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醒;王瑜;杨昕婧;杨秀岩;李想;梁星辰;俞秋云;图娅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脑卒中风险的评估、预防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老年(≥65岁)髋部骨折患者所接受的围术期脑卒中风险控制方法,包括术前脑卒中风险筛查与处理、识别脑卒中防治重点人群、术前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术中监测、术后处理等,总结围术期脑卒中发生情况. 结果 17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有24例(13.41% )未行手术治疗;头颈动脉CTA回报颅内动脉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9例(5.03% ) ,其中5例(2.79% )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10 d左右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并顺利出院,1例(0.56% )行DSA后无介入治疗指征,正常安排骨科手术,术后顺利出院,3例(1.68% )拒绝行进一步的DSA检查及介入治疗,强烈要求直接行骨科手术并自愿承担手术相关风险,术后顺利出院;CTA和DSA发现脑动脉瘤2例(1.12% ) ,未接受特殊处理,顺利行髋部骨折手术;2例(1.12% )术前确诊的新发脑梗死,由脑血管外科医师行头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并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约4周后顺利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髋部骨折术后诊断新发脑梗死2例(1.12% ) ,均转入神经内科治疗. 结论 完善的术前脑卒中风险筛查及处理、合理实施围术期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严密的术中监测及积极术后处理,使脑卒中高危患者和新发脑卒中患者尽早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作者:王超群;翟帅杰;常运鹤;郑洋;王治乾;李玉佳;张亚辉;王庆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管壁的运动特点,评价颈动脉弹性的变化. 方法 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对111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的采集,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和斑块情况,分为M S斑块组34例、M S无斑块组31例及正常对照组46例.所有病例均采集距右侧颈总动脉分叉 1 cm 处短轴切面的动态图像,应用 VVI脱机软件自动测量各节段的径向速度大值(V)、切向应变大值(S)、切向应变率大值(SR)及整体管壁的平均 V(EV)平均S (ES)、平均SR(ESR). 结果 MS斑块组较MS无斑块组及对照组IMT增厚,(P<0.01) ,MS无斑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M S两组V 、S 、SR及 EV 、ES 、ESR均较对照组减低(P<0.01) ;MS组间各节段的 V 、S 、SR及 EV 、ES 、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与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 -0. 305 、-0. 625 、-0. 647 、-0. 337 ,均 P<0. 01) ,ES与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 -0. 252 ,P<0. 05 、-0. 673 ,P<0. 01 、-0. 528 ,P<0. 01 、-0. 273 ,P<0. 05 ) ;ESR与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胆固醇白血症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 -0. 315 ,P<0. 05 、-0. 697 、-0. 609 、-0. 385 ,均 P<0. 01 ) . 结论VVI技术能够分析颈动脉血管壁的运动特征,较常规超声更早发现老年 MS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为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曹丽;张凯;曾莎;张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 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老年(年龄≥70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Ⅲ型以上)患者36例进行随访分析.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 ± 2.6)个月.随访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0~18 周,平均 14周. 2例患者出现轻度髋内翻畸形,术后疗效根据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4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 . 结论 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刘圣凯;袁志;李岩;毕龙;郑天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科和老年科共同管理(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连续治疗的年龄≥65岁患者49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65~99岁,平均79.6岁;女性344例(69.9% ) .统计分析多科室协作、骨科和老年科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至手术时间、病死率和活动能力. 结果 49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434例(88.2% ) ,49.8% (216/434)的患者在住院48 h内完成手术,手术距离住院时间平均66.5 h(6~246 h) ,院内病死率为0.7% (3/434) . 382例(88.0% )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2个月(16~27个月) .期间共死亡38例(9.9% ) ,1年内死亡25例(6.5% ) . 344例存活患者平均 Parker活动能力评分由伤前8.4分降到终随访时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162例(47.1% )患者恢复到伤前的活动能力. 8例(2.1% )患者进行了骨折部位的二次手术. 结论 骨科和老年科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有较低的院内死亡率和1年病死率,但患者活动能力明显下降,多数患者不能恢复到伤前的活动状况.
