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分析是文献计量学应用多的一种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引文分析可以了解机构、学科期刊的文献利用能力、学科交叉范围等,评价期刊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动态表达变化及成肌纤维细胞形成在大鼠缺氧性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常氧组、缺氧3、7、14 d和21 d组,每组8只,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管形态学指标、右室肥大指数(RVHI);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TGF-β1、iNOS基因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腺泡内血管壁细胞表型. 结果缺氧7 d后大鼠mPAP升高[(18.41±0.37)mm Hg,P<0.05].缺氧性肺血管重塑、右心室肥大于缺氧14 d后出现.透射电镜证实成肌纤维细胞含有特异性的微丝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TGF-β1mRNA于缺氧3 d、7 d表达增高不明显,缺氧14d增高(0.385±0.028,P<0.01);TGF-β1蛋白在常氧组呈弱阳性,缺氧3 d表达增强(0.198±0.031,P<0.01),缺氧7 d组达高峰(0.267±0.035,P<0.01).对照组大鼠肺动脉壁iNOS mRNA弱阳性,缺氧3 d后表达增强(0.245±0.036,P<0.01),缺氧7 d达高峰水平(0.318±0.034,P<0.01),以后维持于高峰水平;iNOS蛋白在常氧组大鼠肺动脉中膜iNOS弱阳性,缺氧3 d始增高(0.225±0.030,P<0.01),缺氧7 d起稳定于高水平.结论缺氧诱导TGF-β1和iNOS动态表达变化及肺血管成肌纤维细胞的形成参与大鼠缺氧性肺血管重塑.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肺炎对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可以从病理方面得到充分的验证和提示.从病理学角度谈肺炎和临床专家谈肺炎会有许多共同的体会和深切感受,然而在对病变肺组织通过肉眼和显微镜仔细观察后再探讨老年人肺炎的特点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则更加直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们于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采用液氮涂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在缩短病程、预防后遗神经痛(PHN)方面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CT及MRI检查在健康老人可发现无症状的脑腔隙梗死(LI)及白质病变(WML)[1].高质量MRI可以评价血管因素对形成白质高信号的作用以及区别脑室周围及深部白质高信号[2].目前对其发生率及预后尚不完全了解[1,3,4].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感染性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的影响.方法57例老年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分为常规营养组、早期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组)和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组).于手术前后检测营养和免疫指标,观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统计住院天数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9 d,肠外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CD3、CD4、CD4/CD8分别为(34.3±3.5)g/L、(1.7±0.2)g/L、(258.8±20.2)mg/L、(39.7±5.4)%、(34.3±4.0)%和(1.5±0.3),肠内营养组分别为(33.9±3.1)g/L、(1.7±0.2)g/L、(260.5±24.7)mg/L、(42.8±6.5)%、(37.2±4.5)%和(1.7±0.2),均显著高于常规营养组的(29.5±3.0)g/L、(1.3±0.2)g/L、(235.4±13.9)mg/L、(34.8±5.0)%、(30.4±4.4)%和(1.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外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少于常规营养组,高于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14.4±2.1)d和(11.2±1.8)d,均显著少于常规营养组的(19.5±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肠内营养组又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营养支持费用为(1540.9±164.7)元,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的(3986.4±456.5)元(P<0.01).结论对于老年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均可行,但早期肠内营养可作为第一选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症状上消化道憩室的增龄性改变.方法选择2003年1~12月无消化道症状的上消化道造影体检的老年前期及老年人645例,年龄50~79岁,按年龄分为50~59岁(206例)、60~69岁(201例)、70~79(238例)组,分别对各年龄组发生上消化道憩室的例数、部位和个数进行分析,比较无症状上消化道憩室的增龄性变化.结果各年龄组发生消化道憩室的例数随增龄而增加,分别为37例(18.0%)、56例(27.9%)、68例(28.6%),后两组与50~5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年龄组食道、胃和十二指肠发生憩室个数随增龄而增多,70~79岁组与50~59、60~6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上消化道憩室以十二指肠降部居多,161例中有104例(64.6%),各组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发生的构成比分别为11.7%(24例)、21.4%(43例)、15.5%(37例).结论老年人消化道憩室是一种退行性改变,随增龄其检出率和憩室个数增加,且以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居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老年人肺癌开胸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呼吸衰竭是围手术期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为更可靠地预测肺叶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有必要寻找更可靠的评价指标以降低手术的风险[1,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诊断要点一、早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者仅占1/5~2/5,在出现急性代谢紊乱和慢性并发症前不易被察觉.因此,及时识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非特异症状和特殊症状,并定期健康检查测定血糖以尽早发现糖尿病对于老年人群尤为重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毛细血管血糖对评估血糖控制的相对价值.方法检测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7个时点毛细血管血糖(3餐前、3餐后2 h和睡前),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糖的关系.结果对平均血糖和HbA1c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平均血糖和7个时点血糖与HbA1c均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87及0.50~0.86,均为P<0.01),午餐后2 h血糖、晚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与HbA1c具有更好的相关性.结论午餐后2 h、晚餐后2 h及睡前血糖在预测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其他时间点的血糖,在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时,可作为HbA1c的一个补充指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I/D)型等位基因与心肺功能适应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2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为体育锻炼组(锻炼组)65名,对照组61名,进行为期5年的前瞻性试验.