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部症状首发的颅内动脉瘤一例

张钢琴;原艳波

关键词:眼部症状, 上睑下垂, 语言障碍, 眼部检查, 偏头痛, 双眼复视, 前房深度, 活动障碍, 阵发性, 外伤史, 前额部, 肿胀, 肢体, 右眼, 眼睑, 血压, 疼痛, 四肢, 视力, 神志
摘要:患者男性,68岁.因出现右上睑下垂,双眼复视伴偏头痛3 d,于2008年4月22日入院.头痛为右侧前额部阵发性跳痛,无恶心、呕吐,四肢有力,肢体无麻木、疼痛及活动障碍,无语言障碍、发热及抽搐,否认眼外伤史.查体:血压140/90mm Hg,神志清楚,颈软,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上睑下垂,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度正常,房角开放.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骨密度减低是女性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其风险比甚至超过传统危险因素[2].在诸多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贺琳;徐浩;黄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列腺体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意义

    药物治疗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90%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治疗靶点,但其应用都应遵循BPH的临床治疗原则.中国BPH诊治指南推荐的BPH患者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为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LUTS),长期目标为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及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在减少药物治疗不良翻印的同时保持患者较高的生活治疗是BPH药物治疗的总体目标。

    作者:张祥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眼部症状首发的颅内动脉瘤一例

    患者男性,68岁.因出现右上睑下垂,双眼复视伴偏头痛3 d,于2008年4月22日入院.头痛为右侧前额部阵发性跳痛,无恶心、呕吐,四肢有力,肢体无麻木、疼痛及活动障碍,无语言障碍、发热及抽搐,否认眼外伤史.查体:血压140/90mm Hg,神志清楚,颈软,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上睑下垂,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度正常,房角开放.

    作者:张钢琴;原艳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内科治疗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老年科男性患者并存泌尿外科疾病越来越常见.另一方面,泌尿外科的患者也呈现出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趋势,这也使这两个科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加强泌尿外科和老年科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那彦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Meige综合征的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人Meige综合征的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8例老年Meige综合征患者进行BTX-A重复治疗12次或12次以上,在第1次、第6次及第12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根据Cohen标准对患者进行肌肉痉挛程度分级,前后对照评价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后的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第1次、第6次及第12次治疗的疗效、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别. 结果 3次治疗的显效率均为100%,起效时间分别为(3.5±1.7)d、(3.18±1.76)d和(3.3±1.9)d,疗效持续时间分别为(25.4±2.1)周、(24.6±2.3)周和(25.4±1.8)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4/48)、6.3%(3/48)和8.3%(4/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Meige综合征BTX-A重复治疗远期疗效显著而稳定、安全.

    作者:邓远飞;曾文双;王小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无创机械通气(NMV)在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治疗前后血浆脑钠素(BNP)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 方法 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分为NMV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为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降肺动脉压、强心、利尿剂等药物并加用鼻导管给氧治疗.NMV治疗组则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加用NMV治疗,观察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浆BNP和ET-1的变化. 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MV组治疗72 h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明显,其SaO2、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下降(t=2.23~3.92,P<0.05或P<0.01).NMV治疗72 h后血浆BNP和ET-1水平随缺氧的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的纠正而显著降低(t=2.93、3.56.均为P<0.01),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0.69、-0.61,均P<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r=0.51、0.42,均P<0.05).结论 NMV在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的同时,也降低患者血浆BNP和ET-1水平,NMV对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殷少军;吕中伟;傅佩芳;张国良;颜正茂;彭爱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科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就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PBH)患者的就诊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中国9个城市的26家医院1527例年龄≥60岁的门诊BPH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秩和检验和秩相关的方法 评价BPH患者就诊需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1527例BPH患者中,大部分患者认为医生开具检查项目前与之沟通1297例(84.9%)、认为自己需要BPH进展的健康指导1310例(85.8%)、认为自己需要BPH诊断的健康指导1279例(83.8%)、认为自己需要BPH治疗的健康指导1329例(87.0%)是必要的.医生开具检查项目前与之沟通、认为自己需要BPH进展、诊断、治疗的健康指导在不同年龄分组、医疗保健、症状持续时间、疾病确证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不同民族、退休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就诊情况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患者就诊需求高,与年龄分组、医疗保健、症状持续时间、疾病确诊时间、IPSS、QOL评分等有关,并希望得到健康指导.