作者:杨明辉;王颢;李文菁;王满宜;吴新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常由低能量损伤所致,与老年骨质强度减弱有密切的关系[1-2].老年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但在治疗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时机、内固定的方法、人工关节置换、围术期治疗、康复和骨质疏松等.
作者:危杰;伊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是兴奋性突触中含量丰富、主要的一种突触脚手架蛋白,是突触功能的标志性蛋白.蛋白质的棕榈酰化是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在神经系统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脏器组织,PSD-95依赖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并且其棕榈酰化已成为神经可塑性及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热点.
作者:张莹晗;张红红;孔二艳;张中健;王小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衰弱与血液生物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北京医院体检60岁以上老年人中资料完整者371例,进行衰弱表型评估和老年综合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25(OH)D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的水平,并进行衰弱与上述生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随衰弱程度升高,IL-6 、TNF-α 、Hcy和 IGF-1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随衰弱程度加重,25 (O H )D有下降趋势、叶酸和B12及hsCRP有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排除年龄、体质指数、性别、临床指标(听力下降、尿失禁、疼痛、营养不良、认知功能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抑郁、失眠、贫血)的影响后,IL-6 、Hcy 、IGF-1与老年人衰弱程度相关(OR=1.012 、1.017 、1.007 ,95% CI=1.005~2.041 ,1.011~1.118 ;1.002~1.073 ;P=0.033 、0.021 、0.047). 结论 血液中IL-6 、Hcy和IGF-1与老年人衰弱程度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老年人衰弱的生物指标.
作者:施红;孟丽;石婧;王大光;邵聪;庞婧;范国庆;李悦芃;张帅;赵籥陶;李雪;李晶;赵昕;张铁梅;段春波;于普林;奚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且病情复杂,是创伤骨科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概述了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要点和特点、诊断分类和治疗方法,并且总结了目前老年髋部骨折治疗领域里的新理念、新模式,以期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季祥;文良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 APK/ERK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依达拉奉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 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记忆力评分、定向力评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及回忆能力评分均降低(均 P<0.01) ,经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得到增加(均 P<0.01) ;血清中大鼠肉瘤蛋白(Ras)、迅速加速纤维肉瘤(Ra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MAPK/ERK激酶(MEK)、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及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减弱,而瘦素及其受体蛋白表达增强(均 P<0.01) ,且经依达拉奉治疗后上述因子异常得到恢复(均 P<0.01). 结论 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能改善患者体内M APK/ERK信号通路蛋白的异常表达水平.
作者:苏洲;田小军;王玉梅;史莉瑾;张雪莹;王聪聪;宋景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 调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2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无菌方法收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或晨痰进行细菌培养,根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程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分析致病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 结果 22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经痰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检培养送检率为100.0% ,检测阳性率为64.9% (144/222) ,共培养鉴定出致病菌21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34.7% )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127株(58.8% ) ,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 结论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但多数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通过分析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率对临床医生合理选取抗菌药物以及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虹;王卫彪;李岱;钱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内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65例60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术后1个月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665例患者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5% (30例) ,危险因素包括性别、术前高白细胞、低白蛋白血症(血红蛋白<35 g/L) 、肾功能不全、低钠血症、肺动脉高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电图异常ST段改变;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9% (46例) ,白细胞、低白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既往呼吸衰竭病史和异常肺纹理是其危险因素(P<0.05或 P<0.01).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既往并发症、低白蛋白血症、异常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低钠血症是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凤坡;刘湘雪;刘军川;季祥;纪泉;文良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特点及早期康复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123例患者中男51例、女72例,年龄67~96岁,平均(83.5 ± 4.8)岁;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1例;术前有91.1% (112/123)患者有内科合并疾病,术后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 (5/60) ,术后1年病死率6.7% (4/60)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 (14/63) ,术后1年病死率20.6% (13/6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病死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 、5.034 ,P=0.033 、0.025 ) . 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多,采取恰当的围术期处理、麻醉手术方法及早期康复治疗,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取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刘四海;王飞;韩新祚;崔志刚;王安庆;刘克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疗效.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存疾病、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并发症、病死率、功能恢复等资料,比较术后1年死亡与存活患者资料差异,分析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101例,平均年龄(92.3 ± 2.7)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6例、股骨颈骨折35例,术前能够独立行走患者45例、需要辅助装置行走患者56例.术后30 d死亡9例(8.9% ) 、术后6个月死亡17例(16.8% )、术后1年死亡27例(26.7% ) ,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伤前不能独立行走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98 ,P=0.020) . 结论 手术是90岁及以上长寿髋部骨折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伤前活动能力差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衰弱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晓斌;赵建文;张建政;刘智;王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脆性骨折联盟引领起草了改善脆性骨折治疗的全球行动呼吁.该全球行动呼吁已经得到全球81个相关专业学术组织的支持,发表在 2018 年49 卷第 8 期《Injury》杂志.中国脆性骨折联盟将该行动呼吁翻译成中文,期望能引起大家对脆性骨折的关注.
