和MMP-9水平均较高[分别为:(23.76±5.78)ng/ml vs.(17.56±5.34)ng/ml和(19.87±5.68)mg/L vs.(16.59±5.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4周后血浆IL-6和MMP-9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炎症反应可能参与ACS的发病过程,瑞舒伐他汀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赵秀峰;刘丽军;信栓力;常超;张兰华;刘桂兰;裴利敏;李琴;马燕霞;朱洁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临床特征及探讨经肾动脉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TA)诊断ARAS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2005年1月~201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患者中经肾动脉造影确诊为ARAS患者179例(肾动脉狭窄>50%),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肾动脉超声及肾动脉CT造影(CTA)与肾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 179例ARAS患者中,有74例(41.34%)表现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96例(53.63%)伴胸痛,6例(3.35%)出现急性肺水肿,102例(57%)伴肾损害.其中124例ARAS患者同时进行了肾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肾血流速度>171cm/s时有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此时肾动脉超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75%;另有23例(46支血管)同时进行了肾动脉CTA检查,肾动脉CTA显示的狭窄血管数多于肾动脉造影[32支(69.6%) vs.26支(56.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2).结论 ARAS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又以肾损伤、胸痛和高血压为常见,肾动脉超声诊断ARA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而肾动脉CTA较肾动脉造影存在过度诊断的倾向.
作者:朱海龙;孙志军;蒋博;王峙峰;王锦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中、重度高血压病126例[收缩压(SBP)≥140 mmHg,舒张压(DBP)≥105 mmHg],每日晨服拉西地平(4~6)mg联合缬沙坦80mg,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拉西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4周后,SBP平均值较服药前降低33.9mmHg,DBP平均值降低25.7mmHg,血压达标(SBP<140mmHg,DBP<90mmHg)率为88.2%,治疗前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拉西地平联合缬沙坦降压效果明显,安全性好,可作为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孙贵诚;程伟;张颖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调节系统,在生理情况下对血压调控、水盐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而在病理情况下,RAAS与血压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血管中层硬化、细胞凋亡、心力衰竭等均密切相关.本文对RAAS的研究现状、RAAS与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熊力;王南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倾斜试验(NUTT)和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倾斜试验(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倾斜试验(NUTT)和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倾斜试验(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0月.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及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RCTs,晕厥患者1054例.Meta分析结果示:N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真阳性(OR=1.16,95%CI:0.90~1.50,P=0.24)、真阴性(OR=1.50,95%CI:0.74~3.03,P=0.26)以及诱发晕厥所需时间(SWD=-0.30,95%CI:-0.78~0.18,P=0.22)与IUTT相似,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OR=0.31,95%CI:0.18~0.54,P<0.001);NUTT与IUTT的灵敏度分别为0.64(95%CI:0.59~0.69)和0.59(95%CI:0.54~0.64);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1~0.93)和0.83(95%CI:0.76~0.8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82;SE分别为0.05和0.05.结论 N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灵敏度、特异度、诱发晕厥所需时间与IUTT相当,但可明显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本研究纳入的原始文献质量偏低,影响研究结果的论证强度,有待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RCT,以求进一步验证NUTT与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优劣.
作者:王松云;鲁志兵;赵劲波;江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二尖瓣手术左房顶入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1年8月~2012年3月行二尖瓣手术患者46例,其中选取左房顶入路者纳入左房顶组(n=23),其他入路(房间隔或房间沟入路)者纳入对照组(n=2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视野显露程度和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均一次手术成功,左房顶组二尖瓣显露满意(可显露二尖瓣全貌)占60.87%,一般显露(可显露二尖瓣大部分)占34.78%,均未在术中扩大切口或变更手术入路,左房顶组和对照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80±21)min vs.(86±27)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50±14)min vs.(60±1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4)d vs.(12±4)d]、术后24小时胸腔引流量[(311±63)ml vs.(276±78)m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院内和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左房项入路行二尖瓣手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近期效果切确,远期预后需进一步随访.