    作者:张传芳;王建业;杨静;付陈超;吴楠;史静垮;刘明;于普林;孙振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或下尿路症状的治疗新靶点5型磷酸二酯酶

    近50年前研究人员因确认环磷酸腺苷(cGMP)时即发现了磷酸二酯酶(PDEs),但是有关PDEs的药物靶点作用直至数十年后才被人们所认识.研究者1990年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中意外发现5型PDEs抑制剂(PDE5-I)西地那非可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使得人们开始关注PDE5与泌尿外科疾病的关系,尤其是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理生理和PDE5的相关性.

    作者:杨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血脂异常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中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在我院体检的中老年男性共401例,通过现场询问病史,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直肠指诊,经直肠B超分为两组:(1)BPH组192例;(2)非BPH组209例.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及危险分层差异. 结果 两组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t=0.388,P=0.698;总胆固醇(TC):t=0.449,P=0.65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0.151,P=0.88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0.628,P=0.531)]、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分层(X2=4.094,P=0.2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PSS评分与血脂异常亦无明显相关性(TG:X2=5.855,P=0.054;TC:X2=3.813,P=0.149;LDL-C:X2=1.704,P=0.427;HDL-C:X2=3.289,P=0.193). 结论 BPH并存血脂异常临床多见,但在BPH下尿路症状以轻中度为主的体检人群中.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不如以需手术治疗的中重度BPH患者为纳入人群的类似研究关系明确,其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作者:林秀芳;曾莉;黄昶荃;董碧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防治老年人多西紫杉醇过敏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多西紫杉醇周疗法的老年患者中用低剂量地塞米松防治其过敏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用多西紫杉醇(25 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28 d重复)或多西紫杉醇+顺铂(多西紫杉醇25 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顺铂2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28 d重复)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非等量随机对照方法 ,按入院顺序以3:2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91例,年龄65~82岁,中位年龄68岁.其中试验组54例,预处理方案为地塞米松4.5 mg,每日1次;对照组37例,预处理方案为地塞米松8 mg 2次/d,均为多西紫杉醇用药前1 d、用药当天和用药后连续3 d口服.所有患者均按照改良疾病累积评分表(MCIRS)进行评分.不良反应评价参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3.0版. 结果 91例患者中发生过敏反应7例(7.7%).其中试验组发牛过敏反应4例(7.4%),对照组发生过敏反应3例(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主要症状为皮疹或瘙痒3.3%(3/91)、血管性水肿2.2%(2/91)、发热或寒战1.1%(1/91)和胸部不适1.1%(1/91).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疲劳、肌痛、兴奋或失眠和胃部烧灼感.. 结论 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安全有效,与常规剂量比较,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