锻炼组进行低中强度规律的体育锻炼,对照组不强求进行体育锻炼.试验时及以后每年进行踏车运动试验,测定有氧阈值等心肺功能适应性指标;用多聚酶链反应法分析ACE基因第16内含子I/D多态性.结果锻炼组有氧阈值试验前后分别为(14.4±3.9)ml·min-1·kg-1和(16.4±4.1)ml·min-1·kg-1,对照组分别为(14.2±3.6)ml·min-1·kg-1和(13.8±3.3)ml·min-1·kg-1,锻炼组试验前与试验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锻炼组II、ID、DD基因型者有氧阈值试验前分别为(13.6±4.1)ml·min-1·kg-1、(14.8±3.7)ml·min-1·kg-1和(14.7±3.8)ml·min-1·kg-1,试验后分别为(15.8±3.6)ml·min-1·kg-1、(17.2±4.6)ml·min-1·kg-1和(15.2±3.5)ml·min-1·kg-1,对照组分别为(13.8±2.9)ml·min-1·kg-1、(14.4±3.9)ml·min-1·kg-1和(13.9±4.1)ml·min-1·kg-1,试验后分别为(13.3±3.5)ml·min-1·kg-1、(14.4±3.3)ml·min-1·kg-1和(13.1±2.6)ml·min-1·kg-1,锻炼组II、ID基因型者试验前与试验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D基因型者有氧阈值试验前与试验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低中强度规律的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心肺功能;ACE II、ID基因型者较DD基因型者的心肺功能易通过体育锻炼而提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男,67岁.因多关节肿痛、皮疹伴发热3个月余,意识不清6 d,于2005年3月10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发热,伴双膝、双手掌指和近端指间关节肿痛,周身红色斑疹.多次查血白细胞减低,抗感染治疗无效.6 d前出现头痛、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和胡言乱语,并有攻击行为及间断意识模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连续脊麻、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腔阻滞在70岁以上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应.方法60例71~98岁择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情况评级Ⅱ~Ⅲ级]分为连续脊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腔阻滞组,每组20例.采取0.5%布比卡因分次小量给药的方法使麻醉无痛平面达胸椎10(T10).结果各组麻醉效果良好;连续脊麻组运动阻滞评级高于硬膜外腔阻滞组;布比卡因用量以连续脊麻组[(8.0±1.8)mg]小,腰硬联合麻醉组的[(13.7±9.7)mg]稍大,硬膜外腔阻滞组[(39.4±16.6)mg]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平均动脉压大抑制程度,连续脊麻组(-7%)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组(-23%)或硬膜外腔阻滞组(-22%);腰硬联合麻醉组的心脏指数大下降幅度(-22%)大于连续脊麻组(-5%);使用麻黄素患者比例连续脊麻组(5%)低于硬膜外腔阻滞组(20%)或腰硬联合麻醉组(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组间术中估计出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分次小量给药的方法,连续脊麻、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腔阻滞均可应用于70岁以上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以连续脊麻血液动力学影响为轻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5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老年糖尿病组(老年组)168例和非老年糖尿病组(非老年组)88例并选择37例无糖尿病老年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检测血清尿酸及肌酐,尿尿酸及肌酐、尿pH,计算24 h尿尿酸排泄总量、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尿酸清除分数等,3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和对照组(均为P<0.01);而肌酐清除率[(52.8±28.5)m1/min]低于非老年组[(89.9±34.3)ml/min](P<0.01)和对照组[(57.9±37.6)ml/min](P<0.05),尿pH值下降,24 h尿量增加.非老年组尿酸清除率[(7.63±4.80)ml/min]显著高于老年组[(4.47±3.60)ml/min]和对照组[(3.75±3.20)ml/min](P<0.01);24 h尿酸排泄量显著高于老年组和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老年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血清肌酐、尿酸清除率、24 h尿尿酸排泄量相关,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清除能力减退及尿量减少、尿pH值减低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例1男性,7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6年,加重1周,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于2005年3月21日入院.既往无神经精神异常史.肺功能检查示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重度下降.动脉血气分析:pH 7.38,动脉血氧分压(PaO2)72.4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7.2 mm Hg.血肝肾功能、电解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正常.痰培养:嗜麦芽寡食单胞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因无典型症状而常被误诊[1].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因心脏病住院的患者中甲亢性心脏病误诊情况.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雌二醇和孕酮对人成骨细胞和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IR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雌、孕激素参与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人成骨细胞和人成骨肉瘤细胞IRS-1、IRS-2 mRNA的表达量. 结果雌二醇或孕酮均诱导MG-63细胞IRS-2 mRNA的表达上调,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和时效依赖性(P<0.05).其中分别以10-8mol/L的雌二醇干预24 h和10-8mol/L的孕酮干预12 h作用明显,分别为对照组的(421±68)%和(327±54)%(均P<0.01).雌二醇或孕酮共同干预进一步促进MG-63细胞和人成骨细胞IRS-2 mRNA表达的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496±54)%和(452±58)%(均为P<0.01).雌二醇和孕酮不影响人成骨细胞和MG-63细胞IRS-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雌二醇或孕酮均可使人成骨细胞和MG-63细胞的IRS-2 mRNA表达上调,且存在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但不影响IRS-1mRNA的表达.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研究表明,线粒体DNA(mtDNA)突变引起的代谢异常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其致病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有学者相继报道了mtDNA控制区T16189C变异与2型糖尿病IR相关[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在心室出现容量扩张和压力负荷时分泌[1].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体内存在神经激素激活,不仅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还有BNP的合成与释放增加,使血浆BNP水平升高[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