作者:符竣;陈绪发;庾华东;王波;陶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北京大兴某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发生的特点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纳入北京大兴区长子营地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2223例,作为高血压组;纳入同期60岁以上非高血压人群813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情况、治疗及控制情况;同时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等数据.结果 在高血压组中高血压Ⅰ~Ⅱ级占90.15%,高血压Ⅲ级占9.85%;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30.78%;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6.97%、55.55%和23.57%.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血糖、血脂、尿酸、体重指数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较高(P<0.05).结论 当地农村老年高血压以轻中度为主,该群体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较高,但治疗和控制率相对较低;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造成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作者:鲍艳江;郭雪微;刘东云;任骏;张连波;宋志鑫;张彩红;高永莉;马丽娟;郭茂林;鲍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通过内膜破口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沿主动脉长轴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系统危重急症.虽不是常见病、多发病,但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该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且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
作者:杨梅;张刚;曹雪滨;周建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既往曾发生胸痛胸闷症状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0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51)和非冠心病组(n=55),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雌二醇(E2),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平均年龄(64.37±1.12)岁,非冠心病组平均年龄(63.16±1.00)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E2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19.31±1.20)pg/ml vs.(31.70±4.25)pg/ml,P<0.05],ACE水平则高于非冠心病组[(67.96±6.59)U/mL vs.(58.38±5.31)U/mL,P<0.05],同时雌激素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呈负相关(r=-1.652,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可能与E2水平较低和ACE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马娟;杨帆;魏经汉;赵洛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研究所青年(≤45岁)AMI患者150例,作为青年AMI组;纳入同期45岁以上AMI患者160例,作为老年AM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与老年AMI组相比,青年AMI患者男性比例和吸烟比例较高(分别为:96.0% vs.75.6%和62.7% vs.35.6%),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例较低(分别为37.3% vs.49.4%和40.0% vs.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32例青年AMI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占50.0%),有8例(6.1%)未见明显冠脉狭窄,以单支病变为主;老年组则以多支病变为主(占74.8%).结论 与老年AMI相比,青年AMI患者合并症发生率较低,但吸烟比例较高,同时青年AMI患者较老年AMI的病变累及冠脉少,多以单支病变为主.
作者:胡星星;张然;陈杰;陈晨;朱庆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人脐带Wharton's Jelly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Wharton's Jelly,WJ-MSCs)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BM-MSC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治疗效果.方法分离鉴定人WJ-MSCs和BMMSCs;小鼠随机分为MI组、WJ-MSC组、BM-MSC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于心肌梗死3h后分别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1×106 WJ-MSCs和1×106 BM-MSCs ;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n=8),分离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术后3h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小鼠心功能;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MI组相比,WJ-MSC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升高,左室收缩末内径下降,肺重/体重比下降,心重/体重比下降,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WJ-MSC组上述疗效与BM-MS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静脉移植WJ-MSCs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抑制心脏重塑,其疗效与BM-MSCs相当.
作者:王永伟;张晋;徐曼;赵静;刘元林;张毅;张孝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代表着宿主防御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LRs可通过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识别入侵的病原体,通过一系列特定的衔接蛋白和激酶参与的细胞内途径进行信号转导,终致转录因子和炎症反应的激活[1].
作者:陈雯;谢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操作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成为穿刺操作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室近期1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经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失败且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采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治疗假性动脉瘤,效果显著.
作者:郭晓萍;齐书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乳兔窦房结细胞(sinus node cell,SNC)的分离、纯化、培养与鉴定.方法 选用新生新西兰乳兔5只,采用双酶解法对细胞进行消化分离,差速贴壁结合5-BrdU对分离的细胞进行纯化培养,观察SNC形态变化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SNC进行动作电位的记录.结果 培养得到的SNC主要有3种形态:梭形、三角形与不规则形,而梭形细胞多,搏动频率快,符合窦房结细胞的特征.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10个梭形细胞的动作电位中,平均大舒张电位为(-50.9±5.3)mV,动作电位幅度为(61.9±4.8)mV.结论 采用双酶解、差速贴壁及BrdU对乳兔窦房结细胞进行消化、分离可得到纯化的SNC,此种方法得到的SNC状态活性良好,且具有典型特征的动作电位.
作者:刘如秀;刘宇;汪艳丽;彭杰;徐利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米力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T,n=23)和米力农治疗组(MT,n=23).CT组采用吸氧、抗感染、怯痰平喘等治疗,MT组在CT组治疗法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7d为1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脑钠肽(BNP)水平,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输出量(CO)的变化.结果 MT组6MWT高于CT组[(299.3±89.5)m vs.(243.2±68.8)m,P<0.05],CO也显著高于CT组[(4.1±0.9)L/min vs.(3.6±1.3)L/min,P<0.05]; 同时,MT组BNP低于CT组[(332±136)ng/L vs.(485±102)ng/L,P<0.05],mPAP也低于CT组[(32.3±7.6)mmHg vs.(38.2±6.2)mmHg,P<0.05].结论 米力农治疗可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及心功能,且可降低肺动脉压.
作者:伏婷婷;冯华松;聂舟山;孟激光;张燕;张春阳;李泳群;段蕴铀;丁新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