    作者:张明军;陈振东;潘跃银;郝吉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长期应用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服用非那雄胺14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994年12月至2009年2月连续服用非那雄胺(5 mg/d)治疗BPH的41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夜尿次数、前列腺体积、血肌酐、丙氨酸氦基转移酶(ALT)、血白细胞、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变化;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急性尿潴留、接受外科治疗及药物特殊不良作用(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41例患者观察终止时平均年龄(87.9±5.4)岁,平均治疗时间(141.1±27.1)个月.治疗前后,患者夜尿次数分别为(1.8±1.5)次和(3.2±1.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P<0.05);前列腺体积分别为(44.9±26.6)ml和(42.8±31.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分层研究发现,治疗前前列腺体积<25 ml者,治疗后体积增大17.3%(t=-0.88,P>0.05);治疗前体积25~40 ml者,治疗后体积缩小17.2%(t=2.59,P<0.05);治疗前体积>40 ml者,治疗前后体积缩小1.1%(t=0.07,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分别为(96.8±18.6)μmol/L和(86.4±32.3)μmol/L(t=1.79,P>0.05),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4±1.5)×109>/L和(6.0±1.7)× 109/L(t=1.13,P>0.05),PSA分别为(1.2±2.0)μg/L和(1.4±1.7)μg/L(t=-0.49,P>0.05).本组3例(7.3%)发生急性尿潴留,经导尿后好转;无确诊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病例. 结论 BPH患者长期服用非那雄胺可以有效控制BPH的临床进展,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万奔;朱刚;王建龙;王建业;许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分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中常见,早期出现的症状为小便次数增多,排尿时间延长,夜尿增多;后期尿流不能成线而成点滴状.并发症有急性尿潴留,慢性尿潴留致肾功不全或肾积水,感染、血尿等.有些患者继发腹股沟疝,脱肛、内痔等.BPH与很多内科疾病都有关系,如高血脂、冠心病等[1-2].为便于基层医务工作者事了解和认识BPH这种疾病,我们通过对内科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进行下尿路症状筛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占岚;张传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肠道菌群与肠道黏膜免疫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肠道菌群的特点及对粪便中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的影响. 方法 60岁以下健康成年人36例为对照组,60岁及以上老年人68例为老年组,分别取新鲜粪便,选择肠道菌群中7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包括4种厌氧菌、两种需氧和酵母样真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计算出反映肠道定植抗力的指标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取新鲜粪便测定SIgA含量. 结果 老年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分别为(9.1±1.1)lgCFU/g和(10.2±0.8)lgCFU/g(t=-2.948,P<0.01);肠杆菌分别为(9.2±1.3)lgCFU/g和(8.2±0.7)lg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1,P<0.05);肠球菌分别为(8.5±1.4)lgCFU/g和(7.1±1.6)lg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P<0.05);肠道定植抗力分别为1.02±0.14和1.2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9,P<0.01),粪便中SIgA分别为(652.9±184.3)μg/ml和(793.5±150.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5).双歧杆菌数量变化与粪便中SIgA水平相关(r=0.562,P<0.01). 结论 老年人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增加;老年人肠道定植抗力下降、肠黏膜免疫功能降低,与老年人肠道菌群改变相关.

    作者:许冬;李敏;王建成;王惠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特点及诊治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的特点及诊治过程中采取的必要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岁20例,≥60岁8例. 结果 <60岁组重症肺炎发生在术后1~13个月,均有发热,咳嗽10例,咳痰8例;Ⅰ型呼吸衰竭6例,Ⅱ型呼吸衰竭3例;大叶性肺炎6例,间质性肺炎13例,肺实变1例;病原体不明4例,病原体明确者16例,其中单纯细菌性肺炎4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4例、卡氏肺囊虫性肺炎2例、支原体感染1例、结核感染1例、混合感染4例(细菌+病毒2例、细菌+真菌1例、细菌+结核1例).病程初期均给与广谱抗生素、抗病毒、抗真菌药物全覆盖治疗(哌拉西林他佐巴坦/左氧氟沙星+大扶康+更昔洛韦).后期依据病原学结果 给与相应治疗.全覆盖治疗无效时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治愈17例,死亡3例.≥60岁组肺炎发生在术后1~9个月.亦均有存在发热,咳嗽5例,咳痰3例;Ⅰ型呼吸衰竭3例,Ⅱ型呼吸衰竭1例.大叶性肺炎3例,间质性肺炎5例;病原体不明3例,病原体明确者5例,其中单纯细菌性肺炎2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例,混合性肺炎2例(细菌+巨细胞病毒1例.细菌+真菌1例).采取与<60岁组同样的治疗方案,治愈5例,死亡3例. 结论 老年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以术后1~9个月多发.致病体以细菌及巨细胞病毒为主.早期宜采用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感染的全封闭式联合用药,并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明确致病体后使用窄谱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对不明病原体感染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马嵘;王勇;李晓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白细胞中表达与老年人精神障碍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液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表达水平与老年人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关系. 方法 将观察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31例、阿尔茨海默病(AD)组36例、血管性痴呆组2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组28例.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清AGEs水平,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RAGE mRNA水平. 结果 血清AGEs水平在AD组、血管性痴呆组和精神障碍组分别为(477.1±36.2)AU/ml、(512.6±33.2)AU/ml和(415.25±32.5)AU/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57.4±28.2)AU/ml(F=3.77,P<0.05).RAGE mRNA水平(RAGE/b-actin)分别为1.12±0.34、1.27±0.41和1.18±0.42,亦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92±0.37(F=4.07,P<0.01),但各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9,P>0.05).白细胞中RAGE mRNA水平与血清AGEs呈正相关关系(r=0.442,P<0.01). 结论 AD、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中的AGEs及其受体RAGE mRNA水平均较同龄健康老年人明显升高,AGEs与RAGE的相互作用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老年人精神障碍性疾病的病理变化.