作者:吴新宝;杨明辉;王满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术(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15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获12~72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达96.0% . 155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内固定物相关术后并发症,其中骨折复位固定的患者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或内向穿出7例,其中5例再行人工关节置换,髋内翻5例,主要发生于股骨转子内后方存在明显骨折碎裂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3例,为骨折累及股骨距及小转子术中做软组织广泛剥离,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为82分. 结论 PFNA螺旋刀片的位置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而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性骨折及骨折复位不良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宋铁楠;王旭明;于小均;李国军;李英豪;邵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肠道菌群是构成人体微生态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随人体的增龄而变化.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讨肠道菌群与老年人群的疾病和健康的潜在联系,发现菌群的变化受增龄、多重用药、生活方式、膳食等多因素影响.且未来将有望应用于衰弱、肌少症及老年慢病的综合评估、动态监测和干预治疗.因此,本文从老年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影响因素、常见老年疾病菌群特征、菌群干预及长寿菌群资源特点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起;孙亮;齐海梅;蒋梦华;杨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 )在四川省综合医院老年科的开展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明确老年科的人员构成及培训教育是否对CGA的开展有影响. 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对纳入所有四川省质控中心的参加单位,对综合性医院的老年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开展CGA条目数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线性关系,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医院级别(β= -5.4 ,P=0.03)、参加老年性疾病相关培训班≥3次的人数(β=0.2 ,P=0.05)、每床配备护士人数(β=15.6 ,P=0.03)、医师硕士人数(β= -0.2 ,P=0.04)、医务人员平均年龄(β= -0.6 ,P=0.05)与CGA开展的条目数相关. 结论 CGA开展的条目数目与医院级别、积极参加老年专科培训、每床配备护士人数、医师硕士人数、医务人员的年轻化正相关.
作者:谢冬梅;董碧蓉;岳冀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严重的骨折.老年髋部骨折后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要求我们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全面考虑,保证治疗有效和安全.
作者:文良元;吴新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信作者:吴彩堂,Email :409009827@ qq. co mCorresponding author :Wu Caitang ,Email :409009827@qq. com研究结果显示,> 60 岁年龄人群中约有56.1% 的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糖,29.6% 患者合并糖尿病[1]. γ-谷氨酰转移酶(GG T )被认为是评价肝胆系统疾病的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GG T 水平增高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2],且能够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发生风险.本研究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T2DM )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血清GGT水平,探讨其在评价患者近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预后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吴彩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超声清创对糖尿病足溃疡(DFU )的疗效. 方法 系统检索数据库和杂志中关于超声清创治疗DFU的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性研究及队列研究,双人对文献进行筛检、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 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总共624例患者.与传统清创比较,超声清创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短,M eta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WMD)= -20.78 ,95% CI :-35.72~ -5.85 ,P=0.006] ;共3项研究结局指标含有患者伤口平均愈合率,Meta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2.53 ,95% CI :19.19~25.87 ,P<0.001) ;共2项研究结局指标含有患者伤口平均愈合面积,但Meta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 -5.82 , 95% CI :-18.43~6.80 ,P=0.370). 结论 超声清创治疗DFU优于传统清创.
作者:徐亚青;安艳军;郑宋宋;姬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