    作者:黎雪松;王明;刘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列腺癌支气管黏膜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支气管黏膜转移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报告1例累及支气管黏膜的前列腺癌并结合文献报道的有病理证据确诊的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影像、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 支气管黏膜受累的晚期前列腺癌确诊时年龄偏大,平均65.5岁,多出现咯血(5/10)、咳嗽(4/10)、呼吸困难(4/10)和体质量下降(5/10),影像学表现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4/10)、肺门肿物(3/10)、肺不张(2/10)等,支气管镜下更多表现为单一叶或段分布(6/10),双肺上叶支气管更易受累(7/10),多数呈现息肉或肿块样腔内肿物(8/10),也可呈现为浸润性病变(2/10),均不同程度地导致管腔狭窄.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或)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数患者对内分泌治疗反应良好. 结论 前列腺癌支气管黏膜转移在临床、影像特征上与支气管源性恶性肿瘤相似,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内分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短期疗效.

    作者:张志刚;刘新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表现AD一般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起病,起病隐袭,逐渐进展,主要有3组临床症状,第1组是认知功能障碍,这种认知功能的下降,又称为皮质性痴呆,主要受累部位为皮质,包括记忆力丧失、语言困难和执行功能下降;第2组是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包括抑郁、幻觉、妄想和激惹,亦称作非认知症状;第3组是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这些活动包括复杂的活动如驾车、购物,基础的如穿着和进食,通常患者轻度至重度进展需要8~10年。

    作者:李延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年龄36~90岁男性1098人,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MS建议诊断标准.分为MS组和对照组.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生化分析包括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采用经腹部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MS组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前列腺体积和PSA水平较高,但HDL-C水平较低(均P<0.05);(2)MS组前列腺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分别为(31.0±11.1)ml和(37.8±21.3)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水平(r=0.350,P<0.01)、年龄(r=0.429,P<0.01)、BMl(r=0.145,P<0.01)、收缩压(r=0.133,P<0.05)呈正相关,与舒张压(r=0.193,P<0.01)呈负相关. 结论 MS与前列腺体积增大有关.

    作者:崔师玉;李茵茵;林海燕;车筱琪;王哲;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长沙市三家医院老年病科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3家医院老年病科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药物应用情况. 方法 采用BPH诊断情况日报表、BPH患者就医需求问卷、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表、BPH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对单月在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长沙市三医院3家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BPH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2008年单月3家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患者总计657人,其中男性456人,女性201人.诊断为BPH者289人,占老年病科就诊患者的44.0%,占男性患者的63.4%.完成全部调查项目者145人,平均年龄(77.2±5.7)岁,前列腺体积平均值(41.44±21.00)ml,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中位数值2.24 μg/L,大尿流率(12.65±5.74)ml/S,IPSS评分(14.80±8.11)分,BPHQLS评分(2.56±1.36)分.145例患者中,药物治疗率为66.21%(96/145),α受体阻滞剂单用率为6.90%(10/145),5α还原酶抑制剂单用率为8.97%(13/145),联合治疗方案采用率达26.90%(39/145). 结论 3家医院的门诊BPH患者为高进展风险人群,患者目前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的选择基本合理.

    作者:刘颖;屈晓冰;谢秀梅;李顺东;董莉妮;胡志高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豚鼠光老化模型的建立和氮氧化物Tempol防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建立豚鼠皮肤的光老化模型及外用氮氧化物Tempol对豚鼠光老化皮肤的保护作用. 方法 以模拟目光光源(SSR)建立豚鼠皮肤的光老化模型,以苏木素一伊红和Weigert染色法及透视电镜观察真皮结构、成纤维细胞和弹力纤维结构的变化.豚鼠在每次照射前外用5mg/ml或0.5 mg/ml的Tempol,探讨Tempol对上述变化的保护作用. 结果 豚鼠以亚红斑量SSR照射17周,光照部位真皮浅层出现了典型的光化性弹力纤维变性损害,成纤维细胞损伤甚至破碎.照射前外用Tempol可以预防上述表现出现,Tempol以5 mg/ml保护作用更强. 结论 利用豚鼠可构建稳定的光老化动物模型,抗氧化剂Tempol对豚鼠皮肤光老化损害有防护作用.

    作者:严淑贤;陈国梁;胡跃;徐昱;孙新芬;廖康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